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听懂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重点)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技巧表现歌曲的忧伤和欢快两种情绪,四二拍节奏的掌握和附点的唱法。(难点)
3、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培养他们助人为乐的好品德。知道预防迷路及迷路后的解决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表情脸谱两个,小鸭子头饰、手偶,小兔、乌龟一只,圆、三角形各一个,挂图。
2、音乐,电脑课件,钢琴。
儿歌《迷路的小花鸭》,篇幅短小,结构单纯,形象鲜明,音乐旋律优美。
3、活动前:续编故事。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数鸭子》教师与幼儿边唱边表演,进入活动室。
2、练声:跟我唱。 模仿动物叫声,引出主角--小花鸭。
(教师从C,#C,D,#D,E,F调帮助幼儿联系从c—c1七个自然音,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练唱。)
二、故事导入,熟悉歌词。
1、通过故事引出歌曲主题
“小动物们今天玩得真开心呀, 天色晚了他们都要回家了。”
“呜呜呜—–是谁在哭?”出示小鸭手偶。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挂图,讲述故事:
“我叫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耍,玩着玩着就找不到妈妈了,小伙伴们都回家了,我很着急,哭着到处找妈妈。”这时,一位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鸭,把它送回家,小花鸭回到妈妈身边真高兴。
提问
(1)小花鸭是在哪里迷路了?
(2)小鸭子为什么哭?(丰富幼儿词汇:迷路,意思就是不知道回家的路、找不到家,找不到妈妈了。)
(3)小花鸭迷路了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表现出焦急的心情,帮小花鸭找妈妈(向四周大声多次练习叫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里……”,并播放音乐。)
2、以节奏歌的形式熟悉歌词,学习按音乐节奏朗诵歌词。
“池塘边,柳树下,有只迷路的小花鸭,嘎嘎嘎,嘎嘎嘎,哭着叫妈妈。小朋友,看见了,抱起迷路的小花鸭,啦啦啦,啦啦啦,把它送回家。”(分句学习朗诵)。
3、师幼共同分析。
第一段小花鸭迷路了,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脸上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出示表情脸谱,大家一起学一学伤心、难受的样子!第二段小朋友帮助了它,大家心情如何?是怎样的表情?
三、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提问。
(1)快乐的小鸭子是怎样唱的?(很快,跳跃的)心里觉得怎么样?(高兴、快乐。)
(2)迷路的小花鸭是怎么唱的?(很慢,声音软软的,连贯的。)心里觉得怎么样?(难过、伤心。)
出示小兔、乌龟(代表快慢),圆形、三角形(代表连贯断顿)请幼儿选择。
(3)小花鸭找不到妈妈,心里很(难过),应该用什么声音演唱?
(4)小花鸭找到了妈妈,心里非常(高兴),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
2、幼儿演唱,教师指导
(1)教师弹琴大声唱,幼儿小声学。
(2)播放音乐,师幼一起演唱,创编舞蹈动作,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
(3)幼儿大声唱,教师小声提醒。
四、表演歌曲
1、全体幼儿用不同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2、引导幼儿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3、唱第一段时,一半幼儿唱歌词,另一半幼儿唱“呜”,第二段时交换,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唱“啦”。
五、结束部分
(1)小朋友,迷路是件很可怕的事,如果你迷路了,你会怎样做?(打110,找别人帮忙……)
(2)怎样才能不迷路?(跟着爸爸妈妈走。)
(3)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你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乐于助人)
(4)鸭妈妈找到小鸭之后会怎样?(高兴)下次活动课我们一起用这首曲子创编鸭妈妈的歌词。
(5)“让我们一起和着音乐的节奏去找妈妈吧!”(幼儿自然离开活动室,2遍。)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