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由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中“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中指出:3-4岁幼儿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使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绘本《大卫,不可以》以一个小男孩为主人公做了很多男孩都会做的事,画面穿插着妈妈对他说的话“大卫不可以”,最终以大卫打碎花瓶在小屋里哭泣,妈妈走过来拥抱他说“我爱你”结束,让我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规则与爱其实并存。因此,我设计了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画面信息并结合画面信息回答问题,发展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名称:
语言领域——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
活动目标:
1. 阅读并感受故事画面中情节的转换,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
2. 通过观察画面,知道遵守生活中简单的规则,感受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绘本PPT版本1份、绘本幼儿人手一份。
2、经验准备:幼儿在班级里能听从教师的简单规则。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生活中规则的意义。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大卫,不可以》封面导入,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绘本《大卫,不可以》,请你们说说封面上都看到了什么?”
(二)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男孩所做的事情。
教师:“大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不可以呢?请小朋友认真地一页一页地看,一会儿我会请小朋友分享你所看到的内容。”
(三)幼儿自主阅读后分享在绘本中所看到的内容。
教师:“谁来说说你看到大卫做什么了,是谁在跟他说‘不可以’呢?”
(四)幼儿与教师集体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以提问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1、 教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大卫,不可以》吧。”(教师按封面、扉页、内页、封底的顺序带领幼儿再次精读绘本)
3、 教师:“大卫先做了什么事情?(PPT第1页)为什么妈妈说‘大卫,不可以’?”
4、教师:“大卫又做了什么事情?(PPT第2页到第12页)妈妈说了什么?为什么妈妈要这样说?”
5、教师:“大卫打破花瓶后,妈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五)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
教师:“小朋友在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呢?妈妈是怎样做的?如果你是大卫,你应该怎样做?”
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讨论: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和在家里有哪些事情可以做?
绘本正文欣赏
在电脑端打开此链接,即可下载绘本PPT到本地:
https://fsimg1.kejian.youshijiaoyan.com/2018/02/F7F5BE5F-5ADE-4417-7A49-EBD8C92AA4FF.pp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