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我是x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接下来我将从教材解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与方法、活动延伸五个方面展开本次说课。
教材解析
大班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和生活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近,班上的孩子们喜欢玩“吹气球”的游戏,于是,就有很多孩子很好奇:为什么吹气能让气球鼓起来?他们并不清楚空气与我们生活之间的联系;借此兴趣,我开展了本次关于“空气”的科学探究活动。《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大班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结合大班幼儿能用记录表进行探究记录的年龄特点,希望通过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感知了解空气的基本特点,感知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参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大班幼儿能用记录表进行探究记录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目标:
1.感知空气的基本特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2.能用记录表进行探究记录,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法。
3.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索“空气在哪里”的乐趣。
基于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发展水平,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一设为本次活动重点,将目标二设为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幼儿的学习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直观的教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空气”的探究兴趣,帮助他们进行操作,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用记录卡进行过简单的操作记录。
2.物质准备:透明塑料袋若干、牙签若干、各类探究材料(有孔的塑料袋、布袋、网袋、气球、空瓶子)、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和方法
1教学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除了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师幼环境之外,还需考虑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运用多感官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因此,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以下教法:
1.游戏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家园同步法
幼儿的科学学习主要是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本次活动的学法有:
1.多感官体验法
2.操作法
3.讨论法
以上教学方法将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逐一体现。
2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的过程一共分为游戏导入-探究体验-升华探究-迁移生活四大环节:
游戏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互动游戏“大肚蛙”,来让幼儿初步感知空气,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为接下来感知空气的特点做铺垫。
通过探究体验,感知空气的特点
在此环节我运用了多感官体验法、和操作法来帮助幼儿进行感知操作。在此环节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帮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来感知空气的特点,并鼓励幼儿以分组的形式用记录卡来记录小组的探究过程并用语言进行分享,以此来探索出空气的基本特点。
以此来实现目标2,并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升华探究: 空气和水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成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与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科学探究。
在此环节,我主要运用了讨论法和操作法,通过讨论与操作来获取直接经验:水里是没有空气的,当空气进入水里时就会变成气泡浮到水面。
经验迁移,感知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的学习本质都要回归幼儿的实际生活,成为孩子们的科学经验。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我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幼儿一起谈谈关于“空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联系经验说一说保护环境和空气的方法。”。以此感知幼儿良好的空气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也完成了我的目标1、3,并突破了活动的重点。
在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并以此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我本次活动的全部说课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附:说课稿PPT(文末有下载链接)
本文说课稿PPT请复制此链接到浏览器打开即可下载哦!
https://fsimg1.kejian.youshijiaoyan.com/2018/06/88CD1CE5-AC49-E135-FB85-910FA656A234.zip
延伸阅读:
本文图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