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马上就要到了,无论园所是开展植树外出实践活动,还是园所主题教育活动,其实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人类为环保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纸来源于树木,学会节约用纸,使它发挥最大的力量也是爱护树木的表现,教师可以在植树节来临之际,带着孩子们了解树与纸的秘密,并思考我们平日生活中可以怎样做。
1
活动目标
1.了解造纸的过程,激发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兴趣。
2.懂得珍惜纸、爱护纸,学会纸张的循环利用。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造纸的过程。
2
活动准备
纸巾一张、造纸的过程图或者视频、《爱惜树木爱惜纸》图片或者书本、请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纸
3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魔术表演《碎纸复原》:教师准备两张纸巾,一张事先叠好放在左手手心,不让幼儿发现,另一张在幼儿的面前撕碎,然后揉成一团,然后两个手合起来,让幼儿来吹气或者是喊口令,教师把事先叠好的那张纸展示出来。
师:老师今天变魔术用的纸是普通的纸巾,你还认识别的什么纸吗?
二、信息共享
1.认识不同类型的纸
(1)展示幼儿收集的纸,请幼儿观察它们的不同。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手段进行感知,发现有的纸厚,有的纸薄;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粗糙;有的纸硬,有的纸软;有的颜色和光亮度也不一样等多种特征)
(2)请幼儿说一说不同的的纸的用途
(如书写、包装、装饰、印刷、做纸盒、做信封、折纸等)
2.教师小结,提问引出活动主题
师:纸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
三、了解纸的制造和发明
1.请幼儿自由说一说纸是怎么来的。
2.教师出示提前准备的资料,请幼儿完整欣赏造纸过程。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造纸的过程。
师:把树砍下来之后,伐木工人需要做什么?(把树皮剥下来,锯成木块)
师:送到造纸厂之后,为什么要泡在热水中?(把切碎的木块变软)
师:怎样把树皮变白?(加入漂白剂)
师:变白后的树皮变成什么了?(用搅拌机搅拌成木浆)
师:木浆放在什么上面就会变成纸了?(木浆倒在操帘上,再把湿纸压平、挤压、烘干、整平,再裁成一张张的纸)
4.教师小结:我们平时用的纸多数是用树做成的,经过造纸厂工人一道道辛苦的工序,最后才把大树变成了一张张各种用途的纸,是不是很神奇呢?你知道这个神奇的发明是谁想出来的吗?
5.教师简单介绍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师:造纸术是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四、 环保分享交流。
1.了解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每天消耗的纸越来越多,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教师结合幼儿已有的大树知识,引导幼儿想一想滥伐树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
2.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更多的节约用纸的方法。
(例如:正反面用纸,用废旧纸代替新纸折纸,把报纸、纸筒、纸盒收集起来重复利用等等)
3.利用书本了解更多节约用纸的方法
出示《爱惜树木爱惜纸》,和幼儿一起看一看怎么节约用纸。
书中的主人公是怎样节约用纸的?
4
活动应变
第四个环节,为了形象了解树木与纸张的关系,可以上网收集节约用纸的公益广告让幼儿观看。
5
活动延伸
开展利用废旧纸、纸筒、纸杯、纸盒进行环保制作的比赛或开展用废旧纸进行再造纸游戏。
6
区角活动
1.美工区:收集废旧纸、纸筒、纸杯、纸盒进行自由制作。
2.科学区:① 用废旧纸制作再造纸。②用各种纸的纸条夹在雪糕棍上,一起放入水里,看什么纸的吸水性最强。
7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废旧的纸做手工,挂在教室内。(如用废旧报纸、纸盒、纸筒做枪、坦克、动物等)
8
家园同步
请家长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给幼儿简单讲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以及观看节约用纸的公益广告。生活中随时提醒幼儿节约用纸,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附《爱惜树木爱惜纸》彩页
附:中国四大发明
中国四大发明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喜欢读书,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跟着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另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皇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而蔡伦只是改造了纸。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对纸的概念有个统一认识。什么样的物品叫“纸”。在古代埃及有莎草纸欧洲有羊皮纸,中国历史上有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和蔡侯纸,其中只有植物纤维制造的蔡侯纸对世界造纸业的发展及人类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人研究,蔡伦造纸术的基本点归纳起来就是用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切断沤煮、漂洗、舂捣、帘抄、干燥等步骤制成的纤维薄片。没有经过造纸基本步骤处理的纤维薄片不具备纸的基本性能,就不能称之为中国古代传统概念上的纸。世界上最早的纸是埃及的纸莎草纸,而欧洲中世纪则普遍使用羊皮纸,这两种纸因为原料单一改进余地有限被使用复数种类材料的中国纸所取代。
如今还有个别的地方还使用造纸术来造纸。
本文图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