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视频:《幸福的大桌子》
《幸福的大桌子》这一活动素材来源于日本一位作家森山京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一故事,讲述的是一张大桌子陪伴着兔子一家成长,小兔子长大后纷纷离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满回忆的大桌子……淡淡的哀愁中,融合着温暖幸福的感觉。
而幼儿作为现在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时常是成为了全家关注的焦点,没有烦恼、没有麻烦,他们被周围的人宠着、爱着……这样默默无闻的爱让他们觉得这已经是生活中理所应当的一部分。而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于一直享受着老人宠爱的孩子而言,他们的寓意更为深厚。孩子们通过欣赏故事,与大桌子、兔奶奶体验幸福的不同感受。让孩子们在欣赏、交流中,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老人的敬爱。最终,让孩子们知道老人的幸福很简单只是一句问候,一个动作就可以。
本次活动,围绕着“大桌子”这一内容展开故事。活动可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采用分段欣赏故事的方式,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大桌子及故事发生的地点—餐厅,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兔子一家。幼儿在欣赏故事中带着问题与想象,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角色的心理。第二环节,情感迁移,孩子们通过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做什么可以让家里的老人幸福,使他们在共同讨论交流中,了解表达敬爱老人的方式。使教学真正回到幼儿的生活。第三环节,孩子们通过与教师互动,用动作表示对老人敬爱的方式,使孩子们情感得到渲染。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2.喜欢欣赏故事绘本,尝试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展开想象与推测,学习清楚表达。
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绘本故事链接:绘本 | 《幸福的大桌子》
一、分段欣赏故事
1.播放图片故事引入,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故事的开始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图片,说说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从哪看出来?
小结:有餐桌、餐具的地方是我们吃饭的餐厅。
2.欣赏讨论故事第一部分
(1)教师提问:你猜猜,兔奶奶家原来一起吃饭的共有几个人?
(2)教师出示图书或图片,与幼儿一起数一数,验证猜想。
师:我们看椅子就能知道有几个人,看的时候还要仔细,前后左右都数一数才能看得准。
3.介绍兔奶奶一家成员(兔爷爷、老大、老二、老三、兔姐姐、2个兔妹妹)
(1)介绍兔爷爷
师:“它们一共有八个人,可是日子过着过着,兔爷爷去逝了。”
师:什么叫去逝?
师小结:爷爷上天堂了,大桌前他不在了。
(2)介绍老大
问:海员是做什么的?
解释:海员就是开着船到全世界各地去航行,长时间不能在家。所以,大桌子前它也不在了。
(3)介绍老二
师:老二长大做了厨师,提问:
(1)厨师是做什么的?
(2)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厨师?
(3)你们家的厨师是谁?
小结:他们烧的菜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想让我们长得康。可是,爷爷、奶奶这么大年纪还要烧饭给我们吃,真辛苦!以后爷爷奶奶烧的菜我们都要吃完。
(4)介绍老三
师:你们猜猜老三长大干嘛?你们知道谁是音乐家?
师:xx是唱歌的音乐家,xx就是像张沼涵的音乐家,每天晚上都要去演出,开音乐会。大桌前,老三也不在家。
(5)介绍兔姐姐
兔姐姐长大了生了两个兔宝宝,她要照顾宝宝,所以她也不在大桌子前。
(6)介绍兔妹妹
兔妹妹长大读书了,住宿了。
师:住宿是什么意思?
(三)欣赏第三部分
兔奶奶独自一个在家:
1.“兔奶奶一个人坐在桌子前,一个人显得——?
2.可是,她一个人在大桌前想想过去的事,就咯咯地笑起来。你猜她想到什么?
师:原来,她想起过去和孩子们生活时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怪不得咯咯咯地笑了。
3.现在她的孩子都不在家,想想现在的事情,她居然也咯咯地笑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师:噢!孩子们都长大有出息了,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奶奶是在为孩子们自豪。
孩子们回家的部分:
1.(播放门铃声)问:孩子们怎么回家了?
2.数数现在的大桌子前有几个人?
师:是呀,日子过着过着家里的人数会有变化的。
师:一家人聊着,兔姐姐把晚饭也准备好了,他们拿起酒杯,对兔奶奶说了两个字?
3.为什么大家要对兔奶奶说谢谢?
4.兔奶奶收到了孩子们这么多的祝福,她感觉真幸福。除了奶奶幸福,还有一样东西也幸福,你们觉得是什么?
5.追问:大桌子为什么会觉得幸福?
二、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提问:
1.你们家里有老人吗?
2.你发现你们做什么事他们感到幸福?
3.如果老人不在身边,怎么让他们感觉幸福?
4.其实,你只要做一个动作你们家的老人就会感觉很幸福,是什么动作?
三、师幼互动,表达情感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演你们奶奶,你们来试着来做一个可以让我这个奶奶感到常的幸福的动作吧。
小结:其实老人的幸福很简单、很容易。你只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就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