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个明白
小一班班本课程
课程缘起
小班孩子常因穿衣问题产生诸多困扰:户外活动后汗湿衣物需更换时,近半数幼儿无法独立完成脱衣、叠衣;部分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依赖成人帮忙穿衣,甚至出现“穿反”等情况。
发现问题
妞妞:“老师,我衣服不会穿了。”
悦悦:“老师我穿的对吗?”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对于穿衣服这件事情表现出不同方面的问题。基于幼儿的真实需求与发展目标,结合季节特点,特生成《“衣”定能行 探个明白》班本课程,以生活化场景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建立自我服务的自信心。
课程网络图
课程实施
“衣”些烦恼
谈话活动《穿衣小困难》
首先,我们开展了《幼儿在家穿衣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幼儿都是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帮助穿衣,很少的幼儿自己穿。
针对此情况,我们开展了《穿衣小困难》谈话活动,了解幼儿不能自己穿衣服的原因。
佑佑
“我分不清正反面。”
苒苒
“我的衣服太大了,我根本够不到。”
诺诺
“我不太会扣纽扣,有时候拉链也不太会拉。”
经过与孩子们的谈话,总结出孩子们穿衣服时遇到的困难分为:
-
不会穿;
-
分不清正反面、前后穿错;
-
不会扣扣子、拉拉链。
认识衣服结构
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孩子们直观认识了衣服各部分结构,为学穿衣做准备。
教师的思考
通过调查与谈话,我们了解幼儿穿衣困境,在认识结构中初步了解各个部分,为穿衣奠定基础。
“衣”起尝试
试穿衣服
孩子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引发思考,孩子们纷纷提出:老师,我的衣服是反的,为什么会这样?
衣服穿反怎么办?
朱鹤:“衣服穿反会很不舒服的。”
丞彧:“老师,我看见他的衣服穿反了,帽子都在下面。”
我们提出先认识衣服的种类,再根据不同的衣服想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衣”起探究
我的衣服分享会
衣服有很多种类,分为套头衫、纽扣款、拉链款等等。
区分前后
我们了解了衣服的结构和种类,可是怎么区分正反、前后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孩子们总结出一套“穿衣小妙招”:先找衣服上的小标记,再把衣服平整摊开比对。
绘本《我会自己穿衣服》
你们看,袜子怎么分左右?外套怎么伸胳膊?快来一起翻开绘本,跟着小主人公发现穿衣服的小秘密吧!
孩子们边听故事边模仿小主人公穿衣服,在故事与实践中,学会了自理技能,脸上满是成就感!
练习拉拉链、扣纽扣
“小纽扣,圆溜溜,好像眼睛找朋友;拉链宝宝要回家,小手捏住往上爬……”
家庭穿衣练习
孩子们在家也认真练习,快来看看他们的可爱模样吧。
穿衣服比赛
孩子们已经解锁穿衣技能啦!那就来比比谁穿得更快、更厉害吧!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通过摸一摸布料纹理、比一比图案正反,自主总结出“看标签辨前后”、“对齐图案穿正衣”等妙招。这种将学习融入生活游戏的方式,既保护了探索兴趣,又让他们在“玩中学”中真正掌握了技能。
“衣”起设计
建构游戏《服装店》
瞧,建构游戏“服装店”可热闹啦!孩子们用积木建构出商场、搭出衣架、纸箱和海绵砖做试衣间。
绘本《我的连衣裙》
以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和简洁文字,激发了孩子们对衣物变化的兴趣,让他们在故事里感受不同衣物造型。
各种各样的衣服
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听见孩子们讨论:
薇薇
“老师,我妈妈给我买了白雪公主的裙子。”
“我有奥特曼的短袖,可帅了!”
登登
萱萱
“你看我的新衣服,前面还会亮呢。”
于是我们通过师幼讨论,设计艺术活动《各种各样的衣服》,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衣服。
陶泥活动—纽扣
结合“陶文化”,可以用陶泥制作些什么衣服上的东西呢?我们一起进入美陶室,制作陶泥纽扣。
我们还与美工区《设计衣服》进行融合,把做好的陶泥纽扣安装在设计好的衣服上,你们瞧,有模有样的呢!
教师的思考
借建构、绘本、艺术及陶泥活动,深化幼儿对“衣”的认知,提升动手与创作力,实现多元发展 。
“衣”起行动
讨论:衣服乱糟糟的怎么办?
弈弈
“老师,他又把衣服放我床上。”
巧巧
“老师我的衣服掉到床底下了。”
“老师你看,那边怎么这么多衣服,好乱啊。”
尧尧
孩子们发现,每次户外活动或者午睡时,衣服每次都乱糟糟的,于是我们展开了讨论:衣服乱糟糟的怎么办?
然然:“我妈妈用熨斗烫衣服,烫完就平平的!”
禧禧:“把衣服叠起来放好就可以很整齐了。”
波妞:“把衣服放平,袖子对齐,给他叠起来,放在我们的筐里或者床上,就不会乱糟糟了。”
整理衣服
孩子们边讨论边尝试,学会看标签、分正反的叠衣技巧,还懂得把叠好的衣服摞整齐。
教师的思考
从讨论整理难题,到开展叠衣游戏,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升生活自理与合作能力 。
“衣”定重要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动物们要穿衣服吗?让我们走进绘本故事《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一起去看一看吧。
家长助教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鞋子》
我们还邀请了可乐妈妈讲故事《动物绝对不应该穿鞋子》,原来每个动物的“脚装备”都有特殊用处。
旧衣服绘画
旧衣服绘画让孩子在创作中收获多重成长,提升了感官认知和审美能力。旧物改造的形式让孩子直观理解“环保”概念。
教师的思考
通过家园共育,孩子们不光对自己的穿衣有了了解,更对动物们的衣服、鞋子产生兴趣。个性化创作还激发了表达欲,孩子们总爱向同伴介绍衣服上的图案故事,在分享中增强了语言沟通能力。
课程总结
“生活即教育”。该课程将穿衣这一生活环节转化为教育契机,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幼儿从认识衣服的正反、前后,到学习拉拉链、扣纽扣等动作,都是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进行。这种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方式,让幼儿在生活中自然地获取知识与技能,在快乐地探索与实践中学会穿衣,并进行创造性表现。
编辑丨小一班
审核丨园长办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