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班班本课程
奇思妙想侦探社
星河灿烂 奔赴未来
盛夏的阳光透过幼儿园爬满藤蔓的窗棂
在小桌子上洒下金色光斑
蝉鸣声里,一群背着小书包的 “小大人”
正迎来人生中第一场盛大的告别
课程缘起
破土而出的种子,一端连接着土壤,另一端迎接着阳光,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就像种子一样对小学生活既是心心念念充满向往的,又是充满未知而小有担忧的。向往着,是因为自身对成长的期盼;担忧着,是不知道该怎样去适应不同的生活。
课程脉络
课程缘起
1.健康:缓解入学焦虑,激发向往;增强体质与专注力,适应学习节奏。
2.语言:掌握整理书包、时间管理等生活技能;提升倾听表达、任务完成等学习能力。
3.社会:了解小学规则与环境,培养集体意识;学会友好交往与求助,建立积极社交态度。
4.科学: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初步具备观察、比较、分类等探究能力及运用科学经验解决生活小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科学学习习惯,为小学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5.艺术:通过多样化艺术活动激发幼儿创造想象力,使其掌握工具材料运用能力并完成个性化创作,同步提升审美素养与合作精神,为小学艺术学习奠定基础。
七嘴八舌话小学
《指南》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要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
经过大班一年的时间,孩子们的心里在无形中埋下了一颗颗种子——我马上要上小学了。小学这个词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充满了对未知生活的好奇,小学到底是怎样的呢?他好玩吗?他和幼儿园一样吗?这些和孩子切身相关的问题会促使他们去思考、去行动,带着对小学的疑虑,我们展开了幼小衔接主题课程活动——《奇思妙想侦探社》的学习之旅。
关于上小学,我想知道……
前期经验调查
谈话活动中,幼儿议论着小学里的生活,对小学充满了探究欲望。为此,我们开展了主题调查。
我心目中的小学
对于小学,幼儿有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通过集体活动,幼儿对小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孩子们的内心开始了对小学生活的憧憬;于是将他们心目中的小学画了出来,表达了对美好小学生活的向往。
一起去调查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寻小学的秘密,我们成立了小小侦探社,孩子们自由分组,一起去探寻小学的秘密。
书包探秘小分队
毕业季悄然而至,作为大班孩子,也一直为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准备着。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也会经历很多的挑战。书包是学习的好伙伴,孩子们背上小书包是那样的神气,做小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最近只要有人背来一个新书包,就会引起孩子们的一番议论。
小小调查员
(一)小调查:书包的“变身史”
“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小时候背什么书包吗?”
“我知道,我家里有一个妈妈小时候背过的布书包,只有一根带子”。
“只有一根带子?那不是和现在很多妈妈背的斜挎包包一样吗?”
“不一样,要比那种大很多,像个布袋袋。”
孩子们对书包的“变身史”充满好奇,于是,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书包大调查”。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原来书包从古代的木箱,到爷爷的布袋子,再到现在的双肩包,变了好多样子呢!
(二)书包的“小机关”
“为什么书包有这么多口袋?”天天指着自己书包上的网状侧袋问。
“是为了让我们把东西分开装好,方便取放。”果果抢着回答。
“可是口袋太多了,我姐姐总是不记得她把橡皮擦装到哪里了。”
“书包上的每一个口袋一定都有它的用处。”
“大一点的口袋是装书的,其他小口袋里可以装文具,侧面的口袋是装水杯的,我见过哥哥的书包就是这样用的。”
我们的探索
(一)第一次“乱糟糟”实验
“我们来比赛整理书包吧!”听到我的提议,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可一分钟后,问题出现了。
“老师,小雨把绘本卷起来塞,结果角全皱了。”
“雄雄把铅笔盒放在最下面,书本怎么也盖不上。我说不能这样整理,可是他不听。”朵朵也喊了起来。
“老师,太难了!”
教室里一片争吵声,大家纷纷举手求助。
(二)整理妙招大发明
“我想到了!”朵朵举着自己画的“整理步骤图”。“先清空书包,再把东西分类,最后按顺序放好!”
“把水杯放在书包侧面的小口袋里,水就不会把书弄湿了”。果果也分享道。
“我们可以按照课本的颜色进行排序,能帮助我们一下子找到需要的书。”
“我们还可以给书本制作标签,找的时候也很方便。”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总结着各种整理小妙招,甚至用黏土捏出了“理想书包”,有的带防水布,有的有一键整理的,有的还有机器人管家呢!
书包整理小达人
(一)书包整理大赛
“预备——开始!”随着口令,孩子们飞快地行动起来。只见齐齐先把书本按从大到小放好,再把铅笔盒放进主袋,最后把水杯稳稳塞进侧袋,拉链“啪”的一声拉上了!
“我用时28秒!”他得意地举起书包,里面整整齐齐,连小毛巾都叠成了小方块。
(二)书包变身“百宝箱”
“我们自己设计书包吧,自己需要几个口袋就画几个口袋。”
“你们看,这是我设计的小书包,色彩鲜艳,背上去上学大家都会喜欢我。”
“我设计的小书包上还有一个小风扇,热的时候还可以吹后背。”
在美工区,孩子们自由地设计书包,还举办了书包展。最受欢迎的是“未来书包”设计:乐乐的“飞行书包”能自动导航,然然的“海底书包”可以潜水,还有带指纹锁的安全书包!
教师小结
看着孩子们背着整齐的书包排队放学,我忽然意识到,小小的书包就像成长的“魔法盒”。当他们讨论书包结构时,学会了观察与比较;在解决整理难题时,发展了逻辑思维;在设计未来书包时,更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按类别整理物品”的能力,可对孩子来说,这不仅是技能,更是对“责任心”的再次体验。当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书包,其实是在学习管理自己的小学生活。现在,每当看到孩子们主动整理书包的样子,我都忍不住想:这小小的举动里,藏着他们向小学迈进的坚定信心!
课间十分钟解密小分队
当下,大班的孩子们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而课间十分钟的规划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关于“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兴趣浓烈,小学都有哪些课外活动?如何合理安排十分钟呢?为了助力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让我们一同开启“课间十分钟”的探索之旅吧!
什么是十分钟
每个孩子眼里的“十分钟”都各不相同,大家决定以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有上厕所的、打球的,还有做体育游戏的……
十分钟有多长
课间休息有十分钟时间,那十分钟到底有多长呢?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一分钟挑战
接着通过趣味一分钟挑战赛(穿鞋袜、拼积木),让孩子们感受一分钟到底有多长,一分钟是否能完成一件事情。
倒计时开始,孩子们像小火箭一样迅速行动,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加油声!在紧张又有趣的比拼里,大家发现,一分钟好像很短,短到有的人还没穿完就结束了;但似乎也很长,只要抓紧时间、专注认真,就能做完一件事情!
幼儿园十分钟初体验
十分钟计划表
幼儿园的”课间十分钟“有哪些事是必须做的,有哪些是可选择做的呢?怎么安排才能合理呢?我们来做一个“课间十分钟计划表”吧!
一切准备就绪,快来直击现场,看看孩子们到底想要在属于自己的十分钟里做些什么?
趣玩十分钟
孩子们在对十分钟有了深入的学习之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十分钟的乐趣。
教师小结
在体验课间十分钟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十分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但是怎样才能让十分钟“变”得更长,完成他们的计划呢?我们将这些问题抛给幼儿,让孩子带着问题思考。他们发现:在十分钟内做一些学习上的准备工作、就近玩一些徒手游戏或器械较简单的游戏才能更好地利用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在思考中寻求解决办法,促进深度的学习和探究。
探秘眼保健操小分队
小小调查员
我们发现眼睛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眼睛让我们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好眼睛。 我们一起调查了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可以怎样保护眼睛,先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眼睛的秘密
观察眼睛|眼睛结构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睁一下,闭一下,像颗星星在闪耀。说的就是我们美丽的小眼睛,那么我们的眼睛长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仔细观察好朋友的眼睛,我们发现眼睛藏着好多小秘密呢!
利用图片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眼睛的外部结构。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向孩子们讲述了眼睛的功能以及眼睛的成像。孩子们对于什么是近视、远视和散光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什么戴眼镜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使其具有初步的探究的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使幼儿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护眼行动
学做眼保健操
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通过挂图的方式先让幼儿来了解眼睛周围的重要穴位,然后再学习眼保健操。就这样,我们班掀起了一股做眼保健操的热潮。
护眼小知识
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形成了良好的用眼习惯,让幼儿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双眼。
正确姿势:看书、画画时,身体坐正,小胸脯离桌子一拳远,眼睛离书本要有一尺(大概 33 厘米),小手离笔尖一寸。用正确姿势,眼睛才能舒舒服服地工作。
控制用眼时间:看绘本、玩拼图 20 分钟,就要休息一下。可以看看窗外的大树、云朵,向远处望 20 秒,让眼睛放松放松。
多做户外运动:去户外玩滑梯、跳绳、踢球,阳光照到眼睛,能让眼睛更健康。每天至少要在外面玩 2 个小时,眼睛在大自然里可开心啦。
营养均衡:多吃胡萝卜、菠菜、蓝莓这些对眼睛好的食物。胡萝卜里的胡萝卜素,蓝莓里的花青素,都像给眼睛吃的小卫士,能让眼睛更明亮。
认真做眼保健操:跟着老师学眼保健操,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小手指按在眼睛周围的穴位上,轻轻揉一揉,能让眼睛血液循环变好,眼睛会更有精神。
体验眼睛小游戏
蒙眼行动
遮住一只眼睛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在生活中有没有不方便的地方?我们利用眼罩将孩子们的眼睛遮挡起来,请他们来体验这种感觉。
绘本推荐
推荐理由
世界多么缤纷,光环多么耀眼,笑容多么甜美…这一切都要通过眼睛的感触才能看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们不仅让我们领略生活的美好,还让我们欣赏世界的壮丽。为了保护这扇“窗户”,我们应该学会保护眼睛、爱护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哦。
阅读思考
①两只眼睛和一只眼睛有什么不一样吗?
②为什么不伤心??的时候也会流眼泪?
③瞳孔有什么作用?
④眼睛??会欺骗我们吗?
教师小结
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眼睛的重要性,在调查中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在行动中做到爱护眼睛,一步步讨论、思考,感受了解了自己的眼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眼镜的相关经验。充分认识到正确用眼、爱眼、护眼方法,并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切身体会生活在黑暗中的种种不便,同时还通过家园共育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用眼护眼方法,达到家园教育一致。让幼儿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形成了良好的用眼习惯,让幼儿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双眼。
课程表解密小分队
在幼小衔接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接触到了许多关于小学的“秘密”,其中有一个“秘密”是课程表,对于这个新奇的东西孩子们都非常好奇,于是大家开始了课程表的探秘之旅……
初闻课程表
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认识课程表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对课程表也有自己认知……
什么是课程表
课程表的作用
揭秘课程表
认识课程表结构
课程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吧!
幼儿园vs小学
幼儿园有课程表吗?它和小学课程表一样吗?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更多的探索欲望,我们出示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表和小学课程表,孩子们观察着、讨论着:
设计课程表
怎么设计课程表
在充分了解课程表的基础上,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动手设计制作自己的专属课程表。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设计我的课程表
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后,并开始尝试动手设计。不一会儿,独一无二的课程表跃然于纸上。
教师小结
在过程中,孩子们从认识课程表、了解课程表的结构,到设计课程表,一切的活动都是依据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展开,这也为孩子们升入小学能根据课程表提前做好下节课的活动准备奠定了基础。
?孩子们在学看课程表的基础上,也养成有序整理的意识和习惯,为上小学做好习惯上的准备。?相信不久的将来,孩子们可以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进入小学,开启崭新的小学生活。
你好、小学
一季闻花,一季听雨,一季盛开,一季成长。
当时光的脚步,越过三个春夏秋冬,
大班的孩子们即将开启新的人生旅途,
一场从孩子视野出发的探秘之旅开启了。
孩子们心目中的小学
参观小学
走进小学
小学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吧!
升旗仪式
迎着朝阳,踏着曙光,孩子们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户外参加升旗仪式,这一刻对他们来说充满激动与紧张,同样也感受到了小学生活的仪式感。
体验小学课堂
孩子们走进明亮的教室,参观了教室布置,亲身体验了一堂真实的小学课程。课堂上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和活跃的学习气氛深深吸引了他们,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像真正的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感受小学校园
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小学课堂还参观了小学校园,校园文化墙、多功能教室、秋实园等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他们好奇地观察着每一处细节,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新环境的向往。这次参观不仅让他们对小学校园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他们对即将开始的小学旅程更加期待。
分享感悟
良久余味长存,感觉甘甜如饴。孩子们回到幼儿园后,兴奋地分享着彼此的所见所闻,并用一对一倾听的方式把在小学里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最深的表达出来。
总结与感悟
回顾这些故事,我深深体会到:幼小衔接不是“拔苗助长”,而是为孩子们的成长“搭梯子”——这梯子,一头连着幼儿园的自由与温暖,一头通向小学的规则与独立。我们要做的,不是把他们推过去,而是陪着他们一步一步爬上去,让他们在过程中发现:“原来我可以”“原来小学很有趣”。
当看到孩子们拿着自己画的“小学愿望卡”,眼神里充满期待时,我知道,这场衔接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适应”本身——它让孩子们在告别幼儿园时,带着的不是不舍的眼泪,而是对未来的向往。这大概就是幼小衔接最动人的模样:既有对过去的温柔告别,更有对未来的勇敢奔赴。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图文|赵艳
编辑|赵艳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注:本公众号幼儿肖像均获书面授权,严禁各平台擅自使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