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然角
环境创设策略研究
幼儿园2月份教研活动
自然是永恒的编织着
将时间和物候精确地缝制
海天一方的万物万象
缔结在一起
随心而动
向外探寻,向内思考
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引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自然角正是这样一个科学环境,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或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场所。
有趣的自然角
自然角是幼儿近距离接触自然的区域,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幼儿探索的源泉。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角的布置,培养儿童爱护动植物、亲近自然的兴趣,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于2025年2月24日,开展了幼儿园自然角环境创设策略研究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李梦梦老师主持。
游戏体验
快乐开启
活动首先开展了《1或2》的游戏体验环节,教师排成两列分别代表”1″或”2″,当听到相应的数字后进行抓捕或躲避的动作。游戏不仅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激发了探索欲望,也让我们从中获得了欢乐。
经验回顾
理论提升
为了进一步理解、回应、支持幼儿在自然角中的自主探索活动,李梦梦老师首先引领大家探讨了自然角设置的意义及创设的理论依据,教师对照《指南》梳理了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目标和需求,进而开展了研讨活动。
教研谱新篇
《指南》中指出,幼儿要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自然角不仅是幼儿亲近自然、感受动植物生长和习性的小天地,也是培养其责任感、观察力的好方式。基于教师的视角,对教师定位及孩子们与自然角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解读。
对小班幼儿来说,老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引导者。我们应该关注幼儿观察技能的培养,提供多样性的自然物,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获取信息。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教师角色定位应当是协作者。我们应开始关注幼儿探究调查的欲望,可以在自然角放置2盆到3盆的同样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教师是孩子的支持者。他们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因此,我们应侧重于幼儿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引导幼儿亲自种植与饲养,感受动植物的生命发展与变化。
问题研讨
凝练智慧
自然角是孩子们认知自然的窗口,也是孩子们探索、观察和实践的必要场所。教研中,教师根据各班已有的自然角,梳理了归类摆放、匮乏互动、教师支持、规则缺失等多项问题。
智慧凝练
教研活动从提高自然角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生成性,到分析各年龄段幼儿如何进行记录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紧接着,各级部依据《指南》目标,通过开放性的小组研讨形式,开展了讨论植物角的布置、探索观察记录表的设计等活动。
分享展示
总结梳理
启思践行
最后,赵磊园长在总结中强调了自然角在幼儿自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教师要研究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布置适合幼儿的环境。同时,园长提出了要以多元的方式开展自然角活动,重视探究性的过程记录,教师要引导幼儿深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发展。
“一区一角皆用心,一花一草皆教育”。自然角的环境不仅为幼儿园增添了一份意境,还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此次自然角的研讨不仅是教师的思维碰撞,更是发现幼儿与自然角互动,深入学习的过程。我们期待这个自然小角落在科学适宜地布置下与孩子们的自主管理中,发生更多有趣、有价值的故事,使之真正成为幼儿与自然互动对话的成长天地。
自然角的创设价值不止于“环境”本身,更隐藏在幼儿园环境背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思考。老师们经过研讨、观摩、调整与反思,推动了教师站在幼儿视角、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让幼儿从这最美角落里发现美好、探索奥秘、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想愉悦的童年
编辑|高云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