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
真
好
玩
-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李家园区)-
-小班户外自主游戏课程-
户外自主游戏时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自由、自主的形式参与交流和体验,孩子们自由活跃在不同的游戏区域中,专注的玩耍,迎着微风感知着这个璀璨的世界。本期推出户外自主游戏课程之一《“球”真好玩》。
课程前言
朱永新教授曾说:“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运动对于孩子来说是终身受益的。教在当下,育向未来!各种各样的球类课程可以促进孩子新陈代谢,训练脑部思考和判断能,以及骨骼肌肉系统功能。同时,点燃孩子们运动的热情,激发孩子们玩球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课程脉络图
课程起源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看见哥哥姐姐们排球技术特别厉害,他们都羡慕的跑来告诉老师大家也想玩球。于是,我立马满足他们的想法,孩子们一个个都开心地在活动场上玩起球啦!瞧,孩子们拍得多认真,可是问题也伴随而来。
“老师我的球怎么不听话呀?”
“哎呀,我的球怎么又跑啦?”
“我的球怎么拍不起来呀?”
“老师,我会拍球啦,但我怎么拍不快呀?”
教师感悟: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好奇心是思考的开始,而主动积极的行为是打开好奇心的钥匙。富有主动探究的行动力的幼儿,思维会更加活跃,行动力也会得到加强。我们收集各种球,并展示在教室里,幼儿可以直接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看一看,更加深刻地感知球。
让孩子们探索各种各样的球
球球大调查
家园共育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双手,一百个想法, 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对于球,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想法,不妨来一次大调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怎么少得了爸爸妈妈的协助呢?
和爸爸妈妈一起来了解球,球的知识好多呀!
教师感悟:
通过亲子调查,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同时,在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了解很多球的知识和玩法。孩子们最近的话题都围绕着球,对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球会跳起来?球都是圆圆的吗?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调查完成后孩子们的交流
这是羽毛球,上边有羽毛。
这是乒乓球,需要两个人一起玩。
这是足球,需要射进球门里。
这是乒乓球的球拍,需要用到桌子。
TRAINING COURSE
老师带领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球,而且解答了许多小朋友们对于球的好奇和疑问,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开心极了。
球藏在故事里
《别跑,球》
一个淘气的球,一次妙趣横生的追寻,孩子们好奇着,在不断猜想的过程中,跟随狗狗和球一起历险,感受一路的友善和关爱。
《邋遢熊和丢失的球》
邢赵嘉:“我看到球藏在这里。”
孙海棠:“我也找到了红球。”
教师:“小兔子是怎么玩球的,谁想来试一试?”
教师感悟:
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比起含义深刻的电影,和枯燥无味的文字书籍,一本有趣的的球绘本,花花绿绿的图画讲述出来的故事,更能培养孩子对于球的兴趣。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生动有趣,孩子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从中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语汇。
我的皮球我做主
皮球点燃孩子们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孩子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球,看到长得各种各样的球,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好奇。于是,孩子们设计出一款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球。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球类运动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明、团结、进步、梦想。
01
02
小小篮球玩起来
户外活动,一一的球被田老师接住了,还顺势抛了起来。孩子们觉得好球,于是我们就开始了玩球的探索。
拍球
借助物体滚球
转球
姚明曾说“也许你未必成为一个专业的篮球运动员,但是我相信篮球一定会陪伴你们度过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我们让篮球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彼此进行情感的交融和共鸣。孩子们的亲密接触,大胆表达,获取关于“球”的发现和体验。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尊重他们独有的方式,支持他们的探究思考。
在整个主题活动逐步展开、逐层推进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停地在建构经验、发展能力。主题中的活动给孩子提供了直观的、多维度的经验;开放、拓展更多空间为孩子与球的接触和互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发他们探索、思考,鼓励他们乐于尝试、获取关于球的新体验;引导孩子在与同伴、老师和球共同嬉戏中表达和分享积极的情感,让他们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地逐步走进了球的世界。
我们总是习惯,
给孩子准备好一切,
替代他们的体验,
替代他们的决定。
本次球生成课程,
教师支持、配合孩子,
始终相信和鼓励,
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
有了全新的体验。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图文|李家园区小班
编辑|田丽华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