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
“搭”来“搭”趣
#李家园区小班建构课程#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一直坚持了十年的时间。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空间想象、创造性、社会交往等良好的品质。本期推出建构游戏课程之一《“搭”来“搭”趣》。
课程背景
建构游戏是我园园本课程,在建构游戏中,小朋友们不仅可以了解建筑结构,还可以丰富自我的社会知识储备量,而且儿童在对小型结构材料不断的抓握、堆积、放置、拼接及其整理的过程中锻炼了小肌肉,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在对大型的结构材料的搬运、搭建中,促进大肌肉运动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儿童平衡感的形成
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对材料色、形、大小、空间比例等的知识体会自己的动作与结构游戏材料相互作用的关系积累有关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组合、堆积、排列等感性知识,增强对数量和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小班搭建材料
课程目标
1.对构建游戏感兴趣,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
2.喜欢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搭建的感受和发现。
3.逐步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材料,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喜欢探索不同的玩法及搭建、拼插方式。
5.愿意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喜欢应答,并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话。
课程脉络图
课程实施
每周五下午是我们的园本课程开设时间,孩子们都十分的感兴趣,有次孩子们在搭建主题学习过程中,对程一诺小朋友搭建的大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纷纷模仿起来,经过孩子们热烈的讨论,我们班就产生了一个搭建自己家的房子或楼房的建构游戏活动。
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什么吧!
我家的房子很高。
在哪里搭建合适。
我想搭建一个跟幼儿园一样的房子。
那我们看看谁搭建的好看吧。
经过热烈的讨论,孩子们就定了在建构区里用积木搭建高楼,看看谁的楼房最高。如同往常一样,孩子们自发寻找自己的搭建小伙伴,在组成团队后,自己找老师拿取草稿纸,把初期的想法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之后组内分工开始搭建。刚开始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直到有小朋友跟老师过来抱怨,哪个小朋友碰到了他刚刚搭建好的作品时。一看搭建场地,此时已经变得有些乱。老师没有打扰他们,而是进行了记录,搭建时间到,引导孩子们做好积木的分类收纳整理。
初次尝试:出现问题
经过孩子们的初次搭建房子作品,孩子们兴致度很高,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于是老师做好记录,在搭建结束后与孩子们进行了课上分享,出示照片,引导孩子们自己寻找问题。
给孩子们出示他们的搭建过程
教师
小朋友们通过这些照片,你们发现了在搭建中有什么问题?
那一组的搭建是在拿去玩具的地方,挡着我们拿材料了。
一一
刘一
有的小朋友拿材料时间很长,在挑,我下次拿材料,他还在那。
地上的玩具太多了,我差点绊倒。
海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既然小朋友们已经发现了问题,那应该怎么办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先是带领小朋友们一起仔细观察了我们的搭建场地,把一个个的问题抛给小朋友们。
教师不断引导,让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协商发言,最终共同制定了属于我们班小朋友的“搭建公约”。
搭建公约
房子在改造
经过制定“搭建公约”,孩子们也能基本遵守,对于上次的搭建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是问题又出现了,菲菲和萍萍小朋友此时突然吵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连忙上前制止了他们,并找这两位小朋友了解情况,原来是朵朵和赵嘉小朋友因为搭建的房子出现了矛盾,没有及时的沟通,所以两人争吵了起来。
看来解决了常规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还要学会沟通与合作。首先针对孩子们出现的房子建筑问题,是因为孩子们的固有认知中对于房子的认知只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场景实物,对于一些大城市的建筑楼房因每个小朋友的生活经历不同而存在偏差,认知少,自然每个人的意见不同。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带领孩子们先是认识了各种特色建筑的图片,并给孩子们看了其他小朋友用泡沫积木搭建的房子或城堡。
这次给孩子们的搭建主题目标更加明确,并希望孩子们跟组内的成员们学会商量和协商,达成一致,并由此进行新一轮的讨论:
城堡的屋顶尖尖的真好看,我们也可以用三角形积木做屋顶。
楼房两边的用一样的形状搭建好,好漂亮。
幼儿收获新经验:
1、房子的屋顶三角形会很好看,我们的楼房可以用方形积木搭建,它们的高度也不太一样。
2、观察名建筑图片的过程中,发现对称均衡的美。
3、城市的马路有高架桥。
教师反思:
1.孩子们的思维力及其联想力正在不断的丰富之中,所以成果更加明显,不妨给孩子们的目标更加明确。
2.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社会认知和知识储备。
3.放手幼儿学会思考。
技能新增强
解决完刚刚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之后,于是我们趁热打铁给孩子们又巩固了之前在搭建中所学习到的搭建技能,如平铺、连接、垒高、围封等,并利用泡沫积木给孩子逐一做了演示和墙面的板块出示。
并且孩子们也在慢慢的搭建过程中学会自己探索新的技能,并学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丰富完善作品,给房子搭建了门口的路和高高的桥,小汽车,较之前的搭建作品有了很大的进步。
成果大展示
在搭建的过程中,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常会存在这样的一个状况,搭建目的不明确,在活动前知道自己要建构什么,在建构中常常更换建构主题,搭建好马路交叉穿过形成了立交桥的样子,很多男孩子很享受拿着小车在马路快乐的玩耍着,享受着自己搭建、自己玩的乐趣,往往搭了一段桥就开始玩开车的游戏。
幼儿用叠高、围合、架空、围封、平式连接等复杂结构,搭出了一座座热闹非凡的“家”。
幼儿收获新经验:
1.生活与教育得到有效结合
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幼儿用小小的积木,能够搭建出日常生活中的高楼、马路和房子等,这都体现出教育含于生活之中。
2.幼儿互动合作的能力得到提升
积木建构游戏既适合单独游戏,也适合群体游戏。
3.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搭建积木时,幼儿通过亲自操作,把形状不同的积木进行堆积、垒高、架空等,来累计经验让自己的作品可以完成。
教师反思: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事物的美好
幼儿的游戏经验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作为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2.提供充足的材料,调动建构兴趣
在建构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需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建构材料。
3.更好的支持幼儿游戏
作为教师,应持续的学会观察幼儿的游戏,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支持幼儿将游戏持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建构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游戏,用心地去观察和分析。通过本次的搭建课程,孩子们对于搭建有了自己的节奏和规则,在搭建时,更能沉下心来思考,动手能力也得到了了锻炼,相信会在以后的搭建游戏中呈现更好的作品,关于积木建构的游戏,还有更多精彩的瞬间等待我们用心观察,敬请期待呦。
最美城幼
遇见最美的自己
畅享愉悦的童年
扫|码|关|注
图文|李家园区小班
编辑|田丽华
初审|于燕 曹晴晴
终审|赵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兴县城东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