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雨节气之时,教师可以结合时令植物花卉的特点开展教育活动,使幼儿感受时令与植物的关联,牡丹花独特的美。
识花》
小班
活动目标:
1.知道牡丹花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花卉。
2.感受牡丹花的美,激发喜欢和爱护牡丹花的情感。
3.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牡丹花实物或者图片(可以各种形态、品种)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让幼儿感受牡丹的富贵与美丽,丰富幼儿对于牡丹的印象。
并请幼儿看一看这是什么花?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时间开放?
2.教师给幼儿介绍牡丹花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它的生长过程、特点等等。
3.幼儿感官体验,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1)观察一下它的外形、颜色,认识不同形态(花苞、开放)、品种的不同。
(2)闻一闻花的味道,感受自然的味道。
(3)摸一摸花的叶子、花瓣,感受它的触感。
》
小班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拓印方法和技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体验不同形式的绘画美,感受拓印画带来的特殊效果美
活动准备:牡丹图、白菜、青菜、各色颜料、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牡丹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牡丹花花朵、花茎叶的样子。
2.教师出示绘画的材料,讲解绘画的方法。
3.教师分发材料,幼儿操作。
(在纸张选择好位置,用蔬菜沾上适量颜料,印在纸张上,稍微晾干,便用油画棒进行添画茎叶等细节,完善画面)
4.幼儿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花色》
小班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学习来回有顺序地涂色。
2.体验涂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牡丹花实物或图片、画好牡丹的纸张、油画棒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物或图片,与幼儿一起观察牡丹花的外形特点,了解牡丹花的生长过程等。
2.教师出示操作纸,讲解绘画内容,提示幼儿注意不要涂外外面,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3.教师分发材料,幼儿操作。
4.幼儿作品展示,教师评议。
》
中班
活动目标:
1.感受花朵的形状、色彩,学习用重叠的方法剪出各种不同形状的花。
2.大胆剪贴,为构图进行添画。
3.体验剪贴的乐趣。
活动准备:黑色圆形卡纸、各色彩纸、剪刀、胶棒、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牡丹花食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牡丹花的外形特征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牡丹花的基本特征,花朵是一层一层的,中间有黄色的花蕊,有花茎和花叶)
2.教师讲解创作方式,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3.教师分发材料,幼儿操作。
4.幼儿作品展示,教师可以将作品放到作品栏。
》
大班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超轻黏土,了解粘土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2.尝试运用粘土材料的特质及技能创作牡丹花图。
活动材料:牡丹实物或图片、彩色卡纸、各色超轻粘土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牡丹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的外形特点,掌握其基本特征。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如何使用超轻黏土创作牡丹花?)
3.教师讲解创作的方法与技巧,提示幼儿认真倾听。
4.分发材料,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幼儿作品展示,互相分享交流。
》
大班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侧锋的用笔技法表现牡丹花瓣,中锋勾画出牡丹的花茎叶。
2.通过活动逐步了解水与墨色的运用及画面的构图。
3.在创作结束后,能将笔、调色盘等洗于净,并放回指定位置。
活动准备:水盆、墨汁、砚台、毛笔、宣纸、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欣赏牡丹图,感受水墨牡丹的艺术美感,以及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人带来的视觉享受。
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用了什么颜色来画牡丹花?牡丹花可以用哪些技法画?
(2)教师讲解基本画法,以及注意事项。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集体欣赏、交流幼儿的作品。
根据班级幼儿的能力水平(画面塑形能力较好),可以让幼儿尝试先勾画外形,再进行上色。
本文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