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一:投小球
能将提供的小球一个一个投进远处的纸盒里,坚持投到相应的数量。
小球若干、不同大小的纸盒组合6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1.将纸盒放在距幼儿一米远的地方,20个小球放在小盘子里。
2.坐在椅子上,手端小盘子将小球一个一个投进纸盒里。
3.投完盘子里所有的小球后,数一数投进纸盒的小球数量。
4.将投出的小球全部拣起来放进小盘子里。
5.在表格中记录完成任务的情况。
游戏二:打电话
幼儿每人一张不同的字卡。
1.教师边做打电话的动作,边说儿歌:“叮铃铃、叮铃铃”全体幼儿接着说:“叮铃铃、叮铃铃,悦耳的声音真动听,不知电话谁打来,快快拿起听一听。”(做听电话动作)
2.幼儿:“喂,你好,请问你是谁?”师:“你好,我是好老师,我找数字宝宝。”
3.拿相应字卡的幼儿站起来,举起字卡说:“我是数字宝宝。”游戏依次进行。
游戏三:扭扭绳
1.利用绳子的柔软可变,创造性地玩出多种造型。
2.尝试合作玩绳,体验用绳子造型的乐趣。
1.教师出示一根扭扭绳,展示弯来绕去的各种玩绳方法,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边念儿歌,边配上玩绳动作:扭扭绳,真有趣;弯一弯,绕一绕;弯根水蛇踩踩踩,绕条小路走走走。幼儿一边吟唱儿歌(可以自由创编),一边玩绳。
3.请幼儿演示或介绍玩扭扭绳的方法,启发幼儿猜测、讨论扭扭绳像什么。为扭扭绳喝彩。
游戏四:大鱼小鱼来
1.练习幼儿钻跑的动作。
2.加强对鱼、虾、蟹的了解。
1.幼儿戴头饰,并要记住自己所戴头饰是谁。
2.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老师做鱼网,小朋友们是大鱼、小鱼、螃蟹和虾,你们要一边说儿歌一边从鱼网中穿过,说到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时,谁要是被网住了,那就要说出自己是谁。(我是一条大鱼,我是一条大鲨鱼,引导幼儿增加词汇,加强幼儿的口语练习)
3.交换头饰进行游戏。
4.幼儿轮流做鱼网进行游戏。
游戏五:拼图游戏
2.打散所有雪糕棍混在一起
3.鼓励幼儿配对冰棍棒拼成正确的形状
游戏六:笔套找朋友
2.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容完成盒子里打乱的笔和笔套
3.统计谁的用时最短,时间最短即为获胜
游戏七:变图案
1.教师准备自制大扑克(数字在5以内),上面数字可是固定的,点子可由幼儿任意排列,但都要与数字相对应。
2.可几个幼儿同时摆相同的数字,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从而使幼儿了解数量的多少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
游戏八:小动物找食物
1.小花猫、小鸡、小鸭子、小黄狗头饰若干、筐若干。
2.小鱼、虫子、小虾、骨头卡片若干放在。
1.教师与幼儿分别选一种头饰戴上说:“我是小花猫、我是小鸭子……”教师带领幼儿走一走、跳一跳。
2.幼儿边说儿歌边找食物,找到后做吃的动作并放入小筐,鼓励幼儿找得越多越棒。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小动物怎么叫
小花猫,喵喵喵,捉到老鼠喵喵喵。
小小鸡,叽叽叽,找到虫子叽叽叽。
小鸭子,呷呷呷,吃到鱼虾呷呷呷。
小黄狗,汪汪汪,啃着骨头汪汪汪。
戏九:奇妙的口袋
1.教师拿出口袋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教师摸出皮球,问:“这是什么?”(这是皮球。)教师再拍皮球问:“老师在做什么?”(老师在拍皮球。)
2.教师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小朋友都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出玩具后,要求幼儿说出玩具名称以及玩法。(注意每次只能摸出一样玩具)
游戏十:小黄鸡去看戏
幼儿能根据动作说出看的什么戏。
母鸡与小黄鸡头饰。儿歌:小黄鸡,叽叽叽,骑着小车去看戏,骑到东,骑到西,猜猜看的什么戏?
1.教师扮母鸡,手拿几个小黄鸡头饰走到一位幼儿面前,问:“我的小黄鸡在哪里?”这位幼儿就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教师说:“你是我的小黄鸡。”并将头饰给幼儿戴上。以后用同样的方法给每个幼儿戴上小黄鸡头饰。
2.小黄鸡要去看戏了,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让孩子根据动作说出看的是什么戏(如:孙悟空打妖怪等)。
延伸阅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