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运动做起来。
小小的场地设置了不同难易程度的钻爬环境。
另外一边是我们的跑车“赛道”。
发现了吗?我们的投掷区可是“三维立体”的!
“钻山洞”可有意思啦!
软软的“球垫”,可以在上面爬、蹦、翻滚……
长长的“爬龙”,需要坚持,才能爬到出口。
在运动中挑战自我,我们是不是棒棒哒!
这是我们星贝的滑行索道,我们可是分工合作明确哦,一边负责向上输送“弹药”,一边向下传递“弹药”。
这是我们星贝的男女混合足球队,踢得还挺有模有样吧。
结束分散运动后,是我们的早操时间。大班跳绳操、中班做球操、小班跟着音乐快乐律动……
我们用的绳子是老师们用串珠自制的,不会打结,方便收放,不小心打到身上也不疼。
看到我们手上戴的手圈吗?这可是个“秘密武器”哦,老师看到我们的手圈颜色和数量,就知道我们今天去过哪些运动区域以及去了几次。老师们坚持每天记录、每月统计手圈的数量和种类,然后相应调整运动环境。
运动中的安全很重要,我们的运动环境中随处可见各种安全标识。
运动时间结束后,星贝幼儿园青年教师陆欣蕾及黄浦区小学体育教研员陈志飞分别带来了两个大班集体运动游戏。两位教师富有创意的活动设计、精彩的现场互动及幼儿“痛痛快快流一场汗”的活动过程,令在场的教研员们印象深刻。
在阻挡与穿越的对抗游戏中,锻炼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灵敏性,并体验合作与竞赛的快乐。
陈老师设计活动源自美国的SPARK课程,针对幼儿园运动中孩子运动量不足、大量时间在排队等待中、教师指令不明确等问题,陈老师从热身环节开始,就注重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运动的机会,同时鼓励孩子学会交往、遵守规则、忠实评价,真正做到“能力强的吃得饱,能力弱的受得了”。
在讨论时间,教研员们对当日活动中幼儿呈现出的运动兴趣、运动状态赞赏有加,对幼儿园用手圈来记录幼儿运动次数的课程管理举措、利用有限的场地设计让孩子尽情运动的环境以及园方改变教师的教学反思、关注教育质量的管理效果印象深刻。 面对“幼小衔接”这一命题,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需要共同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尊重幼 儿学习方式、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感受到运动课程的魅力”,希望跨学段教研能推进幼小双向无痕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