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更是关键期。幼儿教师对推动幼儿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教师要想胜任自己的工作,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有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具有全面的教育技能。
- 要关注幼儿的发展,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
有经验的教师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幼儿的发展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是分不开的,教师要研究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目标要求,做到心 中有数,才能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将目标与幼儿的活动和游戏相结合,而不是被动地让幼儿接受教师的教育。比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对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要求是:鼓励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师心中明确了目标,就可以在对自然角的观察活动中,巧妙地引导幼儿统计花朵的数量;从每天的天气记录到月底的天气汇总,引导幼儿统计出当月晴、阴、风、雨等天数的总和。
- 要具有与幼儿共同成长,引领幼儿探究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领者,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然而,在实践中,教师通常自以为经验丰富,忽视孩子们探索的过程,经常出现主观臆断的现象。比如:在种植活动中,教师为了引导幼儿体会阳光、土壤、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于是,把同样的种子分别种在了不见光的暗盒中和有阳光的土壤中,让幼儿比较谁长得快。教师的猜想是阳光下的种子先发芽,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孩子们猜测暗盒中的种子先发芽,结果在同等的条件下暗盒中的种子先发芽了。后来经过测试发现,暗盒里面的温度要高出常温5度。
- 要在实践中历练与家长的沟通技能。
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爱你就要告诉你。
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幼儿,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幼儿的反馈,经常听见家长问孩子“老师喜欢你吗?”所以教师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就要经常对孩子说“老师爱你”、“老师喜欢你”,并努力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护。
热情张弛有度。
微笑着接待家长,会使家长感到温暖、贴心。尤其是对待那些不理解教师、提无理要求的家长,教师更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包容,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向家长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给家长留下具体任务让其配合教师完成。在家长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家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全面的、丰富的知识固然重要,然而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技能,而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悟性。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和积累教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