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珮珮(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
◆ 张明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主任、教授)
◆ 姜 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教授)
◆ 蔡志刚(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员)
幼儿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旨在教会孩子“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龚珮珮:
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活教育”的目的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在“童蒙养正”的幼儿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
首先是培养文明修养,让孩子在幼儿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做人”;
其次是文化认同,即对民族文化产生亲切感、形成归属感,让孩子确立“我是中国人”的观念,为培养“现代中国人”奠定基础。
由此,当下幼儿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有三个任务:
第一,让孩子亲近、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里也提到了“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优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常识,形成文化积淀;
第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初步掌握一些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象征的技能,如剪纸、书法、绘画等。
那些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文化思想、道德传统的载体,都可以纳入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范畴
张明红:
戏曲、剪纸等仅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在开展相关教育之前,我们必须先明晰传统文化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在我所查阅的资料中,传统文化的内涵被定义为“是民族文明成果的积淀,也是各种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的总和,强调民族的道德传承”;其外延为“民族在自然成长中积淀的规律”,如二十四节气,蕴涵着与自然相关的道理。
蔡志刚:
在我看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①风俗礼仪类,包括节日、节气、风俗、民俗、礼仪等;
②传统艺术类,例如琴棋书画、民间艺术(剪纸、灯彩、皮影戏等)、中式建筑等;
③传统语言和文学,例如民谣、童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歇后语、方言等;
④民间游戏和运动,包括智力游戏(七巧板、翻花绳)、运动游戏(跳房子)、武术等。
当然,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用囊括以上所有内容,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使其与地域、社区、孩子的实际特点相贴近。在甄别过程中,幼儿园要注意两点:
一要选择适合幼儿、易于理解、直观形象的内容;
二要尽可能避免那些过于强调恭顺的内容,以免影响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首先要让孩子喜欢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是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其次要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
张明红:
谈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有效性,我认为有必要了解社会教育与社会性教育的区别。过去,人们总是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并不相同。社会教育是社会要求孩子达到的标准,不考虑孩子的特点,而社会性教育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关注的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我们用12 个字总结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即:情感为先(内驱力)、行为在后(行动力)、认知相随(认知力)。 情感是第一位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先要让孩子接纳、喜欢,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才能让他们萌发行动的意愿。例如,教师常常要求孩子“不要浪费粮食”,因为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农民伯伯”太遥远,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下面这所幼儿园的做法很有启示性:
教师先询问孩子:“种出来的蔬菜、饲养的猪,能直接吃吗?”
在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为孩子播放事先录制的幼儿园厨师买菜、洗菜、切菜、烧菜,以及保育员分餐的视频,具体真实地呈现“一餐一食来之不易”的过程和道理。
当有孩子挑食时,保育员会不失时机地在一旁用叹息声表达自己和厨师心中的难过,然后告诉孩子“现在全社会都在开展‘光盘’行动,我们小朋友也要‘光盘’”。
从孩子的“身边人”着手,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久而久之,孩子便自觉养成了“光盘”的习惯,因为“一定要吃完,不然厨师叔叔和保育员阿姨会很难过”。
这就是“情感为先,行为在后”的典型案例,既符合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特点,也保证了教育的有效性。
传统文化是依靠意识形态来传播的,有时是思想,有时是艺术表现,有时是建筑,有时是服饰,有时是社会交往活动,因此我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要仅限于艺术这一领域,更不能囿于“古代”。比如在“我是中国人”的主题背景下:
第一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认识民族服饰等,告诉他们“无论你属于哪个民族、来自哪个省,都是中国人”;
第二周:以“我的家在中国”为主题,介绍泰山、黄山、漓江、呼伦贝尔大草原等著名景点,使孩子们感受祖国的辽阔和美丽;
第三周:开展“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活动,过去我们为四大发明骄傲,如今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更多——五星红旗飘扬在月球上,金砖国家峰会、G20 峰会等国际重要会议在中国召开,“一带一路”的建设,奥运会金牌总数名列前茅等;
最后一周:可以和孩子们聊聊“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让他们说说“明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我能够为中国的明天做些什么”等。
即使是在同一个主题或核心经验之下,小中大班开展的内容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9 月份开展的归属感教育,应按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由近到远,由熟悉到陌生,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的社会性要求设计课程——我爱我家(小班)、我爱幼儿园(中班)、我爱中国(大班)。这是由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对家的依恋非常强烈,要求他们“爱幼儿园”是不现实的,可以给他们看爸爸妈妈的照片,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和家一样温馨;中班孩子有同伴交往的需求,才能做到“爱幼儿园”。
提升幼儿教师核心素养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姜 勇:
要让孩子“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教师应该先“做教师,做中国教师,做现代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师的核心素养密切相关。
教师的核心素养分为两部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是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喜爱传统文化、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将传统文化分享给幼儿;关键能力是指文化启蒙的能力,包括文化启蒙的意识、方法等。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动态学习。在十多年幼儿园教师文化养成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渐提出了一种理论探索——文化存在论教育学(Cultural Exi st enti ali sm Pedagogy)。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三种集体养成模式——“文化阅读与分享模式”“文化欣赏与体验模式”“文化探究与展示模式”。
“文化阅读与分享模式”主要是以优秀的人文类电视节目、书籍和风俗等作为主要阅读分享的内容; “文化欣赏与体验模式”立足于对教师生命质量的关注,鼓励他们欣赏与体验书画、戏曲、民乐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审美经验、获得愉悦体验、提升精神境界;
“文化探究与展示模式”以教师主动建构、共同建构为活动方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研究者与教师共同制订主题,进行一系列有关古典诗词、节日风俗、民间艺术和服饰文化的探究展示活动,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培养教师文化启蒙的能力,必须从职前开始。当下,国内师范生课程里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现象比较严重,我认为应该纳入一些与文化有关的课程,如中西方文化比较、文化人类学、中华艺术鉴赏、中国传统艺术鉴赏与儿童教育等,让师范生产生将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意识。
在教师的职后培训中,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开展深入、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育建议,如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手册;其次,向教师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如优秀的图画书等;再者,在教师的在职培训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和考核要求,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实践层面,我认为各级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应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扎实细致的实践研究,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组织方法和途径。此外,幼儿园可以组织“教师诗词社”“传统文化沙龙”“中国文化俱乐部”等活动,也可以引导教师观看《音乐大师课》《朗读者》《诗书中华》等节目, 在文化浸润中思考教育方式。
张明红:
当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具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孩子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例如,我们常说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幼儿园阶段究竟指向什么含义?教师知道“良”即善良,但无法将其与儿童社会性教育中的同情与关爱相连接;“俭”是节俭,但在面向孩子的教育中,教师容易将活动局限在“节约粮食”的范围里,其实应该帮助孩子知道“一切资源、能源都不应该浪费”。
需要提醒教师们的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都必须发挥其深层功能。让孩子剪纸,教师自己首先要想清楚,究竟是想让孩子玩剪刀还是通过剪纸了解、喜欢中国文化;让孩子学戏曲,是让孩子体会戏曲是通过人物外貌和故事情节对真善美进行弘扬、对假恶丑进行鞭笞的,而不是纯粹的摆摆水袖、唱唱戏词。
中国人的吃饭传统是“团团坐”,吃饭时位置不能随便坐,座位有“上首”“下首”之分,吃饭时用筷子有要求,不能随意离席,这些行为习惯背后都有文化传统的意义,可以在传统餐桌礼仪活动中组织孩子展开讨论。我们的活动如果无法让孩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必然是流于形式的无效活动。
具体做法请参考文章:传统文化 | 这里有23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好玩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