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学前圈里也有“时尚”,潮涨潮落,有的经久不衰,有的热一阵儿就淡了。
国内最近“食育”课程大受欢迎,经过宝典资深编辑们仔细挖掘,发现这还真的是一个能挖出很多东西的、可以长期开展的优质方向,能带给孩子、甚至教师自己受益一生的力量。
所以Summer和Lucky小朋友就完美发挥了宝典一贯的“挖掘机特色”。阅览各种网站,摘抄各种书籍,不断筛选打磨、思考总结,历经三个月,最终筛选出了最有创意、且最便于实操的内容,呈现在您眼前,绝对的干货!
来吧同学们,这么粗的大腿,抱起来抱起来~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本文是第三篇,后面还有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食育食育不是一堂课、一顿餐的事情,而是生命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成人在一日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去感受、关注“食”的方方面面,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文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教导孩子感受真正的食物原味,可承传对自然的崇敬之心;对自然中其他生物或植物的认识与热爱;对食物的感恩;团队与协作精神等等。这一切,都是培养孩子丰富内心的过程。
壹 家园共育宣传
在实施食育系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普及食育的重要性以及其背后包含的意义,让食育真真实实的落实在孩子生活的各环节中。
(1)家长根据孩子回家后在餐桌上的表现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就餐时间是否过长、坐姿是否端正、是否挑食、是否边看电视边吃饭、拿筷子姿势是否正确、吃饭时是不是聊天、咀嚼力度和速度怎么样、饭量大不大以及自由阐述意见部分。
(2)通过温馨提示或开展讲座等形式帮家长更了解哪些是康的食物,对幼儿的成长发育会更好等等。
(3)向家长介绍春夏秋冬的应季菜谱,并推荐在儿童中间大受欢迎的菜谱和点心。
(4)开展家长讲座或者家长沙龙,了解或交流如下方面内容:《早饭的重要性》、《如何防止“暑期食欲不振”》、《牛奶的秘密》、《怎样饮食可以预防感冒》、《买菜做菜如何做到环保》……
贰 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
家长必须有意识的从小培养幼儿早中午三餐按时吃饭的习惯,特别是吃早餐。让孩子从小掌握按时吃饭的生活节奏。
知道用餐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也可以引导幼儿用餐前感谢准备饭菜的人,感谢每一餐的美味;饭毕,也学会离桌前告知他人:“我吃饱了,谢谢”;吃饭时,努力地吃光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饭后自己收拾垃圾,不留下任何残渣。
叁 向家庭发放每月/周食谱
每个月,日本幼儿园都会分发一张 “食育”备忘录。一面是当月的食谱,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很多项内容,详细到当月某日吃什么:第一列是菜名,第二列卡路里当日食谱中的营养含量(盐分、蛋白质、脂肪、热量等),第三列是材料名,这里又细分成三项,包括热饭热菜有哪些、用到什么食材;肉类食品包括哪些(甚至吃的是鸡或猪的哪部分肉都要写上)该食物对孩子身体发育分别能起到什么作用,非常详细。最后一列是下午点心的详细内容。
家长可以将其贴在家里的冰箱上,每天在晚上与孩子讨论第二天学校的菜单,如今天幼儿园吃紫米饭哦,明天吃鸡肉哦,这样的方式也有助调动孩子去幼儿园的积极性。
肆 开展家乡菜大比拼活动
饮食文化是地区、民族乃至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长年沉淀而成的乡村饮食文化,不但蕴含了大量的康、合理成分,其存在自身也是维系居民与故乡情感的纽带,是故乡的记忆。
现在因为生活条件,很多孩子吃尽了山珍海味,却不知道自己的家乡的特色菜是什么,或因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多孩子们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远走故乡,或者跟随父母在外定居,从未尝过家乡味,更不知家乡的故事。
幼儿园可开展“家乡菜大比拼”活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活动方案,请孩子可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了解自己家乡的美食及做法,亲子共上阵,幼儿可以进行的帮厨、摆盘。
通过活动大力推进“乡土料理”,促进各地特色农作物的种植与保护,以此拯救传统饮食文化引导幼儿掌握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重视当地特色饮食。积极传承当地和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伍 每周定期便当日
有的日本幼儿园有食堂,但是一周只提供三次午餐,另外两天是“便当日”,这也是“食育”的一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妈妈体验亲手给孩子做便当的乐趣,让孩子在吃饭时能读懂妈妈的爱、感恩妈妈为他们付出的辛苦……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家长具体情况制定每周/月一次“便当日”,如园所条件不允许,可以请家长制作点心茶歇,让幼儿在餐点时间品尝。
陆 便当运动会
不仅是孩子们的体育大会,也是妈妈们的便当展示大会。日本人是非常重视体育运动的,运动会就像过节一样隆重。日本孩子的运动会,一般会特意选择在周末的日子举行,这样所有的家庭成员,包括爷爷奶奶等都可以参加,成为孩子的声援团成员。
在孩子们大汗淋漓之后,就到了吃便当的时间了。各式各样的便当应有尽有。加油便当、爱子便当、赏樱便当、运动会便当……有的以量取胜,有的胜在造形。
便当的基本主食以米饭为主,补充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运动会的基本能量供给。副菜鸡肉补充优质蛋白质,提供肌体最重要的营养素。西兰花、生菜、芦笋、小番茄等丰富蔬菜补充运动中容易消耗的维生素。妈妈的营养便当让孩子们精神满满,表现加分。看到孩子吃得幸福的表情,把饭盒吃得精光的满足样,就是对妈妈最大的肯定。
园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亲子运动会的基础上增加便当的环节,使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家长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用心。
柒 和孩子一起做料理
厨房里的工作也是一门很综合的艺术创作过程,先是食材呈现的外形、大小、色泽、质地、味道、温度、季节等,都会选择盛装容器的考虑因素。再到餐桌的布置、场景气氛的营造,每一个环节都细致而讲究。当孩子掌握色彩、比例、造型、序列、搭配这些基本技能,并且能够加入对人文、情感和哲学的理解,美,这件事情就会呈现出像游戏一样有趣的状态。
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即使是小孩子也可以做许多事情,比如把剥了煮熟的蛋壳,洗土豆并去皮,或切卷心菜或混合调味料都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吃饭的准备工作中来,并可以在这过程中回答孩子的疑问等,增进亲子感情。
捌 让孩子参与简单家务
可以让稍微大点的孩子来帮忙吃饭的准备和整理工作,料理的乐趣和家务的辛苦也一起让孩子感受到。切实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份子的重要性,也能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人服务意识,也可能会萌发孩子对饮食的感谢之情。
玖 全家一起围坐在餐桌旁
让孩子感受到大家一起围坐餐桌上吃的乐趣吧。饭桌上是交流情感最好的场合,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自己一天好玩的事情,或是学会倾听爸爸妈妈们的事情或想法也是不错的体验。如果情况允许,家长可以让孩子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餐,这对于孩子来说一定是很享受的事情呢。
拾 一起选择漂亮安全的餐具
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餐点的美味和营养均衡外,餐具的颜值也决定他们的用餐兴趣指数。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店铺里亲自挑选家庭餐具,这对于孩子来说就不仅仅是一碟一碗,更是满满的食欲呀。
拾壹 一起去菜市场或耕种
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菜市场接触食材、购买食材,了解蔬菜未上桌之前原本的样子;了解菜摊老板忙碌身影背后的不易,学会珍惜粮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任务及其重要性,让孩子在菜市场里感受生活的气息。
和孩子一起体验从播种收获到做菜的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如在种植地里种植、家里开辟一块小菜园等等,和孩子一起动手耕种,感受劳作的辛苦,对自然、泥土充满敬畏,对食物充满珍惜和感激。
拾贰 一起制造用餐仪式感
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感受不同季节、节气的变化及不同,了解不同时间段里五谷、蔬菜、水果的生长过程和成熟时间,根据时令品尝最新鲜的果蔬,烹饪时令的菜品,让每一个节气赋予不同的仪式感,让身体跟随自然的节奏慢慢来。
或在不同的节日推出“节日菜品”,让孩子通过饮食对节日有更多的了解与认知。
也可以制造用餐的惊喜,户外野餐,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带着孩子在院子里用餐,或者周末闲暇时光带着孩子去野餐,这也是很美好的回忆。
拾叁 一起学习好玩的吃饭歌、绘本
关于食物的绘本、儿歌有很多,寓意深刻又妙趣横生,很适合学龄前的儿童,在体验阅读的乐趣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关于食育的内容,一举两得。
食育绘本推荐链接:绘本推荐 |《给孩子的食育绘本》
拾肆 一起观看美食纪录片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直观生动的视觉式学习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方式之一,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孩子一起商量每日看动画片的时间用来观看美食类纪录片,感受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她独有的魅力,直观的了解不同地域、民族饮食的差异,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人文情怀,如《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早餐中国》等美食纪录片。
就如陈晓卿所说:食物,从来都不是单独独立的存在,它与泥土、大地、记忆以及人本身紧密联系在一起,难以切割。每一道记忆深刻的菜品或食物背后,总是有着大大小小的故事。
那么“家”就是连接人与食、人与人的最奇妙场合,而孩子们的“食育”就要从这里开始,最终也要回到这里来,这才是生活教育的本质吧。
本文内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