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关于乡土特色课程
如今随着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本土化、游戏化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课程模式不断影响和冲击着我们幼儿园,不同的教材更让我们眼花缭乱,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每一种课程模式的设置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但是完全照搬某一种课程模式去进行教学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康的发展实际的,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应“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有创造、会融合地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大家可以根据本园条件和幼儿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如开展一些具有当地乡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丰富的地方资源和本土文化,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以此为突破口,将家乡的乡土资源作为一部真实、形象、生动的教材纳入幼儿园的课程研究中,让孩子们真实地了解和感受乡土的特色,十分有意义。我觉得我们可以将一些乡土资源带进我们的教室,带进我们的课堂。
陈鹤琴先生主张综合主题教育的教学法,即把儿童应该学到的方面完整的、有系统地教给幼儿。综合主题教育正是体现了《纲要》中整体性这一特点。因此,将乡土课程融入到主题活动中,以多种方式丰富完善主题,更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如主题活动:“在秋天里”。(拾落叶:观察树叶的形状、大小等,请家长带领孩子去观察树木,看看哪些树是认识的,哪些树是一年四季常绿的?并把自然测量渗透在其中,让幼儿作简单的记录,在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知识。摘果子:感受丰收的喜悦,体验劳动的辛苦,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观察秋虫:在草地上、花坛边、树根旁,找找虫子,捉捉、看看、玩玩,了解秋虫的外形特征,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在广阔的天地间,我们的主题活动赋予了浓浓的乡土气息。等)
如科学区中的树叶分类、麦杆吹泡泡;美工区的捏泥人、稻草编织的圆盘、竹制品、画脸谱……个个争当“民间小艺人”,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围绕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决策、自主交往、尽情玩耍,自得其乐。为此教师需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和投放乡土材料,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让乡土课程灵活地融入到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探索、交往和语言、思维的发展。
这是一种随机的、潜移默化的、在真实的现场展开的活动形式。通过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在其中体验感知、发现、探究的快乐。如:晨间入园时,播放琅琅上口的民间童谣和婉转流利的民间音乐;在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可到相应的活动区开展民间艺术创造活动;午睡前给幼儿讲述民间故事等,将乡土课程灵活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真正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只是把乡土材料摆放在区域当中,除了粘贴、欣赏之外,这些材料还可以怎样用?我想我们不妨把一些乡土资源与环境布置结合起来。这里就需要我们采取集体教学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如:师生共同走进自然、走进田野,充分挖掘和利用具有地域特点的可利用乡土资源,如一些农作物秸秆、果实、果壳,野花、野草、稻草,泥土沙石,废旧物品等,依据一物多玩,一物多用原则,从寻找“原材料”开始,然后分组加工、制作,投放到各个活动区中或用来布置教室。这个过程即体现师生的参与,满足了幼儿操作材料、进行探究活动的需要,又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改变了过去活动去形同虚设的现象。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一直以来,在学前教育中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就提出了爱家乡、爱祖国的目标,在新《纲要》里社会领域方面也再次强调着爱家乡、爱祖国的目标及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内容与要求。以往在对幼儿进行这种较为抽象的社会情感的培养时,我们的做法常常落套于呆板的言语说教或流于口号的形式,而未能将抽象的社会情感培养与具体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疏忽了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及各种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乡土文化便属于这样一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对培养幼儿社会情感有着促进作用的教育资源。如:我们开展的“家乡的变化”的活动中通过参观观察了解—亲自体验—分享和表达,幼儿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真实的情感体验,爱家乡的情感自然油然而生。
总之,幼儿园开展乡土课程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去挖掘一些乡土资源,对于一些有关乡土资源的活动,我们也要因地制宜、对孩子进行适时教育,让名人名居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乡土材料走进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