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小
·
衔
接
活动缘起:
“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
“我哥哥上小学了,他现在上五年级。”
“小学操场可大了!”
孩子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小学到底是什么?”“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小学老师是什么样的?”“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对于小学的疑问也越来越多。于是,我们一起进行了深入探究。
前篇:准备篇
1. 制作问题清单。
孩子们回到家之后将自己的问题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有的用图画进行记录,有的选择请家长帮助进行文字记录。
2. 梳理问题、分类探究。
第二天孩子们将自己记录的问题清单带到幼儿园和同伴进行分享,大家共同讨论,将问题进行分类,为下一步探究做准备。
第一篇:心理适应
孩子们对于小学既期待又担忧……
怎样才能满足孩子们的期待心理,并为孩子们解决这些担忧呢?孩子们经过商量决定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参观小学。
2. 体验上课。
3. 采访小学教师和小学生。
商量好后,孩子们首先开始绘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小学。
原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小学。
接着,孩子们开始着手设计属于自己的采访单,将自己的问题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
准备就绪,我们就要去参观小学啦!
原来小学有这么大的操场,原来小学的卫生间是男女分开的,原来小学有专门课间休息的时间。
参观完小学的环境之后,孩子们走进教室,继续倾听、观摩小学生上课。课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采访单开始进行采访活动。
在小学教师的协助下,孩子们坐进了小学教室,当了一回“小学生”。
参观完小学,孩子们的心情各有不同,大家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小学的各种秘密,并尝试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有很多孩子还将小学与幼儿园做了对比,直观的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究竟是幼儿园好还是小学好呢?孩子们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秘密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幼儿园和小学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我们应具备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掌握更多的本领。
第二篇:生活习惯
孩子们从自己的采访单中,了解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生活习惯上也要有更高的标准,比如,在时间管理方面,可以通过认识时间对时间产生概念,通过体验一分钟的活动感受时间的宝贵,通过做计划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提前规划,等等。
在自我服务方面:要早睡早起,准时到校,养成提前整理书包的好习惯,掌握系鞋带的本领等等。
第三篇:学习习惯
孩子们了解到小学的学习任务会变得越来越多,如何才能够让自己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呢?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于是孩子们决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孩子们自主进行了“谁的听力好”“我记得最多”等游戏活动。
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们决定进行每日亲子阅读活动,不仅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进一步感知文字。
3. 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孩子们在阅读之后,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自主尝试用绘画、文字、语音等形式进行记录,然后带到幼儿园和同伴进行分享交流,增强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树立了自信心!
收获与感悟
幼小衔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小学应与幼儿园进行双向衔接,同时家长也需要有理念的转变,这样多方合力才能真正将小幼衔接落到实处,真正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激发了他们对成长的期待和美好向往,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等到九月份开学,他们个个都能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进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供稿 | 江苏省徐州市菁华幼儿园
精选好课
购课可开发票,添加微信优师教研索取
推荐阅读:
徐则民:幼儿园活动要体现幼儿主体、强调过程可玩及追求成果共享
华爱华:“安吉游戏”是践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改思想的有效路径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