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
在家……
孩子在幼儿园明明吃得好、睡得香,还会自己整理玩具,可在家里却完全变了个样。老师到底有什么好办法?这些办法在家能用吗?
文/张军 周雪琴 庄洁 虹口区四川北路幼儿园
1
宝宝不爱吃蔬菜
晚饭时,涵涵满脸愁容地看着一盘菜,左右摆弄着勺子,就是不往嘴里送一口菜,还嘟着小嘴一个劲儿地说:“我就是不要吃……”
张军老师的好办法:
平时午餐前老师会和孩子一起说说今天吃什么,今天的蔬菜对宝宝的身体有什么好处,比如“多吃胡萝卜就能让宝宝的眼睛亮亮的”“爱吃黄瓜的宝宝皮肤一定是白白嫩嫩的”……
吃饭时,老师会特别关注爱挑食的宝宝,及时表扬她身边的同伴不挑食,然后鼓励宝宝试试吃一口。
家长可以试一试:
1.奖励和表扬
当孩子不愿吃的时候,可以鼓励他尝一口。有时孩子是因为没吃过所以不敢尝试,尝过味道后可能就会喜欢吃了。当孩子愿意吃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及时奖励、表扬,让孩子有一种自豪感。
2.家长好榜样
在家里,爸爸妈妈自己要先做个好榜样啊。尤其在饭桌前,一定要表现出很喜欢吃,味道棒极了的表情,边吃边说:“这个菜菜好好吃啊,宝宝要不要尝一尝……”“我要把它全吃光啦……”引导孩子尝试。
3.菜色搭配很重要
日常烹饪时,可以注意菜色的搭配,五彩的蔬菜容易引起孩子们的食欲。当宝宝对某一食物有抵触时,爸爸妈妈可以尝试换一种宝宝喜欢的口味烹制,例如茄汁、糖醋等,还可以把菜切成小粒,混在孩子爱吃的食物里。
2
宝宝不愿收玩具
爸爸走进房间,君君正投入地玩玩具,爸爸看着一房间的玩具就头痛,提醒君君快把玩具收拾好。“不要嘛,我还要玩呢……”每次到最后都是爸爸收拾玩具。
周雪琴老师的好办法:
把整理玩具变成有趣的游戏
“让我们送玩具宝宝回家吧……”老师会和孩子一起比赛看谁送得快,然后慢慢过渡到孩子之间进行比赛。另外,玩具收纳箱上都贴上了相应的小图片,如贴动物园图片的表示放动物玩具,贴车库图片的表示放小汽车等,让孩子在整理的过程中学习分类,提高孩子整理玩具的兴趣。
学习整理、归类的方法
孩子会因为不知道玩具该怎么整理而不知所措,并最终放弃。所以在增添新玩具时,老师会告诉孩子新玩具的家在哪里,该怎么摆放……必要的时候,老师还会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孩子整理结束后,老师会带领大家比较整理前和整理后的模样,让孩子们有成就感,树立自信心,不忘夸一句:“宝宝真能干!”
让玩具“说话”
当孩子整理好玩具后,老师会把耳朵凑近玩具箱,模仿玩具的口吻说:“谢谢宝宝,我们都回家啦。”“真高兴,你们是我的好朋友!”遇到有的玩具还在地上,就说:“玩具宝宝哭啦,呜呜呜,谁来把我送回家呀……”
家长可以试一试:
1.固定位置做主人
爸爸妈妈可以在房间里为孩子提供一个靠墙的空地,布置成他的玩具角,让孩子自己来保管玩具,做玩具角的主人。为孩子准备一些小纸箱、小盒子,方便他们收拾整理玩具。
2.教他一些方法
让孩子收拾玩具前,爸爸妈妈可以反复演示几次给他看或者和他一起整理,边收拾边说“积木坐回小车里吧”“玩具熊到沙发上坐一会”,加深孩子的印象。
3.寓教于乐
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所以爸爸妈妈在督促宝宝整理玩具时也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如“娃娃和乖乖兔困了,你送它们回架子上睡觉吧”“你的小火车没电了,赶紧让它回家充电吧”……还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收得又快又好。
4.让他看到后果
当孩子不愿收拾玩具时,爸爸妈妈不应对他过多指责,可以让他承担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如爸爸妈妈可以将没有收拾的玩具藏起来,也可以把扔在地上玩具小熊抱起来,和它说悄悄话,告诉孩子,小熊没有伙伴好伤心……
3
宝宝不想睡觉
娜娜每天晚上精神十足。已经十点了,她还不肯睡觉。唱歌或是在床上跳个不停,一直折腾到十一二点。
庄洁老师的好办法:
午睡前的准备工作
午睡前20分钟,老师都会领着孩子们到操场散步,帮助孩子逐步调整好情绪,然后然后再进入盥洗、穿脱衣服等程序,一系列的活动暗示孩子午睡时间到了。
营造睡眠氛围
进入卧室后,老师会关灯、拉上窗帘,然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轻轻地摆放衣物。他们躺下后,老师还会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播放一段故事录音,让他们安静地进入梦乡。
适当安抚
当有的孩子翻来覆去睡不着时,老师会在他身边轻轻地安抚,拍一拍;如果是新入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老师还会让他抱着自己的小玩具一起睡一会儿;有时老师会轻轻地提醒孩子们:“小眼睛工作了一个上午,累了,要休息啦……”
家长可以试一试:
1.饮食调节
如果吃得太油腻,消化不好会影响睡眠;吃得太咸,孩子会不停喝水,尿多同样会影响睡眠。所以晚饭可以吃得清淡些,睡前给孩子喝杯牛奶,帮助睡眠。
2.讲个小故事
用缓慢地语调给孩子讲一个内容简单的故事,在快讲完时给孩子一点暗示,让孩子知道要准备去睡觉了。
3.氛围营造
晚上的睡觉时间要固定。入睡前,尽量保持室内安静,调暗灯光,跟孩子说:“宝宝先闭眼睡,爸爸妈妈马上就来。”还可以给他一个玩具让他有些心理安慰。
面对乱发脾气、做事拖拉、依赖性强的宝宝,老师又有什么高招和建议呢?
文/刘虹翌 吴瑾 施非容 虹口区四川北路幼儿园
1
乱发脾气的宝宝
看到地铁自动贩卖机里五颜六色的饮料,佳佳吵着要买。爸妈不同意,佳佳开始又哭又闹,最后索性躺在地上大哭起来。
刘虹翌老师的好办法:
适当发泄
孩子发脾气时,可以通过游戏或绘画等方法,以补偿的形式使其发泄出来,使之摆脱不良情绪。例如老师会给孩子一张旧报纸,让他在报纸上随意涂鸦,通过反复涂色的动作,让孩子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
冷静下来
当孩子发脾气时,老师会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发现疏导不是很有效的话,老师会让孩子冷静一会儿,让他的怒气渐渐平息下来,这样几次之后,孩子就知道光发脾气没有作用,以后他自然会觉得没趣而放弃乱发脾气的行为。
学会自控
平时,老师会注意帮助那些爱发脾气的孩子培养自控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各种规则,并要求孩子遵守这些规则。当孩子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老师会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宝宝真棒,有事情能好好说,没有发脾气。”这样的鼓励会让他很满足。
家长可以试一试:
孩子发脾气并不代表他“坏”,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选择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规范和纠正他的行为。
1.冷处理
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可以暂时不予理睬,这时孩子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以后,家长一定要告诉他那样做不好,并说明为什么。
2.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出现乱发脾气行为时,应利用当时的周围环境,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使其放弃无理要求。
3.教育态度一致
当孩子无故发脾气时,如果家长因孩子的哭闹而让步,就是对孩子哭闹行为的认可。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彼此之间要沟通好,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可能导致孩子的哭闹行为愈演愈烈,更难以纠正。
4.在生活中
“磨性子” 在日常生活里,到让孩子参加可以“磨性子”的活动。例如让孩子画画,在画画中陶冶性情;让孩子和妈妈一起剥毛豆、叠衣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培养耐心。
2
拖拖拉拉的宝宝
早上,浩浩起了床,妈妈叫他刷牙。等了半天也不见浩浩去刷牙,妈妈只好拉着他去刷牙,可是刷牙的时候浩浩又玩起了水。吃早饭时浩浩依然磨磨蹭蹭的,玩玩调羹,东看西看……
吴瑾老师的好办法:
轻声提醒
在幼儿园里,拖拖拉拉的孩子每个班级都有。无论做什么事,“拖拉”宝宝们总是磨磨蹭蹭,落在最后。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们自有办法,如:要收拾玩具了或洗手前轻轻地提醒“抓紧哦,不要做个慢吞吞的小蜗牛啊”“同伴们在等你呢,要快些哦”……
及时表扬
当看到孩子有进步时,老师们会及时表扬“宝宝的动作真快啊”“宝宝真棒,今天比昨天做得好”……用正面教育和鼓励的方法帮助孩子慢慢改掉做事慢的习惯。
家长可以试一试:
学龄前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边干边玩是造成这个年龄段孩子磨蹭的主要原因之一。
1.激将法
针对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家长可以说:“你看莉莉本领真大,很快就把玩具整理好了,不过我们浩浩肯定比他理得更快更好。”在这样的激励下,孩子会有挑战的欲望,就会高高兴兴地赶快把事情做完。家长可以陪在他身边进行引导、协助,但不要替他完成。
2.小闹钟
小闹钟放在桌上,对孩子就是一个督促。家长可以在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预先设置好闹钟。时间一到,铃声响了,就是在提醒他时间到了,不能再磨蹭了。还可以纵向比较,比如告诉孩子今天比昨天快了几分钟,以此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3.比一比
家长可以和孩子比一比,看谁玩具收得快,看谁衣服穿得快……一开始时,家长可以故意输给孩子,让他有些成就感。激发孩子的好胜心,逐渐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4.家长榜样
孩子模仿的对象大多来自家人,所以希望孩子行为有所改善,家长必须先以身作则,树立好的典范,唯有良好的学习对象才能让孩子有一个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连自己做事情都没有秩序、拖拖拉拉,孩子必然会受到影响。
3
依赖性强的宝宝
早上起床后,妈妈说:“宝宝,自己把衣服和裤子穿起来?”宝宝站在小床上就是不肯动手,大声说:“我不会,妈妈来帮我。”妈妈没有办法,只能帮宝宝穿衣服。
施非容老师的魔法:
儿歌辅助
孩子不愿意动手尝试,一种情况是因为他不会,所以学习是很重要的。例如说在学习穿脱衣服时,老师会运用一些儿歌帮助孩子理解,让他边念儿歌边学习,效果非常好,如《脱开衫》:拉下小拉链,两手开小门。左手帮右手,拉拉小衣袖。后面拉一只,前面拉一只。宝宝本领大,衣服脱好了。
在游戏中学习
在每天的游戏活动中,老师会特别结合孩子的发展的需要设计一些游戏内容,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例如喂娃娃吃饭饭,可以促进孩子握调羹的动作发展;夹弹珠可以让孩子练习使用筷子;整理娃娃家的衣橱,可以让孩子学习折叠衣服……
榜样和竞赛
老师会结合孩子最近学会的技能,开展一些小的竞赛活动,例如穿(脱)衣服比赛、系鞋带比赛、整理小书包比赛等。
家长可以试一试:
当孩子习惯了凡事都由家长代劳的情况下,“不会”成了他拒绝做力所能及事情的挡箭牌。
1.给予机会
爸爸妈妈要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一旦有动手尝试的动机时,一定要大力支持,并且鼓励他:“宝宝的小手真灵巧,自己试试脱衣服好吗?”当孩子成功后,家长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小步,不断积累,就会有一大步的成果。
2.放手很重要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忙做好。所以,一旦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做事情,爸爸妈妈要记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