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年级家长的感悟》
写给幼儿园毕业班的家长们
送孩子迈入小学的大门,依稀仿佛就是昨天,一年级的生活从慌乱、手足无措、到疲于应付到逐渐适应感触良多,不如后一年级的家长们总结一下这一年来的得失,给新人提供一些经验教训,也让新学期我们有备而去。
自己先总结一下,开始的时候总是忙着给孩子准备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凡是能想到的都准备了,还在网上到处搜罗经验。结果是用品不缺,开学一上课,问题来了。孩子从思想上没有准备好 ,没有认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一样,还是上课想站起来就站起来想趴下就趴下,随便接老师的话,梦想着下午睡觉起来还有水果和午点。对于做完作业要复习预习不适应,总惦记着下楼找小朋友们玩,玩到不回家,早上起不来床。。去年那个9月,总觉得手忙脚乱,一团乱麻,第一次喜滋滋盼去问任课老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结果……
所以如果建议各位新人们,有时间的话不如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性,比如课堂纪律、生活自理能力(孩子上厕所、喝水、上下楼梯等等),套用妞大班毕业时老师的话小学没有人问你渴不渴、饿不饿、冷不冷,一切都要孩子自己尽快地学习照顾自己。
抛砖引玉吧,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经验都总结一下,让新人们少走弯路。我自己总结了一下,也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有不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及时补充。
幼儿园是定时喝水,定时上厕所,所以如厕问题孩子们都很被动。上了小学,课间10分钟要玩要喝水要上厕所,而且条件所致,多个班级、年级公用一个厕所,厕所要排队,因此要给孩子交代清楚,避免稀里哗啦事件的发生。妞上学第二天在女厕所里还发现了男孩子,因为男厕所人太多了,憋不住了,这个插曲着实让妞开心了一回。
班上孩子多,课间时间有限,接水呢要排队哦,因此水还得带,而且没了老师的提醒,孩子们都是玩得忘了喝水,最重要的是上课的时候是不能喝水的哦 。
妞是早饭、午饭在学校,因此有自己洗饭盒问题。建议如果是类似情况的,妈妈们教会孩子们洗饭盒,不要给孩子带洗洁精,冲不干净,不要给孩子买塑料的,不好洗,最好是不锈钢的,而且要带手柄的,市场上有一种里面是不锈钢,外面一层是塑料的,个人觉得最好。还有就是学校吃饭时间有限,而且不会让孩子带零食到学校,所以要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吃完饭,洗完碗,才不至于影响上课或中午休息。
上下楼梯,学校里课间上下楼梯的学生比较多,孩子们你拥我挤的,因为安全隐患比较大。因此上下楼梯一定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右上左下。妞班上就有孩子在楼梯口玩,不小心滚楼梯的。
排队看似小问题,上厕所、喝水、吃饭时、上下楼梯时孩子们都应该排队,不要拥挤。讲清排队的重要性,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妞幼儿园大班,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所以妞很不适应学校里端坐45分钟的学习生活,到现在有时举手问题还是半跪半站,或者干脆站起来,我私下感觉如果不是之前挨过批,以妞的性格跳都有可能。小学班上一般都几十人,老师要尽可能要照顾到所有孩子,因此活泼好动的孩子就比较麻烦,就是妞这种的。开始上学的时候我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因此没有重视,开学第三天,放学的时候我就被打击了一下,老师最后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好的纪律是好成绩的保证”。以后种种也证实了老师的说法。没有好的纪律听讲听的一知半解,老师留的作业也没没记住,老师交代的事情也是忘记了大半。
开始做作业时建议家长陪同,每科作业间给孩子休息时间。曾经和老师聊过孩子们写作业边写边玩的情况,这位也是老师的妈妈说因为孩子看不到希望,总觉得作业太多,没有玩的时间,所以边写边玩。所以要给刚上学的孩子玩的时间,每科作业完成后,适当的让孩子休息一下。一段时间习惯养成之后,就好多了。再者,开始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们不要追求完美,不要让孩子过多的使用橡皮,作业的美观程度留待孩子适应之后再说。
孩子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从相对宽松的环境到严谨的环境,心理也不适应。刚上学那个月,因为在二楼,课间不让下楼,楼道里老师不让疯跑,午睡起来没有午点都是妞不喜欢的,妞感觉学校象监狱。我呢,要早起,哄妞起床,再送她上学,去年那个9月又是连阴雨,到处堵车。放学要接,还要变花样做饭,看着她做作业,哄着早睡,怕早上喊不起来,一时也是手忙脚乱的。之前有过心里准备,可事实和想象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建议妈妈们自己也要提前有个心里准备,幼小衔接家长也需要。
延伸阅读:幼小衔接,不是“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