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要我怎样?
有时父母强调不要做某件事时,孩子会说,“那我做完说对不起可以吗?”;有的更大的孩子甚至就会说,“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要我怎样?”,继而想逃避犯错后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让这些父母们很苦恼,从小就在教让孩子说“对不起”,怎么孩子越大越意识不到错误呢?
孩子们的认知
远比我们以为的更简单
在说这个问题时,就不得不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认知差异了。孩子的认知比我们更加字面化,很多我们想当然认为的东西,在孩子认知里却不是这样的。
举个小D曾经的事情,我和她玩接球游戏,我用英语对她说,“Keep your eyes on the ball”(要看着球),结果她抱到球后就把眼睛放在球上(字面翻译就是这个意思)。
当时她的这个行动让我先是一愣,然后不仅忍俊不禁,继而也给了我很大的一个启示,孩子的认知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简单,育儿中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
说“对不起”
并不一定是真正认识错误
很多父母对孩子犯错后的教育,大部分第一句话都是下意识地说,“那宝宝做错了,现在要说对不起”;“宝宝打人是不对的,我们要去说对不起”。
而据我观察,一般刚刚会说话的孩子都是很乐意直接说“对不起”的,之后这件事也就了结了。但如果你能理解我之前说的孩子的认知后,你就会发现,在孩子的脑回路里只不过是建立了这样一个连接:我做错或者惹父母不高兴了(压根不知道自己错哪里),我只要说一句“对不起”就没事了。
从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以为孩子说了“对不起”就是认识到错误了,而孩子只是单纯地理解为我“说了”这个行为本身。当我们过度关注孩子有没有道歉这件事本身后,反而忽略了真正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教育机会。
小D1岁后,我也是会有意识让她认识自己的错误,但我不会执念于让她说“对不起”这件事本身,反而花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引导她为自己的错误弥补,承担结果。我一般都会遵循这样的三步法则:
我们所强调的让孩子说“对不起”,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孩子认识错误。而认识错误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每次孩子犯错误的时刻其实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机会。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和孩子讲道理,他们总是懵懂的。对于学龄前孩子,在帮助孩子理解原因时,记得多强调行为对他人情绪的影响,孩子再小对于情绪的感知都是很敏感的。“你打了弟弟,弟弟很伤心,在哭了,我们不打人”;“你把汽车扔了,这太令人难过了,玩具是用来玩的,不是用来扔的”。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只是止于孩子道歉了就好,但其实这第二步才是最关键的。“因为你打人了,我们今天在公园玩的时间要提前结束了”;“因为你把玩具扔了,你需要自己去捡回来放回玩具箱”。
根据不同的情景,我们可以给予一些“惩罚”或者是自然后果的承担,这些都会让孩子建立一个“正面”的因果关系:我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后果的,我现在开始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了。
我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让小D说“对不起”,但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一步上。犯错后的小D,第一时间选择的就是逃避,还会经常通过大哭大闹来表示抗议。
我会陪伴她平静情绪,我也会陪她共同完成,但是几乎没有一次我会让她轻易逃避不负责,整个过程中,我也会反复强调,规则是什么、她为什么做错了和我们都要为自己行为负责。
而且很经常的,我会在当天结束或者隔天的时候再次和小D进行复盘,像讲故事一样和她回顾之前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是错的-今后我们遇到类似的可以怎么做。老朋友们一定知道,这样的“复盘”技巧我运用在育儿的方方面面。对我来说,没有“改进计划”的认识错误都是无效的。
我始终相信没有“坏”孩子,他们之所以犯错要么不知道规则是什么,要么不知道正确处理的方式是什么。而通过复盘,我们就是在教会孩子这些,相当于覆盖他们现有“行为程序”,引导正向发展。
以前工作时,我管理绩效会用两种指标:“输入指标”(Input measurement)和“输出指标”(Output measurement)。输出指标是我们管理好输入指标后的自然结果,但很多经理人经常会陷入“只追求输出指标”的误区。
这点也经常发生在育儿中,成绩好、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这些都是育儿的“输出指标”,我们其实无法掌控,更加不该把这些当成育儿的目标。而培养学习热情、掌握好的学习策略、激发求知探索欲望等等,这些都是育儿的“输入指标”,是我们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培养的,管理好了“输入指标“,”输出指标“就是水到渠成的产物而已。
“说对不起”不等于孩子就认识了错误,把焦点聚焦在“输入指标”,一个规则清明、肯为自己行为弥补的孩子,自然就会说“对不起”,而且这句道歉才是走心的。
本文来自微信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