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贝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我们浦南幼儿园
科学育儿线上指导活动
又和大家见面啦
我们的“睡前阅读”又来啦。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什么是睡前阅读?
什么是睡前阅读
睡前阅读就是在孩子们睡觉前进行的阅读活动,考虑到0—3岁婴幼儿的特殊性,我们可以解读为“0—3岁婴幼儿睡前进行的亲子阅读活动”。
什么是昼夜节律
新生儿昼夜节律发育尚不成熟,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概念。6周后宝宝出现25h昼夜节律,3月龄左右开始出现24h昼夜节律。
尽早让宝宝适应昼夜节律的方法:
1. 在日间,你可以拉开窗帘,让宝宝感受到阳光;和他玩游戏,让他多多耗能,晚上才能睡得更香;保持规律的白天小睡,不要过度担心周围环境的噪音,让他习惯白天的环境
2. 在夜晚,你可以保持光线昏暗,不要过多说话并保持低声细语;不要在夜里和你的孩子玩耍;在给宝宝喂奶或换尿布时,也要尽可能保持安静,不要过多唤醒或刺激宝宝,一喂好他们或换好尿布就把他们放下
3. 宝宝2-3月龄时,开始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在宝宝想睡觉但还没睡着的时候将他(她)放到床上,这会帮助宝宝学会在自己的床上独立入睡。而抱着、摇着或吃奶哄睡宝宝,如果他(她)在夜里醒来,可能会使他(她)很难再入睡
各月龄婴幼儿的
睡前阅读价值
共读策略
绘本推荐
睡前阅读的价值:
1. 帮助婴儿进入较为安静的状态
2. 成为固定睡眠程序的一部分,形成入睡暗示
3. 帮助婴儿感受白天与黑夜
亲子共读策略:
用丰富的面部表情为婴儿读儿歌、讲故事,最好由父母亲自讲述,尤其是由母亲讲述。
绘本推荐:
《抱抱》
《脸,脸,各种各样的脸》
《视觉激发床挂书》
《摇篮曲》
《小星星》
睡前阅读的价值:
1. 帮助婴儿进入较为安静的状态
2. 成为固定睡眠程序的一部分,形成入睡暗示
3. 通过亲子阅读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鼓励婴儿自己入睡,学会自我安抚
4.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发现婴儿的睡眠信号,把握睡眠时机
亲子共读策略:
1. 自从会坐起后,婴儿就可以被抱到膝盖上与成人共同阅读了
2. 婴儿的眼睛开始能看到较为细微的东西,且共同注意能力开始发展,所以,成人在共读时为婴儿指指画面中的物品、角色、细节,引导婴儿注意关键信息
3. 直至2岁手口并用是婴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父母应正确看待婴儿将物体放入口中啃咬,用手撕、拍、扔、敲打物体的行为,这就是他们阅读事物、理解事物的方式
4. 婴儿期的注意以偶然注意为主,父母应尽量避免多个阅读资源同时呈现,或者让阅读资源与玩具等其他易分散婴儿注意力的物品同时出现。共读时也要注意与婴儿在安静的、没有其他声音干扰环境内进行共读,在与婴儿共读“发声书”时也要把声音“一个一个”地展示给婴儿听
5. 在共读或交流时有意识地为婴儿输入正确的语言,不要出于好玩而模仿婴儿咿呀学语
绘本推荐:
《早安晚安》
《晚安,月亮》
《点点点》
《Sleepy Bunny》
《黑色的,白色的》
睡前阅读的价值:
1. 帮助婴幼儿进入较为安静的状态
2. 成为固定睡眠程序的一部分,形成入睡暗示
3.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发现婴幼儿的睡眠信号,把握睡眠时机
4. 满足婴幼儿的情感依恋
5. 适合成为依恋物
6. 规则意识启蒙(应对因为行动能力增强而反复爬下床,不愿入睡的情况)
7. 生活习惯启蒙(鼓励婴儿自己入睡)
亲子共读策略:
1. 婴儿进入语言学习的快速发展期,成人应抓住一切机会与婴儿说话交流,且要用正确的、完整的语句、语音与婴儿交流,为婴儿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成人可以利用绘本、儿歌为婴儿输入优质的语言,为婴儿讲述儿歌能提升婴儿的语感,为婴儿讲述绘本能帮助他们积累词汇与正确的语言规则
2. 婴儿开始关注与成人有关的事物,假如父母喜欢阅读,经常手捧一本书,婴儿也会表现出阅读的兴趣,甚至模仿父母阅读的行为
3. 父母在与婴儿共读时,可以通过指读帮助婴儿聚焦注意力,提升有意注意的时长
4. 婴儿开始通过“试错”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假如婴儿乐于自己探索某个阅读资源,哪怕婴儿做错了,成人也不必急着告知婴儿答案。与“正确答案”相比,“试错”的经验是更可贵的
5. 婴儿在阅读时常常会自言自语,这是因为婴儿的视觉神经中枢与言语神经中枢相互协调,让婴儿初步具备自己观察、感受画面的能力。成人可以趁机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诱导婴儿回答,借此丰富和扩充婴儿的语言,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
绘本推荐:
《彩色闪卡》
《猜猜我有多爱你》
《会说话的手》
《蹦》
睡前阅读的价值:
1. 帮助幼儿进入较为安静的状态
2. 成为固定睡眠程序的一部分,形成入睡暗示
3.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睡眠信号,把握睡眠时机
4. 针对“怕黑”、“噩梦”、“害怕怪物”等现象建立安全的心理环境(与黑暗游戏有关的阅读资源)
5. 规则意识强化(为幼儿确立原则,应对抗拒睡眠的情况)
6. 生活习惯养成(鼓励幼儿自己入睡,甚至独自入睡)
亲子共读策略:
1. 通过阅读为幼儿丰富“类概念”
2. 关注阅读的故事是否能丰富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促进表征能力发展
3. 提供多元的语言学习环境,通过交流丰富幼儿的口语表达,通过阅读绘本,倾听故事、儿歌帮助幼儿学习文学语言,通过视频阅读为幼儿输入对白、旁白、广告语等电视语言
4. 共读时,成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表达,尽量做到一字一音、音节清晰,为幼儿输入正确的语音及语法规则
5. 满足幼儿重复阅读、倾听的愿望,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方式
6. 这个月龄的幼儿特别喜欢关注细微事物。共读时,他们可能会关注一些与主线内容完全不相干的细节。成人应尊重幼儿的这种行为,不要打断他们的观察兴趣。观察能提升幼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兴趣能有效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长
绘本推荐:
《米菲认知洞洞书》
《小金鱼逃走了》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晚安,大猩猩》
《你好,安东医生》
睡前阅读的价值:
1. 帮助幼儿进入较为安静的状态
2. 成为固定睡眠程序的一部分,形成入睡暗示
3.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睡眠信号,把握睡眠时机
4. 为入园做心理准备,缓解分离焦虑
5. 鼓励幼儿独自入睡(为入园、入托做准备)
6. 鼓励幼儿睡前、睡后自理,如自己叠衣服、叠裤子、放好鞋子、盖好被子(为入园、入托做准备)
亲子共读策略:
1. 在这个月龄段,交流将成为亲子阅读的主要手段,提问将成为交流的推进主力。在阅读时,成人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观点,引导幼儿完整表述,运用词汇扩充句子的长度
2. 成人应有意识地教幼儿“经验迁移”,比如在书中认识了某样东西,到现实生活中也去看看这样东西,又或者现实中认识了某样东西,回到书里找一找,以顺应幼儿发展规律的方式为幼儿启蒙“学以致用”
3. 该月龄段幼儿的注意能力依旧以无意注意为主,但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的注意时间能够更长一些,成人可以适当将阅读资源比如绘本、故事的选择权交给幼儿,让幼儿在兴趣的驱动下维持有意注意
4. 成人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幼儿与自己交流时要注意倾听、耐心回答, 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暗示幼儿在什么时候需要分配自己的有意注意
5. 这个龄段的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可以尝试接触各种题材的绘本,借助阅读发现和扩充自己的兴趣。成人可以带他们常去图书馆、书店逛逛,让幼儿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与不同的人接触
6. 成人需要注意如何指导幼儿选择绘本:
(1) 保证绘本内容的“真善美”
(2) 尽量从文本、画面来考虑是否适合当前龄段的幼儿阅读
(3) 这个龄段的幼儿对绘本的认知具有片面性,往往因为某个细节、某个角色而决定要选择这本书,成人可以与幼儿翻一翻这本书,说说这本书里有什么,读这本书可以得到什么,帮助幼儿尽可能地认识绘本的整体,确定自己的选择
7. 借助具象化的手段,比如图片或者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能基于看到、感受到、理解的前提下记忆、背诵、复述儿歌和故事,感受、模仿文学作品的表述语言
8. 所有的语言活动,包括亲子阅读、交流、背诵复述都需要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生
绘本推荐:
《可以不睡觉,一直玩吗》
《小兔乖乖》
《小金鱼逃走了》
《小马过河》
《小船的旅行》
《点点点》
《大卫不可以》
《魔法亲亲》
《像妈妈一样》
《一园青菜成了精》
《猜猜我有多爱你》
特别提示:每一个婴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好,我们提倡父母在选择阅读资源时不必过分在意孩子的年龄,而是更应该关注如何借助亲子阅读与孩子建立起充满安全感、信任感的情感纽带,提升宝宝的睡眠质量。
这期的“睡前阅读”云指导结束了,家长朋友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敬请期待下一期的科学育儿线上指导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科学育儿。
撰稿:芮陈静
美编:陈奕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