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事,让我变成了更棒的自己!
一次小小的转身,悄悄拨动了成长的齿轮,我第一次放开爸爸妈妈的手与幼儿园生活撞了个满怀。从攥着爸妈衣角哭鼻子,到愿意笑着走进教室;从什么事都需要帮忙,到自己能尝试完成每一件小事。在开学的这两个多月里,藏着好多让人惊喜的小成长,一起来看看吧~
挑战成功!已克服“分离焦虑”
人生中许多“第一次”,都悄悄藏在幼儿园的日子里: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独自入睡、第一次背起小书包……起初的不安与想念,让我忍不住嚎啕大哭。但老师总会温柔地把我抱在怀里,轻声安慰,一直陪在我身边。
慢慢地,害怕变成了期待,因为幼儿园里有好多好玩的玩具,老师也会带着我们玩各种有趣的游戏,还有能一起欢笑奔跑的小伙伴。
现在的我,会笑着挥手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原来,我已经喜欢上幼儿园啦!
教育小贴士:3岁的小朋友从熟悉的家庭生活步入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新的适应能力。因其受表达能力的限制,“哭闹”成为他们表现和缓解入园焦虑的常见现象。因此,老师们通过接纳眼泪、转移情绪、满足他们对安全感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自由,最终能够开开心心地走进幼儿园。
自我照顾!吃饭穿衣不在话下
我慢慢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时,自己拿起小勺子,一口饭、一口菜认真地吃;擦嘴时,会对着镜子左右擦干净;喝水时,能双手端稳杯子在自己的位置上喝水,也学会了餐后漱口;午睡时,能尝试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每一次探索、每一个“我会自己做”的瞬间,都让我变得更会照顾自己。Disease
参与劳动的我
爸爸妈妈,你们一定没料到吧?在幼儿园里,我解锁了好多“新技能”,变成了能照顾自己的小大人!
教育小贴士: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3—4岁的幼儿应养成玩具归位、独立进餐、在老师帮助下穿脱衣物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园里,老师总是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多尝试几次,生活小本领自然而然就学会啦!
玩出专注!这里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在幼儿园,我最喜欢的还是玩游戏啦!无论是在洒满阳光的活动室里,还是在铺满青草的操场上,游戏总能给我带来满满的惊喜和收获。
室内游戏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商量,要搭一座高高的城堡,有的负责搭城墙,有的负责拼城门,我还会给城堡外面筑一条小路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怎么把不同形状的积木拼在一起,还懂得了要和小伙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到了户外运动时间,我们会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玩追逐游戏,跑起来的时候,风从耳边吹过,感觉自己像小超人一样有力量。那种感觉就像大海里自在游弋的小鱼,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心里满是欢喜,别提多快乐啦!
教育小贴士:一个充满刺激、尊重幼儿天性的“有准备的环境”,能够有效支持其探索敏感期的发展需求。当幼儿内在的好奇心与驱动力,在丰富的活动与自由的空间中得以满足及回应时,他们便通过“玩”这一基本形式,完成了对世界的感知与建构。
社交达人!举手回答交朋友,样样都行
这一路,有挑战也有成长。刚来到新环境时,我还会偷偷攥着衣角不敢说话,是班级里的小伙伴主动拉着我的手说:“我们做朋友吧”,慢慢地,我交到了好多小伙伴。
做游戏时,我们手拉手围成圆圈,谁不小心摔倒了,旁边的小伙伴会立刻蹲下帮忙扶起来,还会关心地问道:“你没事吧?”
一起完成手工作品时更热闹啦,我们分工合作,你画图案我涂色,最后一起举着作品给老师看,脸上都沾着彩笔印也不在乎。
学习的时候,我认真听小伙伴分享想法,他们发言时我会睁大眼睛仔细听,还会悄悄点头;轮到我举手回答完问题时,他们还会用力鼓掌。
我们一边学着适应新环境,一边互相陪伴着探索向前,原来和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连克服困难都变得更有趣啦!
教育小贴士:集体活动是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老师的每一句鼓励、同伴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优质的交往体验与归属感,于是,幼儿就会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融入”的自然结果。
时间悄悄地走过,像一阵温柔的风,拂去了我们入园时的焦虑。老师的陪伴,让我挂着泪珠的小脸蛋漾开了甜甜的笑;爸爸妈妈的鼓励,让我也在幼儿园里找到了自在与欢喜。这段日子,我们从跌跌撞撞变得越来越勇敢。未来,我们还会在幼儿园里继续探索、快乐成长,书写更多温暖的成长故事!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撰稿 | 罗 燕 陈 艳
编辑 | 罗 燕 陈 艳
初审 | 黄文佳
复审 | 蒋世新
终审 | 袁 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