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在这股学习的浪潮中知难前进,慢慢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航线,勇敢地大踏步前进。而我,也和所有的老师们一样,不断地鼓励自己大胆探索与实践,一点点吃透课改的理念。因此,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启示。
启示一:从“学”到“做”,让孩子亲自实践
我记得在研究人体的主题活动中,一次有关“为什么人有肚脐眼?”的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因为在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一个比较有趣的演示,即用一根带子从一个孩子的肚脐眼处,连接到我的腹部,从而使孩子了解到,脐带原来是胎儿用来吸收营养的渠道,也就是胎儿的”嘴“。接着又用剪刀把这根带子剪断,说明胎儿已经能够有能力独立生存,可以脱离母体了。孩子们在这种直观的教学情景下,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人会有脐带和肚脐眼,回去后的反映也很强烈。这说明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是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我感觉到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是变以往被动的知识学习接受,为如今主动的操作、探索和学习。
启示二:从“小课堂”到“大学校”,在多种形式中获得体验
现在,随着我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走出课堂的机会。在说到人的内脏器官时,我带领孩子们来到了本镇的教摸厂,让他们观看人体模型制作的全过程,孩子们一下子对陌生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尝试着与自己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有很多不懂的知识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深刻地体会到老师帮助孩子走出“小课堂”,多带领他们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放飞心灵的翅膀,这将会让他们受用终生。
启示三:从“教学”到“区角”,充分体现整和性
“课改”的理念提倡把以往分科的教学活动内容整和起来,将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又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废旧材料,让幼儿自己制作各种小人,小朋友特别感兴趣,乐在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体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课改”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而且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帮助。我们应该紧跟“课改”的步伐,使教育的天空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