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美味的糖果城堡》主题中,不仅要让幼儿感知各种糖果的味道、色彩,还要让其了解它的外部基本形状与幼儿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联系。因此,在幼儿品尝了糖果、饼干,具体感知了其基本形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情景下,创设了数学区角——图形变变变。
准备:首先,我们给孩子准备了可给小动物喂食的小动物头饰三个,分别挖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嘴巴;然后小熊请客图一张,剪三种形状的“饼干”若干,让幼儿配对用;最后,我们用旧纸箱做了一只魔术箱,里面装有三种图形的卡片。
第一次活动:区域有小熊请客和摸摸里面有什么
观察: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后,给小动物喂食的幼儿只知道一个劲的给小动物的嘴巴里喂食,导致小动物的嘴巴里全都是撒了一地。在小熊请客这一活动里,只有小琪在那里孤零零的请小动物吃饼干,而且只是按照图形作一一对应的摆放,并没有和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摸摸里面有什么,小亮摸了一下以后竟没有第二个孩子光顾。这两个活动里,幼儿的兴趣都不大,玩了一会后,就转到其他的区域中去。
产生问题:兴趣不大的幼儿,撒了满地的材料
分析:材料的提供不恰当、活动区域较少
调整策略:
1.调整材料的大小、质地。
将给小动物喂食的图形剪小,圆形的换成小弹珠,这样既不会造成堵塞,还可增加游戏时间,让幼儿反复不停地喂的同时避免撒满地。
2.做好引导,请多名幼儿参与活动。
引导多名幼儿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图形配对及具体感知图形基本形状时,有交流、有对话,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如“我请小兔吃三角形的饼干,你呢?”“我摸到了圆形,你看。”……)
3.增添活动区角,丰富活动内容。
增加我帮妈妈带戒指和夹夹乐两个活动区。在妈妈的手指上贴上醒目的图形标志及甲虫背上的点,让幼儿根据圆点的多少来给妈妈戴戒指与用夹子夹甲虫的脚。
第二次活动:区域中增设我帮妈妈戴戒指和夹夹乐两个区角
观察:经过增加活动区角,请多名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较大,但是有好几个幼儿挤在一起,大家争着摸魔箱、请小动物吃饼干。
产生问题:幼儿的参与活动的兴趣较大,但出现了争抢行为
分析:没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只会盲目模仿跟风
调整策略:
1.明确活动规则。
规则是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因此在活动开展前,必须详细明了的讲解游戏的规则,及必须遵守的事项。
2.时时关注、及时介入。
任何一种集体游戏都会出现争抢的冲突行为,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玩的动向,必要时及时介入,由老师的介入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减少冲突的产生,引导幼儿有序的进入游戏活动下一环节。
3.层层推进,展现图形组合的美和神奇。
在活动室的墙壁上张贴由图形组成的画和一辆载满由图形组成的动植物的小火车让幼儿欣赏,感受图形组合多变的神奇,让幼儿有动手欲望,知道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第三次活动:区域中增设区角图形变变变
观察:争抢行为有了改观,但在图形变变变中,幼儿只是按自己的意愿乱粘乱贴,虽然幼儿玩的不亦乐乎,但没有一点拼成一副图画的概念。幼儿不知道能根据图形的大小色彩来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产生问题:胡乱黏贴,没有图意的作品
分析:材料的提供没有层次性
调整策略:
1.框架铺垫,体验成功。
提供几张简笔图形画,利用简笔图形画的框架找出相对应的图形进行黏贴,体验成功的快乐。
2.增添范画,直观感知。
增添几幅简单的范画,让幼儿直观具体的感知图形组合的美与神奇,利于幼儿的操作同时又为幼儿的想象空间搭建一座桥梁。
观察反思:
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是小班数学教学活动目标中的一个层面,但它比较抽象,直接的说“教”幼儿不易理解。因此我们应创设各种生活化、游戏化的情景,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感受图形间的关系。如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拼成一间房子,再让幼儿找找房子的门、窗、屋顶是有什么图形组成的,再从各种玩具中找找有哪些图形,并试试做记录。
小班的幼儿好玩也好学,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欲望,只要我们围绕主题,为其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活动情景,那么幼儿的语言、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便会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有效发展,区角也就成了幼儿知识经验巩固发展的一块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