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践行《纲要》和《指南》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学习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为了给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需要教师做到:尊重、理解、支持、引导、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不断发展。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中三班的幼儿非常喜欢《三只蝴蝶》这个故事,会在区域活动时进行表演。于是我悄悄找来蝴蝶的服装、头饰等,这样更加激发了幼儿表演的愿望,幼儿开始自发编排童话剧《三只蝴蝶》了。
由于想要表演的幼儿多,但服饰较少,幼儿们开始商量,并自愿分组表演,无论担任什么角色,他们都很开心,并认真地表演给音乐区的同伴看。一日,我和幼儿一起商量,利用开饭前、安静活动等时间表演给大家看,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许多幼儿表演了好几场,热情始终不减,活动中那些性格内向、平时不善言语的幼儿也逐渐参与表演蝴蝶和小花了。
我们还利用区域活动、音乐活动的时间,师生和同伴间相互学习蝴蝶飞等基本动作,分析花、蝴蝶、乌云、太阳等角色的表情,鼓励幼儿按自己的理解大胆表演。通过一段时间,发现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六一即将到来,在讨论庆六一活动时,幼儿提出要给其他班的小朋友表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一起设计了表演方案——“六一巡回演出”活动。这时问题出现了,全班的幼儿都要参与,而角色很少,怎么办呢?最初,我们为了使演出达到好的效果,在活动中达到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的目的,便引导幼儿通过投票选举的方法来挑选‘演员’。
就这样演员由此产生了,角色也固定了。当天被选上的幼儿非常高兴,而在排练中,我却发现幼儿的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往日表演时的笑容也少了许多,热情也不见了。幼儿的这种表现,使我陷入沉思中:民主选举是一个‘公平’竞选的方法,入选的幼儿应该非常高兴的投入到排练的活动之中才对,那幼儿这样的表现原因出在哪儿呢?
通过观察与幼儿沟通及从家长那里了解得知:甜甜、开心是觉得‘只能’表演这个角色没有意思;天天、乐乐不喜欢表演小花;轩轩觉得台词太多,想找一个台词少的角色;正祥虽然没说什么,但积极性也不高,之所以能参加,是因为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接触。
可见这个活动“很失败”…教师的侧重点及目的不明确,只注重表演的结果,而没有从幼儿自身的需要出发,六一的活动应该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活动,而教师却剥夺了一部分幼儿参与自己活动的权利,使得没有入选的幼儿受到挫折,使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不愉快。而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纲要》和《指南》精神的。
经过深刻的反思,我又一次与幼儿一起商量,重新设计幼儿巡回演出的方案。最后达成一致:由幼儿自愿选择角色、自由结组表演,教师为幼儿创设排练的机会与场地。不久幼儿的情绪很快恢复到从前,他们在表演中不再为角色争论。
我发现这样一个不同以往的现象:以前只是小女孩喜欢表演蝴蝶,而现在许多小男孩也要求表演蝴蝶;一向不参与公众表演活动的宇轩小朋友承担了每次的乌云角色,他说:小朋友都不愿意表演乌云,童话剧中没有乌云可不行,乌云只是有几个动作,和简单的‘轰隆隆’的声音,所以他喜欢表演这个角色;子豪担任了每次的太阳的角色,他说:“太阳没有要说的话,而且是最后一个出场。”看来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与需要,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来满足自己表演的愿望,无论担任什么角色都很开心。
“六一巡回演出”准备之初不愉快的那一幕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孩子们为自己所选定的角色高兴地制作着道具,在这些自发和教师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无比高兴,成功的喜悦充满了脸上,他们期盼着这一周快一点到来。
“六一巡回演出”前,孩子们设计了每天去演出的班级及相应演员,在老师的配合下,他们的活动顺利开展,每次活动后,他们都快乐的交流着、分享着。
每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应当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赏识的眼光、鼓励的语言来对待每一名幼儿,相信孩子们是最棒的!有时静待花开,会使每一名找到自己学习方式,踏上自己的成长之路,关键是我们是否将每一名幼儿的成长放在心上。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由本文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