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来一个知乎体的问题:在东北师范大学读学前教育专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冻成狗!没有汉子可以撩!读完傻傻不会吹拉弹唱!
是的,这些都是事实,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毕业后,我没有进入公立教育系统,不会表演各种公开课,没有成为全国名师,但是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坚信我会在学前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看得更多。那么,东北师大的学前系到底教给了我什么?我想最重要,且让我受益一生的,是我们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对教育的独立思考力,是我们很着急,但成长不慌张的教育观念。
考试是什么鬼?我们不用考试!
当年由于专业调剂,进入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新闻系,读了一年,浑浑噩噩,旷了不少课,对桂林路比对文学院的红楼还熟,眼看这样堕落下去不是办法,决定转系。各专业转系都是要考试的,我已抱着必死的心去面试。然而,面试好像不到3分钟,然后我就被大学前专业拯救和改写了人生!学前系主任姚伟老师面试我时没有问我的成绩,没有问我选择学前的理由,没有让我展示音乐舞蹈的才华,也没给我做什么心理测试的卷子来检测我心理是否康(囧),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你喜欢孩子么,我说喜欢,我长得就像一个孩子,姚老师笑笑说,嗯,你笑起来确实有学前相,进来吧。就这样我进入了这个在当时可能是全国最袖珍的本科学前系,15人,还隔年招生!
在一所有两万多人的985+211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读早在1959年就成立的历史相当悠久的学前教育系,十几个相当优秀的老师,全心全意教我们15个本科学生,这是什么级别的待遇!我们当时都自称为上的是东北师大最高端最奢华VIP精英班。
接下来读了三年,发现真的没有考试!我们真的不需要在考试前熬夜背书,也不需要研究各种小抄制作方法,每门专业课的考试基本都是两篇论文,期中一篇期末一篇,为了完成这两篇论文,我们需要在平时查阅很多资料,我记得大三有一阵我们都忙得焦头烂额,忙着赶六篇论文!
学校让我明白,主动学习远远比在警察式监管下的被动学习更有意义。我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吸收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还有最重要的兴趣和自信,对自己价值的认识。这一切都得益于老师对我们的信任,能够放手让我们自己完成,老师的智慧在于课程的设计,而不是手把手的教授。对于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教知识用一时,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力,受用终生。
你很着急,但孩子的成长不慌张。
大二一开学,拿到课表,怎么还是各种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课,怎么还是整个教育系一起上大课,学前那些好玩的专业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学?我们要学弹琴,我们要学跳舞,我们要学幼儿园活动设计,我们要为找工作学会更多的技能,这是我们当时的心声。然并卵,学校依然很淡定地让我们上到了大二下学期,才开始分专业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然而我到现在才领悟,正是这些基础课,让我对教育在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了更高更广的认识,而不仅仅局限在学前的领域,不是仅仅关注孩子当下的教育,而是关注孩子一生的发展。
音乐美术类的技能课,时间本来就紧张,但是学校还是分配了四个学分给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我现在终于明白学校的别有用心,一个有艺术细胞的老师,不是会多么熟练的弹琴跳舞,而是有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心。
学校让我明白,基础扎实的学生,即使眼前可能面临“技不如人”的尴尬,但是她们具备的张力将来定会厚积薄发。因为这扎实的基础,才是你源源不断吸收和创新的动力。正如我们现在面对的小朋友,打好他们人生的基础,别让你的着急,削弱了他自己去探索世界的欲望和能力,人生很长,成长不慌张。
还记得静湖的荷香?常常坐在静湖边的白色休闲椅上,吃!雪!糕!
你在北苑食堂上过自习吗?东师人流行泡食堂,吃饭、自习、发呆、会友、看球赛、谈恋爱,无所不能。北苑的雪糕品种很齐全,每天饭后来一根。
离教科院很近的图书馆,占过座,租过研究箱,累了就去一楼的咖啡厅吃烤肠吃雪糕,常常跟T同学一起去负一楼的视听室翻来覆去看各种奥斯卡经典。
这是我们上专业课的田家炳楼,大学前在八楼,现在还是不是呢?记得最清晰的教室是琴房,有钢琴课的那学期,每天六点到琴房开练。
学校北门,仔细看右边黄色的小房子,那是师大附属幼儿园的门口,我们就在这里见习,记得那会儿常常要帮保育老师提饭菜桶到班级,现在还能想起记忆中的饭菜香味~
是的,你们发现了,我印象深刻的都跟吃有关(囧)
学前的姐妹们,还记得王子和宫廷F4么,还记得后妈和姐姐们么?想念大学前,想念你们!
感谢师大,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感谢师大,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受小朋友欢迎的婷婷老师,感谢师大,让我在各种工作中具备全面的能力,最最重要的,感谢师大,让我成为一个更有教育智慧的好妈妈。
文字由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