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下的暗涌
也不知道第一个提出昨天是女生节的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不知道。(正经脸)
我只知道三八妇女节在中国越来越少有人叫了,大家都叫“女人节”“女神节”“女王节”。
妇女节在国际上被称为“国际劳动妇女节”,起源于一系列的女权活动,她们为了争取同工同酬、男女平等做出了很多斗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演变成了类似母亲节和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节日,各大电商、商场等开始搞活动,各个微信号开始煲汤,各个幼儿园纷纷开展爱妈妈活动,处处充满了鲜花与爱的小粉红,世界和平岁月静好。
而我典……嗯,又要开始小清新中的泥石流了。
暗涌包围着我们的生活
也许你有点方,“难道……还有劳苦大众没被解放?现在哪里还存在女性歧视和大的冲突吗?” 那么我们来举个例子吧,下面这些话你一定听过:
“女孩子找个稳定的工作就行了呗”
“女人啊,还是要以家庭为重”
“你一个女的就在家好好带孩子呗,赚那么多钱干吗?!”
“女博士?呵呵呵”
“这车怎么开车的啊!肯定是个女司机!”
类似的话甚至很多女性也深以为然,性别固化和刻板印象已经深深印在了他们的心间。当一个性别被刻板定义时,它能被称为得到解放了么?!
当然,男性好像也没多么好过,下面的话你一定也听过:
“男孩子不要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男人就该养家糊口,男人就该买房买车,男人就该给女人花钱。”
“男生整天还护肤、化妆,好娘炮啊…”
“作为一个男人,工资怎么比老婆还低?”
……
暗涌包围着我们的孩子
由此,岁月静好下的暗涌可见一斑。性别歧视好像不再是明显的大冲突,而变成了生活中细小入微的事情,工作、教育、生活,你我甚至都没有察觉到它的存在,甚至不知道你我也许正在这样做。
人们说着“女孩子应该……”、“男孩子应该……”,翻看着市面书籍里、朋友圈里的男孩怎么养、女孩怎么养的洗脑文章,然后边说着,我没有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啊,男女孩的大脑构造和行为表现确实是不同的呀,我只是根据性别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养方法而已。
是的,这确实是与生俱来的性别差异。
但是,孩子们自己其实对此非常明白。大量社会行为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对于性别角色的定位在自己和小伙伴的互动中就已经形成了,也就是说,男孩、女孩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早就知道,并不需要家长过多地给他强化。
暗涌裹挟着我们的职业
性别歧视的刻板印象强烈地影响了女性和男性未来的志向和职业选择。不说女科学家、女宇航员那些职业,只说贴近我们生活的那些,就弥漫着些许歧视的味道。
女厨师、女屠户、女保安,大多数人一听就觉得巨彪悍,立马脑补女版张飞形象;
男刺绣师、男幼师、男化妆师,大多数人一听就觉得“娘”气十足,立马脑补兰花指。
这是不是因为我们脑海中已经有了男性女性的刻板印象呢?
这个社会给了不同性别和职业的人很多定位和标签,一旦跳脱出这个常规印象,必定被投以异样的目光,不管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背后的故事。
那幼师的标签都有什么?
“就是哄孩子嘛,没什么技术含量”
“有寒暑假,多轻松”
“学历应该都不高吧,谁有那么高学历还去做幼师啊”
“男幼师?啧啧啧,做什么不好啊去做男幼师”
“时不时应该就会有家长送礼物吧?多幸福。”
关于这些我只想说:不是某个职业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选择了某个职业。而每个职业都是需要被尊重的。不论男女,幼儿教师之所以成为幼儿教师,不是因为他们做不了其它的,而是因为一份执着坚守,一份热爱。
逃离暗涌,活出你自己的样子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一边感慨人心复杂,一边抱怨现实残酷。但其实人们的观念一直都在悄悄改变着。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姑娘正在通过身来表达女人不一定就是柔弱的。而你的男朋友也可能不再羞于与你一起敷面膜。还有更多的人开始认为在家做饭的男人很帅。
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说男女就得全部一样。是指无论男女,都能按最适合自己、最让自己快乐的方式生活。
关于生活,不再被别人说的关于刻板印象的话所约束,自己也不再刻板的评价他人。
关于职业,追求自己想做的,然后努力实现它。
关于教育,如果你担心你的儿子太温柔了怎么办?你的女儿太顽皮了怎么办?这只能反应出你在追求自己心中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试着换个角度想: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甚至兼具男性和女性的优势,就能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而不是受性别的限制。
最后,
愿你不用再纠结于别人眼中“应有的模样”,
不被束缚,
努力奔跑,
活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