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都有对幼儿进行教
育的责任。教师和家长必须经常保持联系、进行沟通,以增进对幼儿的了解及弥补双方的不足。答本题时,应了解家园合作。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本题中的D项具有迷惑性,“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看似正确,实则否定了家园合作,故D项是错误的。
2. C
【解析】幼儿情绪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新入园的一个孩子哭泣着要找妈妈,会引得早已习惯了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们都哭起来。听故事时,一个幼儿笑,其他幼儿也跟着哈哈笑起来,所以选择C选项。
3. B
【解析】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启动,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考生要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
4. D
【解析】1903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5. A
【解析】对胆汁质类型的儿童进行教育时,既要触动思想,又要避免触怒他们;在着重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时,又要防止任性、粗暴。
6. D
【解析】“金色的房子”是幼儿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指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而创造性游戏包括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故答案选D。
7. C
【解析】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各种心理活动。
8. C
【解析】活动目标从幼儿角度表述,即幼儿通过该教育活动应该达到的发展指标,所给选项中, 只有选项C是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的,其他的选项都是从教师角度。
9. A
【解析】独立自主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方面、动作方面、关注环境、待人接物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其中,生活方面的内容包括:学习扣纽扣、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带;自己洗手、洗澡、刷牙、剪指甲等。
10. D
【解析】思维的片面性是指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经验性是指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自我中心性是指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不可逆性是指幼儿不理解逻辑运算的可逆性,如4岁的幼儿不能理解当A>B时,则B<A。题干中提到的是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
二、简答题
11. 【参考答案】
教师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介入游戏:
(1)作为旁观者介入:
教师在一旁观察儿童游戏,并有语言或非语言信号(如:点头、微笑)来表示对幼儿游 戏的关注,让幼儿感受来自教师的支持和赞同。
(2)作为管理者介人:
教师不参与游戏,但积极地帮助幼儿为游戏做准备,并随时为正在进行的游戏提供帮 助,如回应儿童关于材料的要求,协助儿童布置环境,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延伸儿童的游戏等。
(3)作为共同游戏者介入:
教师作为孩子们平等游戏伙伴积极参与儿童游戏,通常扮演小角色,并通过一些策略进行暗示,间接对游戏产生影响。这时教师一般遵循游戏的原有进程,让幼儿主宰游戏。
(4)作为游戏带头人介入:
通常儿童很难自己开展游戏或正在进行的游戏难以拓展下去的时候,教师积极地参与儿童游戏,通过提议新的游戏主题、介入新的道具或情节元素以扩展已有的主题等方式,对儿童游戏施加更多的影响。
12. 【答案要点】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
在考试中,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可以以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
三、论述题
13. 【参考答案】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时,应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
(3)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材料分析题
14. 【参考答案】
幼儿园园长与大班教师共同负责动员家长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心理准备:
为适应新环境做准备,鼓励孩子大胆参与新集体,结交新明友,既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又要相信多数同学一定会欢迎自己,自己也一定能和他们友好相处的。
(2)能力准备:
利用暑假安排孩子听闹钟早睡早起;独立安排应负责的学习与劳动任务,学会生活自理。
(3)学习准备:
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按课程表取书,学会有条理地整理书包和管理好学习用品,从小养成孩子放置东西整洁有序,爱惜书本和物品,看书、握笔姿势正确,能认真看书、绘画等。
(4)物质准备:
孩子进入小学前,需要准备好书包、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和水杯、餐具等生活用品,这个过程对孩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家长需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孩子一起商量着购买他们喜欢的用品,从而激发孩子对新的校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15. 【答案要点】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及时有效地阻止了幼儿的打架行为,教师调解时的问话是指向攻击幼儿、围绕被攻击幼儿的受伤程度进行的。方法是通过移情,使攻击的幼儿认识到打人的错误,然后让他通过道歉来弥补过错,取得对方的谅解。
然而,教师关注的只是被攻击幼儿的伤势以及教给攻击的幼儿“打人不对”的道德观念,但没有教给他们体现这种道德观念的合适的途径,没有体现尊重儿童个性、力求公正的观念。其实,对幼儿打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懂得进攻或只懂得退缩,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打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攻击者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被攻击者通过反击,成功地阻止了别人的“进攻”,当再有人侵犯他时,他就不会退缩。如果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面对冲突时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否则便有可能重蹈覆辙,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
本题要求考生判断材料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明确问题后,可再细读材料,并概括出材料中的大致情节:乐乐由于自己的小汽车被撞了而咬了 “肇事者”壮壮,老师见了,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了乐乐,并让乐乐向壮壮道歉。从中可以看出,该教师发现幼儿发生冲突时,并不是询问原因,而是进行了简单草率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康发展。通过分析可知,该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
五、活动设计题
16. 【参考设计】
活动名称:《使声音变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大胆实践,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2.培养幼儿的归纳思维,通过比较,了解声音在固体和空气的传播是不一样的。
3.知道把声音拢起来后,声音放大了。
二、 活动准备
幼儿2〜4人一组,每组钟表1个,纸筒4个,带盖的铁盒1个,观察记录表一人一张。
三、 活动过程
1.幼儿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
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桌上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幼儿讨论:
用什么方法听?
试一试: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在桌边听钟表的声音。
记一记:
“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
“我”的发现。
教师小结:
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钟表声音比在桌边听到的钟表声音大。
2.幼儿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
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离,怎样使盒子里钟表的声音听起来变大?
幼儿讨论:
可以用什么方法听?
试一试:
把耳朵贴在盒盖上,贴近盒盖听钟表的声音。
记一记:
“我”的观察记录。
说一说:
“我”的发现。
玩一玩:
游戏“纸筒里的钟表声”。
(1)耳朵靠近纸筒口听一听,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和不放在纸筒中的钟表声音一样吗?
(2)再往上加一个纸筒,钟表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个纸筒,听听钟表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4)讨论结果:纸筒拢住声音,使钟表的声音听得更清楚。
点击查看 “模拟练习题”
内容来自职业培训教育网,由王早早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