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21日前后,植物子粒盈满,故节气称为小满。到了5月25日,525的谐音是我爱我,则是中国大学生心理康日。这些年来,未成年人的心理康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注重孩子和自身的心理保问题,幼教工作者还是要认真读几本科学的、经典的心理学著作。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心理的本性、功能和现象的科学,是幼教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科学理论。心理学思想古已有之,科学心理学则从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时候算起。所以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且它是一切幼教工作的理论基础。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主要有: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幼儿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管理心理学。
2002年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上下两册《国际心理学手册》,主编是德国的鲍里克和美国的罗森斯维格。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北师大教授张厚粲组织国内心理学家翻译,由她主译。此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心理学理论,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对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书值得学前教育工作者阅读和拥有。
古人说:“心病终须心药医”,很有道理。心理学虽然还不像物理学那样成熟,但已经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的书汗牛充栋,但好的心理学的书并不多,需要我们慧眼选择。在选书读书时都忌讳过于慌忙,必须涵泳工夫,才有悠长兴味。
张述祖、沈德立的《基础心理学》真是一本心理学好的基础理论书,两位心理学家所著的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问世,后还出了一本《基础心理学增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这是中国内地基础心理学方面最全面最重要最有创见的一本书。这本书的装帧朴素大方,淡绿色封面封底很有质感。
这本书里面有些观点是那些年盛行的仿苏心理学教科书中所没有的,全书以实验为基础,是基础心理学的经典之作。部分新颖又有价值的观点如下:
——对各种心理学的分类,本书采用了多重二分法:常态、变态;成年、幼年;人类、动物;生理、社会;基础、应用。这种分法很清楚简练,又包罗万象。从我们幼儿教师的角度,研究常态的、幼年的、人类的、社会的、应用的心理多些,其实每一个类都十分重要。
——情绪划分与众不同:从情绪的强度和稳定程度划分情绪有三种,强度大而与情绪对象没有稳定关系的叫情绪;强度小而与情绪对象有比较稳定关系的叫情感;延续时间较长的情绪或情感叫心境。从情绪和认识结合的情况划分有两种,与简单认识相结合的情绪叫情调;和复杂事物结合的复杂情感叫情操(道德情操、理智情操、美的情操)。快乐和愤怒的强度变化与认知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曲线是U形曲线;但痛苦和惧怕的强度变化与认知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曲线是近似直线。
——错觉:是空间知觉的特殊情况。是在知觉里主观和客观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不能归因于观察的疏忽。所以,错觉不能定义为错误的知觉。一旦你知道了每天都会有错觉,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就会有所不同,对它的认识就会更加清晰。你会发现错觉影响着你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以及周围人的举止。
有关这条错觉的定义,笔者曾经讲课时讲过,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改变一个人的观点有时比搬山更难。某些教师学习的是苏联心理学,先入为主,一辈子不愿意改变了。
——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这比苏联定义准确、具体而有用。
——想象:有的思维其结果是形象的,人们把这样的思维也叫做想象。这种分类使得想象不再神秘,它就是结果不同的一种思维,澄清了许多神秘糊涂的想法。
——本书对能力的定义最为精辟:认为能力是不考虑环境时,决定活动效率的除身体康情况、动机和经验以外的条件。有关智力的学说纷纭,近日加拿大和英国科学家研究,智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此说甚为有理,智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前述三种能力是其核心成分,而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适应能力是智力的基本机能。智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比较稳定的先天特质,但也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其他值得教师认真阅读的心理学的书如下:
朱智贤、林崇德、董奇、申继亮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李镜流:《教育心理学新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
胡俊娟:《实用教育心理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夏国新:《实用管理心理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法国的勒庞,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Roger R.Hock著,白学军等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马建青:《心理卫生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
美国司马贺的《人类的认知》(科学出版社1986年),是世界名著。从这本书里,教育者可以学习到认知心理学的许多东西。例如短时记忆的7加减2个板块,成为专家需要10年掌握5万图式等。其中问题解决的途径有:假设-检验法;选择性搜索法;爬山法,这些都对教师有启发意义。
多年来,中国粗制滥造的书名带心理学的书很多,有的不仅无用,反而有害,现在则变本加厉,一些后现代思潮的心理学书,尤其如此。当一门科学离开它的经验源泉走得太远,或者它的第二代、第三代学科,只是间接地受到来自现实的启发,那它就充满危险,变得矫揉造作。它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发展,离开它的源头太远,分成许多涓细不足道的支流,使这门学科变成一大堆杂乱的细节和繁复的东西,它就有退化的危险。教师对此需要有甄别能力,别上当。
教师读书,先要有独立人格和思想。我们教师如果把好的心理学的书读得深一些,想得远一些,自己的思想境界会更高,对心理学的兴趣会更浓,信心会更足。只要认真,读一本就会得到一本的益处。读这些好书,还应该带着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去读,看书中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这样读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一本书。一个教师读一本书不难,认真读一本书也不难,最难的是读书真正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杨忠,男
全国优秀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康教育研究中心1987年开始进行心理康教育研究;
现任北京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顾问
全国十佳中小学心理康教育支持专家
发表“北京中小学心理康教育的发展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等论文数十篇;
有专著《家庭心理康教育》(开明出版社2012年)等十余部;
参与多项教学、心育、家庭教育、生涯教育、公民教育课题研究。
被北京市妇联评为首都家庭教育三十年公益奉献人物;
获全球华人正向心理学会、中国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论坛颁发的“优秀社会贡献奖”;
获北京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与北京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特别贡献奖。
连载杨忠老师的著作
我们期待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推广属于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
更期待幼儿教师群体
不断学习、钻研
做有思想、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