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当下,幼儿教师格外重视幼儿园的游戏,即使是集体教学活动,也纷纷加强了游戏环节,尤其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更是全部采用游戏,唯“游戏”而游戏,甚至有些地区的幼教教研员在指导、评价幼儿园的活动时,也明确要求现在“我们只谈游戏,免谈集体教学”。
那么,中国的幼儿园还需要集体教学活动吗?集体教学活动还有价值吗?什么样的集体教学活动是有效的呢?其实,在目前中国幼儿园师生比普遍较高、班额较大的国情下,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仍然应该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它在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的关键是什么?笔者认为,只要集体教学活动能尊重儿童的天性,体现游戏精神,能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有效的。
01
游戏拼盘,活动目标模糊不明。
所谓集体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指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孩子自己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可是当今的幼儿园,由于许多老师对课程游戏化的实质理解不透,对幼儿发展水平、幼儿的原有经验、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的个性特点等都了解不够,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把集体教学活动比作是游戏拼盘,导致活动的目标模糊,使得教学活动变得笼统、不可操作、无法评价。
以中班活动“妈妈我爱你”为例,整个教学过程“塞进”很多“游戏”:开始部分放幻灯片,让幼儿看看“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变化的;中间部分用装了麦子和鸡蛋的布袋系在幼儿腰上来扮演怀孕妈妈,“体验”怀孕妈妈的辛苦;接着又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妈妈和孩子的角色,“感受”彼此的关爱……这是一个参加幼儿园精品教学活动展示的活动,我负责点评,但面对这历经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的集体教学活动,我却无从说起,因为活动领域我不清楚,活动目标我不明白。
02
组织松散,活动过程放任自流
有不少教师在实施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专业素养没有及时“跟上”项目推进的进度或是受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往往会片面地认为要体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集体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给予孩子自由和自主。于是,班级集体教学活动就完全没有了老师的指导,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更是不会介入,只能无所事事,一味地放任孩子,使集体教学活动变成了幼儿的自由活动,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在一旁观察,不敢要求,不敢指导,致使集体教学活动走向了松散、放任的极端,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无从体现。孩子们、老师们的心态也在其中变得浮躁起来。这样的状况,如果存在在大班孩子身上,怎么做幼小衔接呢?不免让人担忧。
03
游戏扎堆,活动环节层次不清
有些貌似心中有明确活动目标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环节中,采用了多种游戏来“串起”整个主题教学活动,但那也仅仅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没有体现集体教学活动本应体现的活动环节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孩子们貌似玩得开心,“课堂”也很热闹,但是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无挑战性可言,更不要说以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以最具影响力的要素去挑战孩子的认知,促进教学活动核心价值的实现了。如前文谈到的“妈妈我爱你”的教学环节,内容缺乏组织,没有逻辑关系和递进层次,只有活动形式的转换。貌似教师注意到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方法手段的多样,却实际忽略了基础内容,不知幼儿获得了什么经验,造成孩子时间上的隐性浪费。
04
表面热闹,活动结果成效低下
在老师们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精神领会不清时,带来的连锁效应必然就是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模糊不清,活动组织松散、放任,活动环节没有层次,最后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成效低下,进而使得集体教学活动本身应有的价值,譬如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幼儿的能力及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养成等都无法达成。更深入地说,在班额较大情况下集体教学的诸多优势无法实现。
当“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大潮汹涌而来时,有些教师被潮流打蒙了,以为从此幼儿园就不需要集体教学了。因此,引导教师明白集体教学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明白集体教学活动要的是游戏精神而非仅仅是游戏形式,便是当下第一要务。那么,什么是游戏精神呢?虞永平教授说过,游戏精神就是“自由、自主、愉悦、创造”。当我们把游戏精神融进了集体教学活动,就可以让孩子更多地用感官去探究、体验,可以更多地让孩子去交往和表现,可以很好地体现孩子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才能真正有效实现。那么,游戏精神如何融进集体教学活动并以此来促进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呢?一句话,就是用游戏精神贯穿集体教学活动始终。
由于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对内容的选择有充分的自主权。而活动内容的适宜性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那么,教师该如何选择适宜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儿童的学习特点,它要求集体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本班多数幼儿的原有经验、学习和发展水平。只有如此,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才可能符合多数孩子的发展意愿,才可能让孩子自愿去参加,有了“自愿、自由”,才可能“自主、愉悦”。
如,“秋天里的花”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由于老师了解到本班孩子对秋天已经熟悉且知道一些花的名称,加上老师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参观、收集秋天里盛开的花,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经验,由此设计出的中班美术主题活动“秋天里的花”就比较适宜。
幼儿是在一定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个体,当我们有了适宜的活动主题和内容后,具体、清晰、可操作、可评估的活动目标设计成为影响活动成效的关键,这也是集体教学活动体现游戏精神的重要步骤。集体教学活动目标要能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发展主体。
为此。教师要做到: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精神;熟悉任教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关注孩子已有的经验(包括与将要进行的集体教学活动主题相一致的经验);掌握孩子学习的风格;明确本领域教学活动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制定的活动目标必须是发展性目标,即,将教学活动的外在要求尽可能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将教学活动目标“隐藏”起来。
如,“秋天里的花”的活动目标:观察、了解秋天里盛开的花,能说出名称和主要特征;运用辅助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桂花、一串红、菊花、鸡冠花等秋天里的主要花卉;体验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快乐。这样的目标设计较好体现了教师尊重儿童天性、重视儿童是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的立场,也是“自主”游戏精神的体现。
以幼儿为本,体现游戏精神,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天性就是愿意参与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愿意积极投入各种创造性活动。因此,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准备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孩子与主题活动相关经验的建构,因为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只有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之上,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是适切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活动,幼儿才会真正投入其中。当然,相关的物质准备也是必需的。因为孩子必须有材料才能进行互动活动,因此,安全卫生、与幼儿人数匹配的物质材料准备同样重要,这也是孩子活动、创造、尽兴(愉悦)的必要条件。
如,大班主题活动“有趣的龙虾”的活动准备:龙虾若干只,柳条、青草叶子、树枝、筷子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记录板;钓龙虾的工具若干;有吃龙虾的经验;部分幼儿有过钓龙虾的经历。材料让孩子可以动起来,足够的材料让孩子可以动得尽兴,适度的经验让孩子有接受挑战的基础,活动自然有效。
一般来说,学习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师生面对面的教授,二是活动式的体验。而活动式的体验正是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游戏就是体验。当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能充分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能充分考虑层次性,每个活动环节能体现递进性,并关注每个幼儿在各环节中的过程体验,而不是急于追求活动的结果,那么,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就可以让幼儿能充分“自由、投入、创造、愉悦”。
还以上述“有趣的龙虾”为例,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师设计了四个环节(层次),依序是逗龙虾(体验与龙虾嬉戏的乐趣,初步了解龙虾的特征)——画龙虾(讨论观察方法,细致观察龙虾并记录外形特征)——说龙虾(根据自己的记录大胆表达,学习有序观察的方法)——延伸:钓龙虾(为下一个活动“龙虾喜欢吃什么”作准备)。在教学现场,我们看到孩子的经验是渐渐获得的,同时,他们积极主动、体验深刻、情绪高昂,让我们看到了游戏精神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体现。
“四大互动”是指幼儿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互动体验,包括与同伴、活动材料、环境和教师。根据不同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和教学领域的特点,教师都可以设计出合适的互动环节,使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多体现合作性。但具体如何运用,还得根据实际情况,关键仍在于教师对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和尊重,还在于教师日常对每个孩子的观察和了解,更在于教师对游戏精神的理解和专业化水准。
如活动“秋天里的花”,开始部分就是孩子与环境的积极互动,基本部分则是更多地和同伴,特别是和材料的互动,在这些主动、积极的交流互动中,孩子们轻松愉悦、探索创造,由此,“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得到很好的张扬。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就是要让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多一些,也就是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有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活动的材料和表现方法,选择交流的同伴,并在经验基础上去积极探索发现、勇敢创造。
仍以“秋天里的花”为例,如教学过程的开始部分,老师以谈话导入“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花盛开吗?瞧,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幼儿园已经成了花的海洋,我们快来欣赏一下吧”。随后,幼儿可自主地上前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教师在一旁鼓励幼儿用形象的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教学的基本环节部分,教师则让幼儿自取材料,自主创作,鼓励幼儿可以在一张纸上尝试创作不同的花卉,也可以在一张纸上只创作一种花卉,还允许幼儿用多张纸来创作。
整个教学过程,幼儿高度投入,也会为自己的画作兴奋、激动、欢呼。轻松的活动氛围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发现、创作。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游戏的形式,但自始至终,都能看到孩子们的“自主、自由、愉悦、创造”,这就是游戏精神的极好体现,也是有效的集体教学。
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游戏化需要教师必须专业化。可见,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积极了解孩子的原有经验,不断创新思维和勇于实践,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才能更多体现“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进而才能保证孩子在快乐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康成长。
延伸阅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文字转载自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