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是最近一部很出圈的悬疑短剧,豆瓣评分高达8.9,引来无数人热议。
情节精彩,故事紧凑,结局抓人,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其扑朔迷离的真相中,火热的猜想着到底谁才是幕后大BOSS,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剧里除了悬疑推理,小编看到更多的是教育的体现,即主人公朱朝阳这个人物身上代表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在我们看来朱朝阳就是一位普通初中生的样子,瘦瘦弱弱,不是很打眼,就是在人群路过不会再去看一眼的那种。
在学校,成绩优秀,内向不善于交际,还有一些正直,拒绝考试时同学传的小抄,当他人欺负自己时就走开,避免和他人发生争执。
在家里,父母离异,跟着上夜班忙碌的妈妈生活,每天都是自己做饭、学习,从不抱怨,也不用大人操心,可谓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孩子。
但在隐秘的角落里,这样“乖孩子”披着不为人知的外衣。
他心思缜密,颇有城府,有着不为外人道的内心世界。
在那里,敏感压抑的“小恶魔”肆意疯长。
瞒着妈妈和小伙伴一起“敲诈勒索”,眼看同父异母的妹妹晶晶坠楼,见死不救并对此一言不发,设计让杀人犯张东升误会严良,达到借刀杀人的效果;极其机敏的在发现爸爸录音时撒谎掩盖真相……
谁能想象“别人家的孩子”是阴狠暗黑。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始想,既往的家长认知里的“乖孩子”是代表着什么?
听话、乖巧、懂事?
那这样期望设定的下“乖”真的是好事吗?
01
“乖孩子”到底是谁的孩子?
剧中朱朝阳的妈妈,是一典型的中国家长形象,一切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甘愿牺牲一切。
用自己全部的付出,想换孩子的“乖”和“优秀”,也就是无条件的听话和学习好。
不让孩子做任何分心学习的事情,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要想”,对于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这样的家长对孩子也一定是有爱的,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爱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而这样的令人窒息的“爱”之下,内心被压抑,情感被绑架,孩子的内心需求是被忽略的。
除了妈妈密不透风的爱,对于朱朝阳来说父亲的角色也是缺失的,虽然小小少年看起来隐忍腹黑,但内心对于父爱也是极度渴望,想用好成绩、懂事换来父亲的小小关注,但总是在失望中。
教育心理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情绪表达的需求,如果一直被压制住,就一定在另外的地方找到发泄口。
在这样拗巴的环境下长大的朱朝阳为了不辜负妈妈的付出,为了爸爸偶尔出现一次的父爱,他学会察言观色的讨好,他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绪,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小小男孩眼中的光在变化着。
被压抑的情绪和想法不会消失,反而会因为时间的累积而悄然膨胀着,沉默中会死亡,更会爆发。
看着朱朝阳的故事,我们不禁反思,日常生活中是哪些行为在塑造着那些大人眼中的“乖孩子”呢?
每个人都曾是小孩子,很多父母现有的教育观念都是迁移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在他们的认知里我是这么长大的,那么孩子就应该是这么养的。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但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不适宜,是需要改变的,那些观念都随着岁月都刻在了骨子里,自我觉悟很难,叫醒他们更难。
小编曾也是一线教师,在此之前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但随着工作的时间推移,越发意识到这对孩子的一生意味着什么。
曾经班里有一孩子聪明伶俐,但人际交往能力欠佳,容易和他人起冲突,家长对此很着急,多次找老师沟通,也很积极配合老师,但收效甚微,其实家长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自己的身上,他们平时和孩子沟通也是一言不合就吵吵或者上手。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自然也是复制这样的行为模式。
在和父母沟通这点问题的时候,他们表示孩子就是要严加管教,这样才不会长歪,我从小就是这样长大的,不也挺好的?
到这里,家长拥有正确教育观念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著名诗人纪伯伦写过这样一首有着教育智慧的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但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父母能读懂这首诗,多数都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不仅是当下的属于,更是未来的属于,是自己的附属品,需要按照自己设想的样子去生长,去生活。
如果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就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认为孩子是叛逆,而不去反思自己在亲子关系里是否失了方寸。
有时候,家长心中想要的“听话”,其实只是满足自己的一种控制欲。
而这样的控制就是剥夺孩子意志力的发展,这样孩子长大后无法向外表达自我的需求,因为他们在小的时候失去向外表达输出自己观点的机会,就像刚长出翅膀的雏鹰还未来得及学飞,就被折了翅膀,势必这辈子都飞不上天空。
在成人面前孩子永远都是“弱势群体”,他们还没有自我意识,也没有反抗“强权”的能力,只能无力的承受着,习惯着,而成人深知这点。
社会对于成人来说都是苛刻和压力山大,很多都是负重前行,有人能找到排解的方式,或化为动力,而有人就压抑隐忍,但却不知道为何正确面对,这样在外面的世界无法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成人,就会转变成内心角色,在家里扮演外面的“强者”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将外界的无能感在孩子身上得到满足,动辄打骂,语言暴力,都是成人加注在孩子身上的。
02
“乖孩子”的归宿在哪里?
正如上述所言,“乖”是好事情吗?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的著作《不乖》里有这样一个观点:
所谓“开朗又温顺的乖孩子”其实带着精神性死亡展开了人生。
从小,被教导着“乖巧”就有理,“听从”便无罪长大的孩子,可能并没有因为大人那些夸奖而变得幸福,变得强大。
美化后的“乖”,好像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它的背面可能是黑暗。
很多跟踪研究证明,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就算长大后觉醒去有意识的改变去弥补都是很难治愈。
那些被“乖”给标签长大的孩子,到底迷失在哪里?
剧中朱朝阳妈妈经常以“给予”的姿势“索取”,比如朱朝阳不喜欢吃鱼,但她要求他必须吃,因为是为了你好,朱朝阳和爸爸过完生日后回家,还要为了满足她的期待,硬撑着吃面、每天喝一杯牛奶等等。
虽然内心很不想,或是我们已经很明显在朱朝阳脸上看见了不情愿,但他习惯性委屈自己满足妈妈,为了不让大人失望,变成大人满意的模样,但这样为了讨大人喜欢而做的努力,就是在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样长大的乖孩子,便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的“老好人”,时时刻刻在小心的审视这个世界,揣摩他人的期待,就算心里千万个不愿意,但还是一切以不和别人发生对抗为主。
因为内心没有被满足,所以长大后总是寻求外在对的认可,需要通过他人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当人不断寻求满足他人期望时,也就失去了自我。
著名教育家卡森·麦卡说过: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非常敏锐的捕捉到外界的情绪,总是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别人的情绪,满足别人的要求和期待,时间久了以后,他们会有一种错误认知,认为自己不配好的一切。
长时间之后也就形成了去迎合别人、符合别人要求的行为模式,这样的孩子都内心都自卑,无法像在爱与自由中长大的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他们不敢,甚至是不会。
乖孩子就像感知迟钝的人,即便受到伤害,也无法及时地感知到,没有意识也就没有反抗,一旦和他人发生冲突,会默认别人的行为是对的,如果内心迸发出不快感,他也会去说服自己。
因为在自我发展的阶段,一直生活在被“指导”的环境中,从未自主面对、处理问题,当需要他们自己做主的时候就已经就会发现他们丧失了这种能力。
珍·尼尔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提出,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价值感(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这种需求如果在童年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人会终其一生,继续寻求对这两大需求的满足。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童年时期,他的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简单点来说就是“缺爱”的话,他往后的发展及人格特征都会深受影响。
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坏孩子,多的是缺少爱的孩子。
朱朝阳一开始也不是坏孩子,但因太渴望被爱,一步一步沦落成了一个坏孩子。
而我们在童年、在原生家庭所缺失的,所有被伤害到的也会追随我们一生。
长大以后的友情也好,爱情也好,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沟通与磨合,但是失去自我,缺少爱的“乖”大人们长期压抑,是不知道该如何去正确的面对和维持关系,就算进入一段关系,在过程中也会为因内心的敏感和极度的不安全感,彼此身心俱疲,最终没有办法继续一段完整的关系。
03
不被定义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那孩子到底是谁的孩子?
作为有着天生话语权的成人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并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去对待这段亲子关系呢?
在教育圈里,老师们都很认同并会把这句教育箴言告诉所有的家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都不会开花,因为他本身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成人我们要学会接纳和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差异与不同,我们要学会等待花开,也要学会给孩子时间成长。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多一些耐心,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慢慢来,没有哪个孩子一出生就是天才,都是需要呵护和引导的。
而教导也要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先走再跑是客观规律,揠苗助长只会毁了孩子。
每一粒种子都有适合它的土壤,每个孩子也有他成长的特点,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成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塑造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建构自我,从而完成成长的过程。
央视教育纪录片《镜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一个良好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意义深远,也就是现在很多人常说的一句话,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孩子是通过看和模仿习得各种技能,而家长就是主要的学习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无时不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塞德兹曾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比喻:
“人如同塑造陶瓷一样, 小时候就形塑一生的雏形,幼年时间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 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儿童头脑宛如一张白纸, 在这张洁白的纸上绘出的一点一线,都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基础。因此,应该给孩子经过精心选择和认真斟酌的知识,用怎样的材料和方法,使孩子大脑储存和活化成为他潜能智力的宝藏和发展的武器。”
孩子本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是画师,未来的画卷是否多彩,是否美好,这取决于画师的用心和金用心,是否用心作画和精心呵护了。
这无一不显示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对于成人来说不仅要“养”,更重要的是“育”。
孩子是独特的个体,也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大人,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做“专制型”的家长,要学会走进孩子了解他们,蹲下来平等交流。
作为成人,我们要知道上天赋予每个生命独特性,就是为了让他成为他自己,并不是为了让他人来安排,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让他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而不是去擅自决定他们成为什么样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主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也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话的意思除了是让我们成人要以身作则去唤醒孩子正在萌芽的小种子,去灌溉它,呵护它,直至它枝繁叶茂,更是在说所有人都是同等的存在,包括小小孩子。
成人要平等的看待孩子,和他们像朋友一样去对话,尊重他们的情绪和选择,用爱和自由给他们注入蓬勃生长的力量,让TA茁壮的向上生长。
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不是替TA遮风挡雨,也不是为TA安排好未来的一切,而是正视他们生命意义,给予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给予孩子面对未来世界的力量和勇气足矣。
04
写在最后
《坏小孩》的作者紫金陈说过,小说里朱朝阳的原型就是他自己,他的原生家庭和朱朝阳一样,但是所幸他没有变成朱朝阳,误入歧途。
但像紫金陈这样内心力量足够强大,能够在时间里治愈自己,并指引自己走向正确的道路的人不多。
更多的人是在内心的小角落里暗自面对着儿时的遗憾或者伤痛,他们可能终其一生也找不到心灵的出口,终其一生也不能自我和解。
但如果作为成人的我们能够再细腻一些,再能正确一点去表达爱,相信那些隐秘的小角落终将会被照亮。
其实孩子很简单,也很单纯,足够的爱,足够的自由,足够的尊重和接纳,就可以填满他们的内心世界,自此以后成长力量的来源,自我价值的形成都不再是问题。
最后,愿每个孩子都有治愈一生的童年。
本文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