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让孩子顺其自然自由玩耍,还是去上早教班?
在一间早教中心教室,老师正在教宝宝拣豆子 。
8个多月大的儿子还不会爬行,是顺其自然,还是到专业早教机构学习?最近,家住福州鼓楼区的年轻妈妈王女士犯了难。想让儿子随性成长,又担心在今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儿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为此,她犹豫不决。
高价挡不住市场的火热
“三岁孩子定终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年来,早教理念风靡国内,众多早教机构应运而生。福州市的早教市场也逐渐火热起来,据悉,目前,福州市区规模比较大(年培训婴幼儿数量在100名以上)的早教机构就超过10家,超过50家小区内也创办了早教机构,吸引了不少年轻家长趋之若鹜。
“这个是红色豆子,这个是黄色豆子,那么,我们把它们混在一起,小朋友帮老师把红色豆子拣出来好不好?”在华林路一家早教中心,记者看到,一名年轻的女老师坐在中间,四个约一周零十个月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围坐在老师周围。老师手中拿着一碗不同颜色的豆子教孩子们辨认,然后每个家长各拿一碗不同颜色豆子帮助孩子拣出红色豆子。“函玉,真棒!”“瀚阳,加油!”老师微笑着在宝宝拣豆子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并提醒家长对孩子进行表扬。
“这个主要是让宝宝练习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努力完成,家长要注意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要注意在指导时可以用动作提醒,但不要干扰宝宝。”老师在训练结束时向家长交代。
据该早教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早教针对的是0 3岁宝宝,依据不同年龄和教育需求,有系统、有步骤地训练孩子在语言、大运动、精细操作、认知能力和社会性五大领域的能力。和传统意义的托儿所不同的是,早教必须由家长陪伴,教宝宝游戏的同时也教会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同时,早教并不是教知识,而且有意识地开发孩子潜能。没有固定的课本,而是在游戏中学习。
在这家早教中心的课程表中,记者看到,按照宝宝不同年龄,班级分为牙牙班、爬爬班、走走班、跑跑班和跳跳班等,如,在4 6个月的牙牙班,教会宝宝学习翻身、模仿大人发音等;在12 18个月的走走班,则通过搭火车、螃蟹走等游戏,教会宝宝行走平稳、初学跑步、手拣小丸等。每周一节课时,每节课时50分钟,三个月为一期,按照平时班和周末班收费分别为580元和680元。东街口一家早教中心则把宝宝分为“星光班”、“星星班”、“月光班”、“月亮班”等,收费也大致接近,平均50元一节课,三个月为一期。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早教机构中,无一例外都宣称通过早教可以“培养宝宝的色彩感、想象力、社交能力”、“开发儿童多方面的潜能”等,这些字眼非常吸引年轻父母的眼球。因此,尽管价格不菲,福州各早教中心生意却十分兴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试听,一些家长甚至在网上发起团购,组成“规模团队”前往报名,以享受团购价格。
专家:保持一颗平常心
采访中,年轻妈妈们对早教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
刚当上妈妈一年多的王小姐是“早教”的坚定拥护者:“0-3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一定要尽早把孩子送去早教中心,从小开发孩子的脑力,开发得越早,孩子成为‘神童’的可能性就越大。”
“80后”妈妈张女士则说出这个群体的心声:“我们‘80后’多为独生女,从小被宠爱,如今面临角色转换难以适应,而且严重缺乏养育婴儿经验。上早教其实更多的是想科学了解宝宝的习性,而且可以和更多的妈妈交流育儿经验。”
两岁多的旭旭从6个月起就坚持上早教班,如今已从“月亮班”毕业了,他的语言能力和大动作能力都在同龄的孩子中显得较突出。旭旭妈说,上早教班,关键还是要靠家长在家坚持按老师教的方法来培养孩子。
“宝宝6个月开始去上过,觉得没什么作用,孩子该会的自己都能学会。”陈妈妈的看法也颇具代表性:“早教其实主要就是老师教小孩玩游戏,玩玩具,感觉实在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带孩子到小区和小朋友玩,顺其自然最好。”
“我的宝宝因为怕生,每次上课都哭咧咧的,上了两次就没去了,白交钱了。”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长由于工作忙,或觉得早教意义不大而坚持不下来。
4岁女儿的妈妈黄女士则拥护让孩子“自由发展”的观点:“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成长顺其自然最好。”黄女士的女儿出生后,她平时一有空就陪女儿到大自然中去疯耍,对孩子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认真回答。如今,4岁的女儿开朗大方,人见人爱。
“孩子最好的老师是自己的父母,家长不应该把幼儿教育的重任过分依赖早教机构。”据专家介绍,孩子在7岁之前脑部发育最快,的确应该给予多种刺激,使之康发育,但这种刺激更多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及孩子所处环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早教机构给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刺激,对孩子的发展的确有帮助,可是这种刺激也存在着短期效应,量的积累不一定能达到质的转变,可能一进幼儿园会有优势,可是并不一定能成为长久优势。“其实,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们在公园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捉迷藏,锻炼手足协调能力和社会性,效果不一定比正式的早教训练差。”(记者 潘园园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