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期间,除了外出旅游,还有一些市民会选择在家休闲。节日期间,少不了会呼朋唤友,聚餐娱乐等。
一般来说,最易发生的状况是,饮食不规律,易失眠、胸闷、精神紧张等,伴随而来的是消化道疾病,如腹泻、便秘、急性肠胃炎等。但同时,有些人会选择看电视或一集接一集地闭门看碟。
在家看电视也要适可而止
据某康网站的调查显示,长假期间“留守”市民约五成会选择在家看电视,其中又有约10%的市民,长假期间每天用10小时以上的时间看连续剧或其他娱乐节目。专家认为,利用“十一”长假看看电视,放松一下未尝不可,但千万不要沉迷于此。结果不仅没休息好,还会增添新的身心疲累。
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朱惠民说,秋天是各种慢性胃炎、胃溃疡、胆结石、肝炎等疾病最容易复发的季节。不少市民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殊不知这恰恰是胆结石发病的诱因之一。因为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而许多女性本身运动和体力劳动就非常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收缩力逐渐下降,胆汁排空逐渐延迟,最后导致胆汁郁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节日聚餐谨防“吃”出病
一般来说,酒精中毒的表现除了有恶心呕吐外,神经兴奋期患者表现出话多且言语不清、出现动作笨拙。中毒者进入昏睡期,一般表现为颜面苍白、口唇微紫、皮肤湿冷、体温下降、瞳孔散大、脉搏快、呼吸缓慢有鼾声,这时需积极救治。
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单爱军认为,节日聚餐亲友可以相互提醒,慢慢饮酒,切忌空腹饮酒,同时可适当喝浓茶稀释酒精。如因饮酒过量,导致狂躁症状,千万不能使用镇静剂,也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来催吐,因为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内溶物逆流,易引发急性胰腺炎等症。
专家说,节日聚餐,除防止大人醉酒外,应特别留意防止小朋友异物卡喉。节日期间儿童吃花生、瓜子之类零食的机会增多,尤其在有众多儿童在一起时,一些小孩会互相追逐、打闹,有的小孩会边嬉笑边吃零食,最容易使那些尖硬的零食呛入气管堵塞气道。
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尉就此提醒:一旦发生孩子异物呛入气管,堵塞气道,家长应保持镇静,让孩子不要哭闹,以免加重症状。随后将孩子头朝下横抱,让上身低于臀部,再在背部用力拍击,帮助孩子把异物咳出。如这样拍击背部,气道里的异物仍不能吐出,应速将孩子送往医院。在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时,不要用馒头吞咽,也不要用手去抠,这两种方法都会造成骨头、鱼刺扎向更深处,甚至刺破食道。科学的方法是,首先,要立即停止进食,异物卡在显眼处,可用筷子或镊子取出;如卡入位置较深,应立即送医院处置。
相关链接
三类常见节日病“对症下药”
1.心脏病: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单爱军介绍说,过度劳累和激动的老年人易发心脏病,此时血压偏低、嘴唇发紫。家人勿搬动或摇晃病人,如有心脏病史要立即服药,马上叫急救车。等待时,可视情况给病人做按压,左前胸捶压5至6秒一次,按压掌握力度要视病人胖瘦而定。相对较胖就要用拳头捶打,一些老人骨质较脆,不宜用力按压。冠心病患者如出现心绞痛,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药。心脑血管病人最忌便秘,节日勿食过多油腻食物。
2.急性胰腺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朱惠民认为,过分油腻食物和酒精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胰腺水肿,发生急性胰腺炎。症状表现为:餐后1至2小时内出现上腹部疼痛,有钝疼、钻痛、刀割样疼或剧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有恶心、呕吐现象,胃里有强烈烧灼感。急性胰腺炎发作时,为抑制胰液分泌,应完全禁食,以避免食物和酸性胃液到达十二指肠内,引起对胰腺刺激,造成胰腺持续破坏。
3.脑血管疾病:单爱军主任介绍说,有高血压病史且在节日期间生活没规律、情绪波动大、打牌输钱、通宵上网都可能使血压升高诱发脑溢血。发病表现为头疼加剧、流口水、吐字不清,有时可能无明显头疼,只是说话别扭,半边脸发麻,此时脑血栓可能已形成。
专家提醒,遇到这种情况,有条件要先给病人量血压,脑出血时血压要比平时高,随病情加剧血压还会升高。家人可解开病人衣领扣子,立刻吃备用药,如已不能吞服可把药化成水服下。不要盲目搬动病人,不能让病人头位过高,可不用枕头平卧在床上,头偏向一侧,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额头上,以利减少出血和降低颅内压。同时叫急救车,用担架将病人抬出,尽量不让病人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