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贫困农村女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调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内容提要:通过调研,分析贫困农村女童的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儿童生存中的性别差异问题越来越明显,更多的女童缺乏自信(2)女童更容易被剥夺生存、受教育、发展的权利(3)女童更容易受到侵害。提出关注女童、关注妇女,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并指出关注女童成长的对策及建议:(1)宣传教育,解决儿童生存中的性别差异问题,积极营造整个社会都来关爱女童、关心妇女的舆论氛围,让男女平等的观念真正根植于每个公民心中;(2)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完善有利于女童和女童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实现弱势女童就学目标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3)加强保护,依法维护女童合法权益,促使针对受侵害女童进行的支援积极有效。

  儿童工作是一项造福全社会的工程,关注女童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儿童世界中的半边天,女童本应享有与男童一样的权利。但是,由于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以及男女童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女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关注女童、关注妇女,是我们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途径。我们所追求的平等,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女童和男童逐步享有了一样的生存、发展权利,但是贫困农村家庭中的女童境遇不容乐观。

   以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为例。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全县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辖2镇7乡60个村(居)民委员会,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属欠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县,是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3.3万,其中儿童0.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其中女童0.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贫困农村女童0.02万人,占女童人口的7%。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3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450元。广大农村无一所正规的幼儿园所,2006年学前教育女童毛入学率仅为50.3%。不少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影响着女童的成长,特别是贫困农村女童的成长。 

  一、贫困农村女童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儿童生存中的性别差异问题越来越明显,更多的女童缺乏自信。大部分人群的“男孩偏好”严重,一些父母的重男轻女思想仍在作祟。2006年佛坪县出生性别比为(以女孩为100)111.76。 这也与我们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允许第一胎为女婴的父母再生第二个孩子造成出生性别比失调有着一定的关系。传统的中国女性在生存、就业、方面的弱视使女童的成长处于不利的地位。家庭、社会对男童与女童采取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也造成女童胆小、懦弱、依附,自己感到不如男孩子,对于自立、自强缺乏信心。    

  2、女童更容易被剥夺生存、受教育、发展的权利。虽然因重男轻女而虐待女童的现象并不常见,但确有一些父母因只有女孩而没有男孩感到无人传宗接代的强大压力,甚至遭人歧视;也有一些父母因重男轻女而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时牺牲女童受教育的权利以确保男童上学;甚至有的父母因重男轻女或二胎仍为女孩而遗弃女婴。在偏远落后地区,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而且女童的营养状况也不如男童,同年龄的女童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普遍低于男童。

  3、女童更容易受到侵害。 由于生理上的弱势,女童在受到侵害威胁时,往往无力对抗,从而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创伤。这种伤害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监护人疏忽、家长保护意识淡漠、以及不法分子道德缺失,一些年幼女童成为性侵害的对象。2005年,在佛坪县城关镇曾发生一起恶性强奸幼女案。一个外来务工家庭的2名女童均成为受害者,年幼的只有4岁,年长的也仅6岁。因孩子年少无知,竞在3个多月内多次遭受侮辱、诱奸。虽然犯罪分子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对女童及其家庭的创伤是巨大的。

   二、关注女童成长的对策建议

  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关注女童的成长状况,要认识到关注女童不仅是对弱视群体的帮扶,而且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文明成熟的重要表现。只有实现从儿童开始的男女平等,才会实现社会永久的渊远流长、和谐稳定。对女童的出生、卫生保、营养、早期教育、社会保障等涉及女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方面进行全程关注,为女童成长为乐观积极、身心康的女性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障。对贫困农村女童,特别是被弃女婴、残疾女童、留守女童、外来务工子女中的女童等弱势群体更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救助。 

  1.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解决儿童生存中的性别差异问题 动员大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坚持大力宣传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和相关法律法规,为逐步缩小人口性别比差异创造舆论氛围。就女童成长各阶段的有关问题对公众进行教育和宣传,特别要在农村进行“关注母亲、关爱女童”的宣教活动。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相关培训计划,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强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以及网络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大力宣传妇女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展现妇女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成就和作用。加强有关性别教育的内容,帮助女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鼓励女孩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坚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获得社会认可、取得成功人生 。增加家政培训的内容,使孩子们在学校就学到一些有关家庭生活的常识,对成人后处理家务及社会事务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平衡男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男主外、女主内”角色过分鲜明的不合理现象。这种在肯定性别生理差异基础上的平等,可以全力构造男女平等的家庭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营造整个社会都来关爱女童、关心妇女的舆论氛围,让男女平等的观念真正根植于每个公民心中。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可以考虑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分期逐步调整现行的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现有的出生男女比例失调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 、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完善有利于女童和女童家庭的经济社会政策。 

  (1)保障女童受教育的权利 女童受教育权利是女童生存权、发展权等各项权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巩固“普九”教育成就、积极落实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优惠政策,保证家庭困难女童依靠国家扶助完成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要向广大家长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长深入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教育家长对男女童一视同仁,确保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学龄前教育的权利。广泛协调动员,拓宽救助渠道,编织公益爱心网络,为实现弱势女童就学目标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2)完善有利于女童和女童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 各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密切配合,积极建立完善有利于女童成长和女童家庭发家致富的社会、经济政策。通过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教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扶贫政策等政策引导和经济救助,使女孩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生活上有帮扶,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关爱和温暖。还要建立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使女童家庭的父母看得起病并实现老有所养。大力发展适应当地实际的农村本土经济,壮大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实力,增加女童家庭的收入。

     3.加强保护,依法维护女童合法权益 把普法宣传和教育做为日常工作长抓不懈,提高全社会维护女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对女童进行社会性别、儿童权利等方面的培训,增长女童把握自己生活的能力和抵御侵害的能力。适时向女童尤其是少女提供关于生殖康和性康的培训,增强女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教育广大家长和监护人对女童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保护孩子免受不法分子生理或心理上的的侵害。依法保障女童应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禁止虐待、溺弃女童。对被弃女婴和残疾女童的收养加大管理,重视对留守女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女童的家庭保护与社会保护。对已经受到伤害的女童,特别是受到性侵害的女童,充分发挥政法部门职能,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帮扶和社会救助。还要加强对受侵犯女童进行治疗、康复和其他援助救治,实施特殊保护,帮助她们身心康复。对为受侵犯女童进行治疗、康复和其他援助救治的有关人员进行性别问题敏感的培训,促进女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和保护。

-=||=-收藏赞 (0)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贫困农村女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调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