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个教师节成为了历史。表面上来看这是专属于教师的节日,其实,它更应该是个属于全社会的感恩的节日。因为,是教师为我们开启了智慧之门,是教师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教师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引路人。每一个曾经当过学生和正在当学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师心存感激。
和医生一样,教师也是世上高尚的行业。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坚守着比一般人更高的道德底线。也正因为如此,教师才得到了社会特别的尊重与信赖,人们也对教师有着更高的期望。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这种期望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一种重负,以至于好多教师也渴望减负(详见本报9月10日A07版)。
不可否认,在功利和金钱的诱惑下,一些教师放弃了自己的底线,乱收费、乱摊派,补课兼职成了主业,上课成了副业,学术不精,误人子弟等,这样的教师的确没法让人尊敬。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现实中两袖清风,一心扑在教育上边,病倒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并非鲜见。一些边远山区的教师,为了山乡的教育事业,坚守清贫,几十年如一日,安心执教,尽管水平可能有限,但他们的精神首先值得人们敬重。也正是因为这些“脊梁”,我们无法不对教师这个职业起敬和感恩。
应该说,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情流露,但在商业化和功利化中,一些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对教师的感恩已经有点异化,感恩成了一种形式和标榜。首先是商业化,教师节这样一个唤起全民尊师重教的节日,在商家眼里仅仅成了商机。各种促学生为教师掏腰包的商业活动层出不穷,仿佛那才是教师节的主题。一些单位,平时眼里根本就没有教师,只有在教师节这一天才应景似地搞一些凭教师证免费或优惠的活动,这与其说是尊师重教,还不如说是借教师炒作。真正的尊师重教更应该是平时,而不只是教师节这一天。
还有一些家长,硬是把教师节变成了“送礼节”,好像礼越重越能显示自己的心意。学生和家长给教师送礼表示心意无可厚非,但如果在送礼上也搞起了攀比,那么就是变味了的尊师。这种功利化倾向,不仅背离了教师节的本义,也滋长了攀比行贿之风,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应该自觉带头抵制这股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