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州一所学校庆祝活动上, 在太阳底下暴晒多时的小朋友汗流满面
六一儿童节本来应该是小朋友最快乐的日子,但学校组织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却越来越流于形式:领导在台上发表讲话,孩子们在太阳底下被暴晒得汗流满面,还要不时配合鼓掌,这样过节,孩子们都抱怨:真烦!
化妆 排练 听领导讲话 这个节过得累
昨日,广州某机构幼儿教育专 家 A 先生(化名)到海珠区某幼儿园参加一个六一庆典活动。该活动主要内 容是 A 先生所在的机构与该校合作的一个课题项目挂牌,还包括学校开放日,孩子们表演节目等。
“我 7 点半到的时候,小朋友们已经在挨个化妆准备了。” A 先生说,该园规模比较大,有 300 多名孩子,由于这个庆典活动有领导、家长参加,还有电视台来录节目,所以幼儿园很重视,一大早就让孩子们赶过来化妆、排练做准备。“孩子们脸上看不到轻松愉快,而是一种紧张情绪。” A 先生说。
领导台上长篇大论 学生台下酷热难耐
由于个别领导姗姗来迟,原定在 8 点半的活动, 9 点才正式开始。先是升旗仪式、接着是主持人致词还有领导嘉宾依次讲话,而孩子们乖乖地坐在台下,不能乱动乱说话。
轮到 A 先生讲话时,已经 9 点半左右。此时已经艳阳高照,领导们坐在台上不被会晒到,而孩子们顶着烈日坐在操场上,已经满头大汗。“其实我们讲话也很为难,说得太长太短都不行。” A 先生说,说得太短,显得对人家不重视;讲得太长,又不忍心孩子们在台下晒着受罪。而且很多东西,幼儿园的孩子都听不懂,孩子们都是一脸茫然,说到关键处,老师一挥手,孩子们就甩开小手鼓掌,随后又是漫长的聆听。
幼教专家坦称“活动太功利”
讲完话了,也挂牌了, 10 点多钟, A 先生离开,但孩子们依然在操场上坐着,因为接下来还有家长代表讲话、学生代表讲话、节目表演、颁奖等一系列活动,“除了参加节目表演的孩子、领奖的孩子,其他大多数孩子自始至终坐在操场上,顶着太阳,听着自己听不懂的讲话,参与着与自己不太相关的事。我突然觉得很愧疚,其实没必要凑在六一节搞这个挂牌仪式。”
“我在广州从事幼教相关工作 7 年了,每年六一节都是在小学或幼儿园过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 A 先生表示,每年六一节他都会参加此类活动,广州每到这个时节天气都热,烈日当空,孩子们每次都是顶着烈日在台下做“道具”。如果正好碰到区里、市里的领导来视察,更加不得了,学校会安排孩子们在校门口排成长长的队伍夹道欢迎,献花、合影、签字这些环节更是不可或缺,而孩子们始终如一地成为活动中的“道具”,根本享受不到节日的快乐。
“当然,成年人的出发点是好的,庆祝孩子们的节日,但成年人到底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儿童节非得这样流于形式,如此功利?” A 先生说,他希望大人们好好反思一下。
家长们 演出没完没了,累坏孩子
除了在烈日下暴晒,六一前后孩子们没完没了的庆祝演出,也让不少家长感到心疼。“真后悔让孩子参加鼓号队,六一还没到,活动就接二连三地举行。” 周 小姐是一间外资公司的中层主管, 11 岁的儿子小波(化名)目前在广州某重点小学读 5 年级,一年前被选为鼓号队的大鼓手。虽然今天才是六一节,但小波所在的鼓号队已经为此整整准备了近一个月。
“最近这几个星期,孩子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以后,就要和鼓号队的队友们集中起来训练,就连星期六也不能休息,要返校训练。从上周五开始就是一系列的演出。”想到孩子要背着那么重的大鼓穿着制服在烈日下暴晒,周小姐坦言心里很不是滋味。
小朋友 永远只是观众,不想过节
参加表演活动的孩子们感到累,但没机会展示的孩子同样感到郁闷。记者采访中发现,那些在班级里平时学习成绩中等又没有什么特长的“夹心层”孩子,每到六一节庆活动时就成了被遗忘的一个群体,既没有机会排演节目,也没有机会得奖,每次都只能在台下晒太阳鼓掌做陪衬。
昨天上午,在广州某职校任职的 黄 老师专门向单位请了假,参加儿子学校的六一联欢大会。然而,在太阳底下晒了整整一个上午以后, 黄 老师和儿子汗流浃背、一无所获地回了家。“我又不是班里的前三名,又不是班干部,每逢六一的联欢与表彰,我永远是观众,真不想参加这样的六一联欢大会。” 黄 老师将儿子的说法转达给记者时,满脸的无奈。
大讨论 儿童节该怎样过?
小琳(番禺区某小学 5 年级学生):六一节,我最想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或者带我放风筝!不过我知道这不可能,因为他们都太忙了。所以我希望另外一种,就是一个人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很安静很舒服。最不喜欢的过节方式,就是开大会听领导讲话,每次都是那些话,都会背了,很枯燥,听得厌烦了。
周 小姐(广州某重点小学学生家长):其实可以探讨点新的形式,比如,让孩子们利用这个时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这样既能让孩子们的节日丰富多彩,又不至于为过节所累。
申 先生(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研究所广州中心幼教专家):六一节这天,所有能开放的公共设施都向孩子们开放,学校组织孩子们去参与,去博物馆、或者去亲近大自然,去联欢,反正少搞目前这些形式化的庆祝大会。
如果领导们愿意来参加也行,可以给孩子们做义工,放下排场跟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感受一下孩子的天真和快乐,不要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庆祝儿童节,把孩子都搞得像成年人那样,繁文缛节一套套的,让过节变得这么功利。
李季(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部主任):这类扎堆在节前的庆祝大会、表彰大会,教育管理部门有责任去调查。如果发现这类活动已经严重增加了孩子们的负担,教育部门就应以相关的法律为依据,出面调解或者下“禁令”。
孩子最开心的事,玩!
时报讯(记者 朱小勇 通讯员 王)孩子心目中,玩就是他们最喜欢和最开心的事情。昨日,广州市青少年宫和圆鸿康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公布了“儿童之最”的调研结果。调查显示,玩就是孩子们最喜欢和最开心的事情,而最伤心的事情就是被批评。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