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100种语言
―――生命法则―
人的智能、情绪、社会性、秩序性、安定感等,全由一个神秘的源泉发生,这就是生命法则。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命法则;男人女人的性别差异有着不同的生命法则;社会中的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也存在着不同的生命法则。每一个人的生命法则都有所不同,这才造就了一个人不同于别人的生命体验和成长历程。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能懂得把握自己的生命法则,就能在人际交往中有更多的理解、宽容和相助,更好地避免冲突和减少烦忧,从而叩开幸福人生的大门,或者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这是教育问题专家、浙江全能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晓燕的观点。
“孩子有 100 种语言,成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孩子特有的心灵语言,就无法和他们对话,也就无法获得他们的响应和支持。” 王晓燕 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孩子的生命法则,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 100 种语言),去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孩子的 100 种语言,那么,每个孩子都会表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教育也会因此而出现奇迹。”
王晓燕近年来从人类的生命天性本源出发,研究当今社会的教育困惑、人性矛盾现象以及破解路径。她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各有其性、各有其轨。每一个人如同这世界上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也有其自身的生长密码和生命法则。法则就是自然规律和特性。如果我们掌握了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命法则,就可以有效破解儿童的教育问题。
王晓燕说,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总是越管问题越大、越教误区越多,原因在于,我们违背了孩子的生命法则,我们剥夺了孩子的 100 种语言。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我们总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他什么都不懂,你爱在上面画什么,他就会长成什么样的图景。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问题就出在没有重视发现孩子特有的心灵语言,没有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和智慧去探究创造。王晓燕说,生命有自己想要伸展的方向,若能使其充分发挥生存力,生命便自然呈现爱与喜悦的果实。可是,我们目前的教育是,明明六七岁以前的孩子把什么都当做玩,父母却要让他正襟危坐地看书写字;明明十几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想,教师却偏要以强压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师道尊严;明明是这个人擅长数学,那个人喜欢运动,学校里却总是拿一种标准去评价,而家长也总是以别人孩子之长来量自己孩子之短……
结果,在父母的训斥声中,在学校的排名榜上,在明明不喜欢却不得不被动应付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原本丰富的 100 种语言消失了,孩子原本鲜活的潜能之树被淹没了。违反孩子生命法则的教育只会走向愿望的反面。
既然生命有自己想要伸展的方向,那么,具体到教育理念上,对于每一个教育者,包括教师、家长及其他社会人来说,什么才是真正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灵魂?王晓燕说,是培养孩子阳光般的生命感觉。因为决定人一生发展的最核心的因素不是别人,而是他自身的主体力量,只有让每一个孩子形成最佳的主体状态,才能使孩子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而这最佳的主体状态便是孩子阳光般的生命感觉。
阳光般的生命感觉是一种人文精神,是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人生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种子。它是可持续的、多元的、整体的素质。对于每一个教育者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掌握孩子特有的心灵语言,顺着孩子的生命法则去帮助孩子作好直面社会、独立人生的种种准备。这种准备不仅仅是知识的,还有身体心理的,还有情感道德的,还有如何遵守社会规范,如何与人交往合作,如何自我调控、自我创造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现在引导教育孩子是为了以后不用教,现在一步步牵着孩子走是为了以后不用牵着他就会自己走。在漫漫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境遇,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让孩子从小形成快乐明亮的人生基调,他们就会康从容地打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并以自身的努力创造积极报效整个社会,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近些年来,王晓燕按照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在全能幼儿教育和对家长育儿指导的实践中效果显著。
“蹲下来看孩子,才能从中发现孩子自然而然呈现的生命法则。”王晓燕说,因为只有放下架子去欣赏孩子,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才能用心体会孩子的非凡潜能,才能因势利导。她认为,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孩子教育的秘诀就在于三个字:平、随、全。
―――平等、平心、平常。创设宽松自主的环境氛围,把孩子当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来理解他、尊重他,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使他能够快乐、主动地成长,同时还要怀着一份平和适度的期望去看待他欣赏他,并且注重在平常的生活中进行教育。
―――随时、随地、随性。孩子教育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进行的,父母要树立“生活时时处处是教育”的理念,以天地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来展开随时随地的交谈和引导,还要注意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水平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因为这一时期孩子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如果不遵守孩子发展的“自然法则”,那么任何强行的灌输或强化的训练都会失去功效甚至还会起适得其反的负面作用。
―――全景、全面、全程。孩子教育并不是某种特定的形式和内容,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家里的环境摆设,甚至父母自身的爱好打扮等等,对孩子都是一种全景式的教育,影响着孩子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持续发展。所以,早教要从父母自身的言行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和谐、快乐全面的“阳光孩子”。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