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应扬长避短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每天清早,家住湖南地区的丁大娘都要带着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准时从家里出发,坐20分钟的公交车送孩子上学。从孩子出生开始,她和老伴就承担起了养育孙子的责任,儿子、儿媳每晚在老两口那里吃完饭就回自己的小家,孩子一直跟老人一起生活。孩子上小学了,每天接送孩子的任 务也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她的头上。

    时下,不少年轻家长,尤其是初为人之父母的独生子女,或因工作忙,或怕费力劳神,而将孩子完全托付给父母。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祖辈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在一些幼儿园、小学校园门口,人们经常会看到不少白发苍苍的老者接送孩子的身影。然而,“隔代教育”虽然减轻了年轻父母的负担,为老人晚年生活带来乐趣,但对孩子的康成长却是不利的。

    教育人士对隔代教育比例增多的现象表示了担忧,由于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由此必然带来一些无法避免的负面效应:

    其一,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老年人对隔辈人容易溺爱迁就,孩子犯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还有的老人愿意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什么都不用孩子做,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老人的过度保护不仅会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还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狭隘,胆小娇气,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其次,不利于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而且接受新鲜事物较迟钝。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对于孩子的诸如破坏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因此,“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容易变得比其他孩子死板,接受新知识慢。

    其三,不利于孩子形成康的心理素质。多数老年人由于年龄关系,喜欢安静,不爱运动。孩子与老人朝夕相处,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另一方面经常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不敢面对生人,不会独自处理事务,从而变得老成有余,活泼不足。

    另外,长期的隔代教育还会疏远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导致亲子的“隔阂”。不少长期在老人那里“托管”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不愿和父母住在一起,不愿听父母的管教,比从小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孩子更容易叛逆。

    当然,隔代教育也有一定程度的优势,就是祖辈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孩子不强求一定要这样那样,给孩子成长的环境较为宽松。因此,隔代教育也应扬长避短。

[1]

var cpro_id = “u2085020”;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应扬长避短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