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格子、摸珠儿、跳皮筋、搭“人儿”、炒黄豆、捺水牛背・・・・・・这些曾经风靡于我市弄堂小巷的本土民间传统游戏,在今天的都市里已很难寻觅。记者在刚刚落幕的省学前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上获悉,经过我市 幼教 老师抢救性收集、整理的本地特色民间儿童游戏已编选成册,市教育局将作为补充教材向全市1500多所 幼儿园 推广其中18项,这些曾经伴随几代人快乐童年的老游戏将重回 幼儿园 。
收集40多个民间儿童游戏
最早开始收集、整理温州特色民间儿童游戏的是市第二 幼儿园 。
该园 园长 侯蓓君讲起这一活动的初衷,深有感触,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一次偶然的教学中,她发现 孩子 很喜欢传统游戏。2005年,该园申报了专门课题,正式开始着手收集、整理民间儿童游戏,并开设民间游戏课。
据介绍,我市 幼教 老师大概收集了40多个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其中具有温州特色的大概有20个,按照民间游戏的内容他们将其分为体育游戏类、益智游戏类、语言游戏类。
老游戏新玩法大教育
在收集过程中, 幼教 老师在原来民间游戏基础上进行改编,加入适宜的新内容。另外,根据民间游戏的特点,尽可能地进行创新,使民间游戏融入数学活动、科学活动和语言活动,其内容、种类更加丰富,更加适合现在幼儿玩乐。
市第二 幼儿园 的徐璐老师说,比如布袋乐,教师将跳格子、翻布带、舞龙、扣纽扣接龙四个单调的游戏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连贯的游戏项目。而单个游戏――跳房子,教师鼓励 孩子 发挥想象,创新设计“房子”,使得所跳的“房子”不只一种形状, 孩子 还创新了多种“新房子”和新游戏。跳橡皮筋的儿歌也不仅仅是“马兰开花二十一”。
与会的 幼教 专家 认为,老游戏新玩法,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到,材料、数量、内容、玩法、规则等都可以变化创新,在玩乐中培养了幼儿勇于尝试探索的精神、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市教育局 幼教 专家 叶国芳认为,小游戏的背后包含的是教育大智慧,它不但让 孩子 终身受益,也让家长增长了育儿经验。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