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在星光灿烂的夜空,深邃幽蓝的夜幕下,他们坐在一起,不知道名字的人们,苍白如同羽毛……"
当这首诗从脑海中飘过,感觉恍如徜徉在魔幻的世界中。
让人感叹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惊讶,这样的诗句竟然出自一个10岁小女孩的笔端。这个黑眼睛黑头发的小姑娘,就是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 孩子 ”――邹奇奇。
“图书馆就像糖果店”
邹奇奇成名的时候只有8岁,她出版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全美。这本296页的童话书甚至被亚马逊网站作为五星级作品推荐。这个聪明的小姑娘立即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她飞到伦敦去推广新书;应邀在纽约的大学里演讲;上过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主持的“奥普拉秀”;还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一个小时的现场直播节目中,当场用计算机写出上万字的文章,让主持人迪安・索耶尔赞叹不已,连称她是美国的“文坛小巨人”……
她的成长故事颇为传奇 。
1997年10月15日,邹奇奇在美国西雅图出生了,她的英文名字叫阿朵拉・斯维塔克(Adora Svitak)。这小姑娘身上有一半的中国血统,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捷克裔的美国人。她还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姐姐,中文名字叫邹希希,是少年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姐妹俩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希奇”。现在全家住在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西雅图近郊的瑞德蒙市。
据说奇奇两岁半便能拼出单词,3岁能读简单的句子,3岁半时,她自己跑到小区图书馆,借来童话小说《害虫的侦探》。看着眼前捧着大部头的小姑娘,她的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读不了那种大部头吧?”奇奇便当场翻开书读给母亲听。刚刚5岁时,她就对儿童书不感兴趣了,看起了更严肃的著作――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作品。8岁时,她已经读过1700多本书,涉猎的图书包括天文、地理、文史、传记,其中包括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她喜欢孙悟空的机智和无畏,不喜欢唐僧的懦弱。
很小的时候,邹奇奇就开始自己编故事。他们一家人开车出门时,喜欢在车上做讲故事游戏,谁能把故事说得越离奇,谁就赢。奇奇的妈妈一直记得奇奇当年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两个住在森林里的恋人,他们都热爱大自然和动物。后来新郎想要搬到城市里,去寻找金钱和刺激,新娘却反问他:难道你能舍得美丽的森林和平静的生活?4岁的时候,奇奇就开始记录自己编写的故事,爸爸妈妈发现后,就送给她一台二手的笔记本电脑,她从此开始用电脑写作。据说她写作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她会先把想描写的人物画在纸上,然后,缕缕文思就像小溪里的流水一样涌出……
虽然年龄很小,但奇奇写的书却文思严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有记者问她为什么那么喜欢看书。她回答说:对于我来说,图书馆就像糖果店,那种天堂一样的糖果店。
成功的秘诀就一个词
许多人都在好奇地问,奇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实际上,答案很简单,就是一个词――兴趣。
现在,奇奇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从写作开始的。早晨起床之后,穿上衣服,跟妈妈打声招呼,然后就去书房,把自己的计算机打开,创作她的小说。奇奇的妈妈说,为了不让女儿把眼睛累坏,她要求奇奇每天的写作不超过两个小时。
对于一个 孩子 来说,整天看书写作本是很枯燥的事情。电脑刚买来的时候,奇奇常常入迷地坐在电脑前,一个又一个地写故事,甚至忘了吃饭。但没过多久,新鲜劲过去了,写到一半的故事扔在电脑上,奇奇就出去玩了。但是玩耍过后,似乎又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把小姑娘吸引回电脑旁,重新沉浸到故事的情节里。
孩子 的天性是好奇和热爱游戏。奇奇自己说,看书就是另一种游戏。她从书里看到了哈利・波特的魔法,看到了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看到了古埃及的金字塔……这些神奇瑰丽的故事徜徉在奇奇的脑海里,为她构建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想象天地。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一个淘气得一刻不能安静的 孩子 ,会突然坐在棋盘前,聚精会神地坐上几个小时;一个 孩子 拿到一副羽毛球拍,连吃饭都舍不得放下,碰到什么都要拿球拍打一下,不到一天就把新球拍打弯了。
第一个 孩子 名叫罗冼河,后来拿了世界围棋冠军。第二个 孩子 叫李永波,现在是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
也有很多家长不相信兴趣的故事,他们披星戴月,送 孩子 去参加奥数班;手持鸡毛掸子,死盯着 孩子 弹钢琴……然后愤怒地责问道: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心血,你为什么就不成才呢?
小“神童”不测智商
在一般人眼里,这个聪明的小姑娘简直就是一个长着“金手指”的“神童”。看着她的小手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涌出的全是让人艳羡的书稿,有人夸奖她是“上帝选出来的 孩子 ”,还有人满脸崇拜地追问她智商有多高。可这个小“神童”偏偏没有测过智商。她的妈妈也认为,智商只是一个数字,对于奇奇的生活和成长没有影响。
实际上,美国社会看待“神童”的眼光也十分复杂。公众和舆论对 孩子 十分关爱,号称是“儿童的天堂”。但即使在“天堂”里,也有不少“神童”饮下了一生的苦酒。20世纪初,美国曾出过一个“神童”威廉・希迪斯,据说他1岁半就能阅读《纽约时报》,9岁时考进哈佛大学,人们传说他的智商高达250-300,学一门外语只需花一天的功夫。但这位天才“神童”却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精神失常,被迫放弃学业,46岁就潦倒而死。
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教育界陷入一片歇斯底里的气氛中,各地都把最聪明的 孩子 集中到一起,大搞“神童”教育,结果换来的是几十年痛苦的反思。直到今天,“神童”悲剧仍在上演。两年前,14岁的“美国神童”布兰顿・布莱默在家中吞枪自杀……
“神童”的悲剧震撼了美国民众的心灵,也促使社会和舆论对“神童”教育重新审视。教育学家们发现,在所有的儿童中,约5%的聪明 孩子 智商偏高,其中60%是男孩,他们就是所谓的“神童”。心理学家们认为:“神童”都拥有远超于年龄的特殊才智,因此导致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他们当成大人,剥夺他们和普通 孩子 一起玩乐的机会。等到这些 孩子 进入青春期,巨大的压力反而激起剧烈的反抗,最后毁掉了 孩子 的未来。
哲学家卢梭曾有一句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现在美国的学校和家长心态已经比较平和,如果发现 孩子 特别聪明,并没有那种中大奖般的狂热劲儿,学校也会主动配合,把“神童”送回“凡间”,不让他们脱离自己的小伙伴。
在自己家里上“私塾”
奇奇没有进过名校,也没有拜过名师,她最主要的老师是妈妈,靠家长的帮助和自习。这又给我们提出一道难题:在家里上“私塾”能成才吗?
奇奇的母亲邹灿是贵州凯里市人,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1988年,邹灿到美国留学,攻读英语文学硕士学位,结识了丈夫,物理学博士约翰・斯维塔克,后来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奇奇和姐姐没有上过 幼儿园 ,而是被“小家教”带大的。奇奇的妈妈一次带 孩子 到公园玩,碰到一个14岁的小女孩伊丽莎白,和奇奇姐妹玩得很开心。邹灿突发奇想,就请上中学的伊丽莎白来带 孩子 玩,每天放学后到家里教两个 孩子 读书画画。此后几年,两个 孩子 一直由“小家教”们来教育,在长期与大 孩子 接触的过程中,两个女儿的思想成熟度远远超过了同龄 孩子 。
美国的学校也特别重视“神童”。全国50个州立法规定,可以为智商比较高的 孩子 提供“天赋教育”。据说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基本都来自这些“天赋教育”班。最初邹灿夫妇也想给 孩子 报一个“天赋教育”班,不料瑞德蒙市的“天才”格外多,居然报不上名。于是夫妇两人在家里给 孩子 上“私塾”。
每到晚上,爸爸约翰会给两个女儿读书,而且很快就读起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妈妈的做法是对 孩子 进行“尊重教育”,她有意识地把 孩子 看作大人,让 孩子 自己做决定。邹灿相信,让 孩子 做决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让他们长大的过程。人生面临许多做决定的机会,早一点学会做决定非常重要。当发现奇奇对读书和写作有兴趣时,邹灿给了奇奇最大的鼓励,她相信,对 孩子 来说,有时热情和兴趣比正确更重要。
美国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对于父母开“私塾”教育 孩子 ,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赞同者自己开办家庭学校,在网上建立“联盟”,激进者甚至打出标语说:学校已死!学习自由!而反对者也大声疾呼,要求政府用法律保证儿童接受公共教育的权利。
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往往就在于弥补了公共教育针对性不强的弱点。如果运用得当,也是成才的重要推力。一位同为母亲的电视记者就感叹说,奇奇家庭那种自然引导式的教育,给了奇奇让梦想起飞的翅膀。
最大的野心是获诺贝尔奖
打开奇奇自己的个人网站,上面写满了一个 孩子 的天真和童趣:最喜欢的地方是图书馆、博物馆和吃印度菜的餐馆;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餐饮频道,特别是艾尔顿・布朗和雷切尔・瑞主持的“大餐”节目,还有历史频道、旅游频道的几乎所有节目;最喜欢的书有《年轻人的世纪》、《小妇人》、《哈里・波特》系列和《纳尼亚王国》等;还喜欢和朋友在户外玩耍,给自己的“著作”画插图,玩游戏棋,外出旅游参观古迹……
见过奇奇的媒体记者都觉得她比同龄 孩子 成熟很多。奇奇和妈妈在一组访谈录里,记载了她们对媒体、社会、读书学习、教育和幸福等许多问题的看法,其中不少问题都显得过于沉重。
现在的奇奇已经是一个明星,很多媒体带着猎奇的心理来追逐她,故意问她一些哗众取宠的问题,比如布什和布莱尔谁更聪明,然后拿来炒作。这种把戏似乎是媒体的家常便饭。
奇奇现在也很忙,她已经和出版社签下合同,必须按时交出书稿;她还要忙着飞到世界各地,推荐她的新书。在当当网上,她的新书和《七步成章写作文》、《外贸英语应用文写作手册》等书籍摆在一起,打折叫卖……
奇奇曾在网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将来当一个记者、历史学家、人道主义者、校长、老师、考古学家、演员或者脱口秀主持人。最大的“野心”,则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祝福这位聪明的小姑娘一路顺风吧!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