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冷门”添把火?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将来临,我国惟一一份面向全国民办 幼儿园 的杂志《中国民办教育・ 幼教 版》两个月前就开始张罗,想搞一场全国儿童歌曲大奖赛。目前,前期准备据说已有眉目,可大赛所需的20来万元经费却无从筹措。
 杂志社副社长童永榕告诉记者,《中国民办教育・ 幼教 版》今年3月曾在浙江调查,书面询问“现代儿童心目中的儿歌”与“成年人记忆最深的儿歌”两个问题,发现答案几乎相同。说起儿童歌曲, 孩子 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等30多年前的经典老歌,对于近年的作品, 孩子 们则一脸茫然。
 媒介的调查并非“新发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儿歌委员会的 专家 说,我国目前有儿童2亿多,但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人员几乎没有。儿歌市场没有新品,取而代之的是成人歌曲和一些不康的“不良儿歌”。究其原因,还是畸形市场在作怪。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为歌手创作一首流行歌曲,创作者往往能拿到上万元,而在刊物上发表一首儿歌,稿酬只有三五十元。加之创作儿歌的难度并不比创作流行歌曲小,年轻的作家有谁还愿意写?如今,还在为儿童继续写歌的都是些白发苍苍的老人,要跟上 孩子 们的兴趣爱好实在有些勉为其难。然而,童年时代毕竟是每个人最难以忘怀的。儿歌如同童年的诗,一首好的儿歌,足以让人铭记一生。许多 幼教 工作者认为,儿歌是 孩子 从摇篮里就开始接受的教育,对儿童的启蒙作用是任何动画、玩具不可替代的,当代儿童应该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儿歌。
 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中国民办教育・ 幼教 版》杂志社在杭州联合当地一家 幼教 集团,想牵手发起一次儿歌大赛,目的是激励作家们的创作热情,多创作些符合 孩子 特点的“流行歌曲”,同时鼓励 幼儿园 的教师也动手开展创作,共同推动儿童歌曲的康发展。
 这一策划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首肯,也得到了各地 幼儿园 的支持。许多 幼儿园 都表达了参赛的强烈愿望。然而,规模庞大的赛事,仅靠两家实力不厚的文化教育单位支持毕竟势单力薄。主办方试图按照市场运作方式联系厂家合作,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都婉言谢绝,无意资助。童永榕说,她联系过的企业大大小小将近有20家,推却的理由都是“比赛的冲击力不够,广告效应不明显。”没有足够的经费,儿歌大赛也就成了“无米之炊”。主办方纳闷:都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可真正需要为花朵“浇水”的时候,却无人相助。形成对比的是,许多单位可以为一场球赛、一个节庆活动“锦上添花”,一次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也在所不惜,而对“雪中送炭”的善举往往缺乏热情。真不知道像儿歌大赛这样的“冷门”,有谁愿意来添把火?
 来源:新华网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