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缠着我!”6岁的女孩马栋程一脸严肃地来向老师告状,而在她面前,4岁的小男孩代啸云则依旧嬉皮笑脸地撒娇耍赖。事实上,如今这一对身高差出一个头、动静迥异的 孩子 已经成为了朝夕相处的同学。
 昨天,在浦东小龙鱼 幼儿园 ,新推出的混龄教育改革已进行到第五天。 园长 何琦介绍说,混龄教育就是将不同年龄组的 孩子 编在一起组成全新的混龄班,这里不再有大班和小班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8名6岁的大班 孩子 、12名4岁的小班小朋友被人为地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混龄班”。
孩子 们作为同学,将一起游戏、生活和学习。何琦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营造出温馨家庭感觉的同时,让 孩子 们从小就体会到拥有兄弟姐妹的快乐。”
 有一次,代啸云一个劲地跑个不停,那一刻,因为担心代啸云滑倒,马栋程情急中竟然紧紧地把代啸云抱在自己的怀里,并试着用语言和他沟通。这一切让在场的老师们都惊讶无比。“这个意外说明像马栋程这样的大 孩子 开始显示出责任感的宝贵品质。”何琦感慨地说。
 相对于马栋程的懂事,代啸云要顽皮得多。因为才进 幼儿园 ,他不但常常走神,而且经常哭闹。但即使是这样,他也从未因此受到老师的训斥。
“混龄班的要求就是要使每个年龄段的 孩子 们都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负责混龄班的赵老师表示,混龄教育所要追求的绝不是单纯地让大 孩子 把小 孩子 带乖,而是希望大 孩子 们在与小 孩子 们相处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感,让小 孩子 们学会如何与大 孩子 们进行交往。
 何琦也认为混龄教育的大忌就是抹杀 孩子 们的天性,因此她要求老师们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要求小班 孩子 像大 孩子 一样乖,只要让他们和谐地相处就可以了。“当然,年龄的距离自然会导致差异。”何琦说。
 不过,这依然仅仅是 幼儿园 单方面的预期,很多家长却并不买账。在新学期开学前,园方的混班教育提议刚一提出,就引发了一场与家长间长达4小时的激烈争论。
 大 孩子 会不会欺负小 孩子 ?这是小班家长们的顾虑。而大班的家长更是一致以“上小学前的紧要关头绝对不容耽误”为由全票否决。
“最后经过劝说,我们还是决定顶住压力尝试一下。”何琦说,在上海,公办学校对 孩子 年龄段的区分非常严格,相对而言,民营 幼儿园 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显然是有优势的。
 对于小龙鱼 幼儿园 的执着态度,很早就开始研究混龄教育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施燕表示理解。
 施燕说,如今在欧美国家,混龄教育早已成为了一种趋势,混龄的措施已延伸到了小学甚至更高,国外依据的教育理念是:自然的社会状态就是由不同年龄角色的人组成的,教育应当尽力减少人为对 孩子 的区分。
 而在上海,混龄教育至今没能真正地开展起来。由于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广支持,只有个别的 幼儿园 在小心翼翼地进行尝试。
 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小龙鱼 幼儿园 将混龄班一届届办下去的信心。“两年后,就可以看到代啸云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们游戏了。”何琦说。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