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 幼儿园 里兴趣班选课都是由父母“越俎代庖”。学钢琴是妈妈的向往,学武术是爸爸的喜好,家长为 孩子 做选择, 孩子 永远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记者从刚开学的浦东新区世纪星证大幼稚园了解到,该园给 孩子 的第一课就是教会他们自己选择,学校为每个 孩子 提供了自主选择兴趣课的机会。特别是中大班,学校将老师的才艺表演录制下来,然后播放给 孩子 看,小朋友看完录像后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专家 表示,不受家长干扰自主选择兴趣班,有利于激发 孩子 的学习积极性。
录像演绎提供感性认识
在中班教室里,记者看到,几十个 孩子 围坐着,聚精会神地观看前方的电视机。而电视里正先后播放着六位老师的才艺,优雅的钢琴演奏、写意的水墨国画、趣味阅读……
原来 幼儿园 为大班和中班的 孩子 提供了钢琴、舞蹈、美术和阅读等六门兴趣课,让 孩子 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家长不介入 孩子 的选择。由于考虑到 孩子 年龄比较小,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还没有很好的认识,老师就突发奇想,亲自表演,并用录像拍摄,让 孩子 在选择的时候能对即将选择的课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更有方向地选择。
实感接触选择体锻项目
相对中、大班学生而言,托、小班的 孩子 就比较小,在选择能力上也较弱。不过,学校也没有忽视对他们选择意识的培养。比如:在小班晨锻课上,老师安排了做操、拍球、游戏、青蛙跳等各种活动区域,这些项目也由老师在 孩子 中亲自示范,一旁的 孩子 在一边观看的同时,也能自主地选择喜爱的活动,并参与到其中去。
园长 许玲妹说,在小班和托班里,让 孩子 们进行自主选择兴趣课还为时过早,二三岁的 孩子 还没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去准确地定位,并选择兴趣课。但对于简单易懂的体锻项目,即使是托班、小班年龄很小的 孩子 ,也还是可以轻轻松松地自主选择。
【 专家 观点】
尽早培养自主能力有利成长
专家 指出,现在一些家长除了读书,凡事都不让 孩子 操心过问,或者一意孤行,要 孩子 学这学那,独断专行,不允许 孩子 有任何异议。这样做,要么导致 孩子 产生强烈逆反心理,要么造成 孩子 处处依赖家长,遇事犹豫不决,口口声声要“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再说”,目前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大事小事自己都拿不定主意,父母不在身边就觉得心慌,连毕业求职还要家长陪着。这些现象归根到底就是家长从小到大事无巨细地都替子女包办了。 幼儿园 从2岁开始的“选择课程”给 孩子 们创造了自主决定的机会,从小培养自主能力,有利于 孩子 成长。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