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2篇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第一篇

一、何为幼儿编创能力

何为幼儿编创能力?幼儿编创能力的含义,就是幼儿编创者应该在普通幼儿教师所具有的能力的基础上,具有更加深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创编的能力。并且还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向着更多边缘领域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通过学习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深化自己幼儿作品的艺术内涵。在自我能力的提升下,创造出更多,更好,更丰富多彩的幼儿作品的能力就是幼儿编创能力的最好体现。

二、怎样才能具备幼儿编创能力

要想具有幼儿编创能力,幼儿园老师应该在具备较好的功底的同时也要走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多多观察,深入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更多的动作来塑造更多的形象。表演者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吸引幼儿,感染幼儿,才能够创造出优质的幼儿。另外,要创造出优质的幼儿,幼儿教师还要了解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更要了解幼儿的特点。只有具备了对这两点的了解,并且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才能是编创的具有童心童趣的特点。因此,在编创的过程中要多多实践。

三、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编创能力的方法

本文主要从一下三方面来阐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编创能力的方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动机。

作为幼师的培训者,应该要明白对幼师专业的培训跟专业的要求是不同的。幼师不一定要具备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毕竟幼师以后的工作不是表演,面对的群体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此在确定了幼师面对的人群和工作性质,就可以很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工作。学前教育的工作性质无法改变,因此幼师就应该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应对环境所需。在培养学生的幼儿编创能力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幼儿园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编创,这也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候。因此,在大学的三个学年里可以制定不同的计划来向着最终目标前进。在第一年的教学里,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感觉和对的兴趣,从心里热爱。然后要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队形和舞台调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舞台感,对编创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好处。在第二学年里,可以让学生们接触较多的种类,并且对每种的基本动作有所了解和掌握,这样也就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举个例子来说,就像造句子。要想造出一个优美的句子,就必须要掌握词汇,词汇量大了,才是造出好句的关键。编创也是这样的,通过对基础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尝试着去编创一些简单的。在第三学年里,将前两年学生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锻炼学生自主编创的能力。这就好比是写作文,通过前两年的词汇量积累和造句子的练习已经达到了可以将许多句子串联起来组成一篇文章了,这便是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编创属于自己的了。

(二)理论联系实践。

在对幼儿的编创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是因为编创幼儿的灵感就要来源于生活和对幼儿性格和天性的了解。只有平时多多实践,才能使编创出来的远离“成人化”和“专业化”,才能更加具有童趣性,让小朋友容易接受。在编创一个幼儿之前,编导就应该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编创的幼儿要变现什么,二是怎样通过表现出来。明确了这两个问题之后编导就可以开始确定的主题,明确形象,创造动作以及合适的表现形式。然后根据内容和表达思想以及对童真童趣的展现开始选择合适的。在确定之后就可以将创编的一系列动作与相融合,从而诞生出一个好的幼儿作品。

(三)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能够便创出一个优秀作品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创新就犹如有生命的泉水,可以让一片死寂的湖水变得有生机。因此在培养学生创编能力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做到“去看”,“去学”,“去体会”。“去看”就是说一定要增加自己看别人成品的数量。多多看表演,对不同风格的都要有所涉猎,这种“阅读量”的增大,会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学”就是要在看表演的过程中自己思考和学习。多提出疑问并且去解决疑问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去体会”就是不管是自己认为好的还是有缺陷的都要与人交流,多多写下心得体会,并且做到在自己编创的时候多加注意。

四、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编创幼儿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细嚼慢咽”的过程。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要心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按照计划慢慢来,才能够具备足够的能力来便创出更好地幼儿。

作者:张红丽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

第二篇

一、表演意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表演意识。总体来说我们学生对于表演意识是相当薄弱的,由于进校前从未进行专业的学习,基本是零基础,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年龄基本在18岁左右,已经错过学习的最佳年龄,骨骼肌肉都以发育完全,过于僵硬,做动作无法舒展,完全没有美感可言。再加上刚接触训练会比较辛苦,有的学生苦不堪言,极易产生厌倦和反抗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学生们会学习的较为被动,更不用说有表演意识。如果一味的让学生这样痛苦的学习,只会恶性循环。这时候需要老师,更多的给学生们带来美的意识,可以循序渐进的练习,由易到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体态,正确的体态是学习任何的基础。但我们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时大多缺乏自信,有的站在镜子前,都不敢直视前方,眼睛都往地上看,驼背骺胸的也不在少数。教师在纠正学生基本体态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带上表演,站立时要有精气神,眼睛里要看到东西。表演意识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在每一堂课上都要贯穿始终。长此以往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表演意识,在上赏析课的时候,我观察到学生们在看到高难度技巧时都会惊呼,说明学生们注意到了这些高难度技巧,同时表示羡慕和内心的崇拜之情。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演员的真情流露以及演员们所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并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只有少数个别同学会讨论这个所讲述的故事,表达的内涵。其他大部分同学已经一呼而过了。俗话说的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还需要师傅慢慢领进门。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动作的难度,更值得观看的是演员如何通过动作表达某种情感,使用何种表演,何种眼神,有的表演是浓烈的、有的确是清新淡雅的、有的是活波可爱的、有的却是沉重伤感的,这些情感都需要演员通过表演,二度创造呈现在观众眼前。有时候一个转身、一个眼神、一个低头就代表了一个情绪。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期中,多安排几节赏析课程,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观赏性较强的作品,例如,《全国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荷花奖》《小荷风采》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扩充学生们的视野,在观看的过程中去亲身感受表演意识,像优秀的舞者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多看看幼儿方面的作品,幼儿反映的是孩子的童真、活波、开朗,跟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在观看这些作品时能够更了解当今幼儿的需求。寻求幼儿表演所需要的特殊的表演意识。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演能力的有效方法

是一门抒情性和表演性很强的艺术,主要靠动作来抒发内心情感。而构成动作的元素有动态姿态、表情和造型。要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学生进行元素的训练。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一主要培养学生们的表演意识,以及身体的柔韧度和协调能力。大二开始进入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后,通过民族民间的丰富的表演素材,来提高学生们的表演能力。表演能力并不与身俱来的,是要通过不断的积累生活经验、领悟生活内涵、开阔视野以及提高自身的文化层次。

1.有针对性的进行元素训练——动态姿态、表情、造型

动态姿态需要舞者身体各个部位具有一定的能力相互协调,其中包括头部、颈部、肩、胸腰、中腰、大腰、四肢、胯、臀部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才能将身体的各个部位逐渐舒展开来,在动态姿态上才能协调。大一开设的芭蕾基训和古典舞身韵课程,主要训练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能力,其中包括身体的柔韧度、灵活度、身体的协调能力等等。在组合的安排上也是有针对性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跟专业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在身体灵活度和基础上也不同,所以在教材的内容选择就需要教师自己把握,既要达到训练目的又不能操之过急。中的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肢体的传情和身体的摆动。通过这些表情的结合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表演中,有怒眼、柔眼、泪眼、喜眼、哀眼等,眼神的运用在表演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眼神的训练贯穿在各个组合中,比如古典舞身韵组合、民族组合、幼儿组合等等。造型是形神兼备,是内在情绪和外在形态的融合体。无论是流动中的还是静止的造型,都凝聚着一种气韵,代表着一种精神。例如,由家邰丽华女士领舞的《千手观音》不仅体现了观音至真至善至美的主题,还表现了残疾艺术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2.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表演素材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格特征丰富多彩,由前辈们罗列出的五大民族有藏族、蒙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藏族人民是个受压迫的民族,生活在高原,人们生活艰苦,所以藏族动律都是向下的,脚下步伐较为沉重。膝盖上的屈伸始终围绕在藏族中。蒙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游牧为生。蒙古族豪迈、大气、英姿飒爽。酒盅舞、顶碗舞和筷子舞是蒙族所特有的。维吾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人民十分的热情好客,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吃饭时可以,聊天时可以,劳动时也可以,所以他们的十分热情、骄傲。带给人们更多欢乐和愉快的气氛。朝鲜族风韵典雅、动作柔和含蓄,动作潇洒、欢快。被众多人喜爱。傣族大多婀娜多姿、节奏时而缓慢时而轻快,动作多模仿孔雀、大象、鱼等等,傣族被称为“水一样的民族”,有时像涓涓的细流,温柔细腻,有时像层层的海浪,波涛汹涌而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时,教师可以选取表演性较强的幼儿民族民间组合和风格性较强的民族组合相结合进行教学,幼儿民族民间组合在风格特征上学生更容易把握,在表演上更接近幼儿的表演需要。先接触幼儿民族再进入风格性较强的民族组合,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这样学生容易克服心理障碍,最终全面掌握各民族的组合。

3.开设幼儿即兴课

什么是即兴?一种是命题,表演者根据命题,自编一段。例如,命题:采蘑菇的小姑娘。另一种是即兴,放一段,表演者根据自己对的理解,自编一段。幼儿即兴课程可以放在高年级开设,这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语汇,并且有了表演意识。开设幼儿即兴课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感觉和表演能力。万事开头难,第一步必须帮助学生们克服心理关,教师多给学生鼓励和引导。刚开始可以从命题即兴进入,命题选取遵循由易到难得原则。例如,《花蝴蝶》花蝴蝶是大家都较为熟悉的形象,飞来飞去,翩翩起舞。由于课堂上学生较多,空间有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组进行现场即兴,没有轮到的同学坐在下面观看。评选出即兴较好的同学,让大家畅所欲言,分析评论该同学即兴亮点。先让一小部分的同学先进入状态,再通过几节课的带动,老师的引导,相信有更多的同学在表演能力上都会有质的突破。

作者:王程成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2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2篇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