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AUGUST
27.2021
(? 每周五恢复更新 ?)
自然 | 灵性 | 趣味
编者按:
本文根据胡华园长在新学期全园会上的讲话内容整理而成。
调
频
2021年8月24日
阳光明媚的上午
全体花草园人
盘坐于多功能厅
新/学/期/全/园/会
每学期的开学全园会都是一个调频会。
今天,我们选择用盘坐的方式坐在这里。“盘坐”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能量不会那么耗散,四肢的能量都在向中心聚集,这也是一种禅修的坐姿。每当我特别累的时候,都需要盘坐一会儿,闭上眼睛,慢慢元气就会恢复。
这是一种暗示和隐喻,代表了我们这个学期的姿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工作,把所有的能量收回到自己身上,安安静静地就好。
这也预示着这学期工作的基调
舒服/自然/节能
新学期全园会现场
今天我想讲三个问题。
01. 这个假期,大家过得怎么样?
02. 新学期,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03. “花草园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More
#1
这个假期,
大家过得怎么样?
对于刚刚过去的假期,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太一样。
这个假期里,如果把目光稍稍投向外界,会感觉信息的覆盖太快了,发生的大事件都数不过来,每天都有信息在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田巍老师:
这个假期,我们10个人去成都做了一个为期8天的工作坊。之前对大家的认识仅停留在花草园的工作场域中,但是和大家一起在成都生活的那几天,好像又重新认识了大家,重新理解了花草园所做的教育,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共同体。
花草园??日敦社
暑期工作坊瞬间
焦春娟老师:
这个假期,我参加了驾照的考试。正好在上周五把两科都考完了。慢慢把想做的事情做完,觉得很踏实,也很有成就感。
王钰诗老师:
这个假期,外婆病重,大家庭的所有人都回来,在一起共同生活了半个月。二十多口人在一起,没有伤感,只是想陪着外婆,让她能够静静地度过生命最后一段时光。
每天,各种资讯会侵扰我们的大脑。但无论外界多乱,它只是一种幻相。我们只要守住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
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假期生活与思考。
01 /
臣服实验°
这个假期,我本来想做一个关于我的新书《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一位幼儿园园长的教育叙事》的读书会,但是一放假就匆匆忙忙赶回家照顾父母,拿不出大块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索性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臣服于当下的感受,让自己过了一个很放松的假期。
就这样,这个假期的时间完全属于了自己,我过上一种安静的、没有压力的、舒缓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所以,这是我度过的最愉快的一个假期。
02 /
回到父母身边,回到童年,回到大自然°
一放假,我就立即回到了父母身边,陪伴他们。
在家乡总会遇到很多熟悉的人、熟悉的风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南山牧场是我小时候经常去的地方,当我进到山里,那股清凉的风,夹杂着松针的气息扑面而来,它让我和童年产生了联结,有了一次精神上的疗愈。
此时,我就像是一座高速前行的列车,突然停下脚步,从高速运转切换到了一种低速率的生活之中,也有了更多的时间给予自己。
和昔日的学生,在南山牧场
03 /
接小外孙女回家°
两岁多的小外孙女上了一个托管中心,这是女儿的选择。虽然我反对。我认为“瞎玩”是人类赋予婴儿的一种特权,也是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阶段。进入机构,总是要按照成人的要求来生活。但是我尊重女儿的选择。
每天,做完家务,锻炼完身体,就去接她。每次看到她,都会觉得特别幸福。那时候,你会发现,那么多的孩子,你都看不见,只能看见她。这也让我对家长的心理有了更多的理解。
04 /
看风景与喜欢的电影°
张北坝上的舜耕牧场的风景一直是我的最爱。这个假期,我又一次去了那里。那里天地辽阔,能够获得天地之气的滋养。
晚上,我也有了闲暇的时间可以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著名大导演诺兰导演的《敦刻尔克》。它讲述的是“二战”的时候,英法联军被德军困在了敦刻尔克。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人类的无助、恐慌、勇敢都得以展现,让人感叹。
最有趣的是我终于看到了小时候看过若干遍的喜剧大片《虎口脱险》,竟然是彩色版的!无论看过多少次,这一次看依然被其中的经典桥段逗得哈哈大笑,经典就是经典。
“只有勇敢地活着,才是人生最大的胜利”
—— 《敦刻尔克》
05 /
来自奥运会的感动°
东京奥运会,中国儿奋力拼搏,夺得了无数的奖牌,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瞬间。
在奥运会上,最打动我的是奥地利选手安娜·基森霍费尔的故事。在山地自行车赛的过程中,她没有团队,一个人当自己的教练、一个人比赛、一个人制定战略,更有趣是她竟然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数学博士后研究员。
这让我思考:在今天,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漫长的四小时比赛里,那个纯粹地、坚定地享受自己旅行的独行侠恰好第一个到达终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发挥到极致的、忘我无他的拼搏精神,看到人要如何坚持自我、超越自我。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如何在一个内卷的世界里,找到脱身的方法。这枚金牌里不仅有荣誉,也有精神。
06 /
给家里做了一次特别的大扫除°
上一周,我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给家里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除尘除垢之后,所有的东西都焕然一新。这也让我对退休后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
这个假期,因为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得以回看内心,更多地接纳了自己,对自己的衰老和局限性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情。我的人生已经进入“秋季”,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绽放,而是需要更多的收敛。
More
#2
这个学期,
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们要谈的依然是那个老话题:怎样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好?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
??????
重塑我们的大脑
Remodel/our/Brain
里克·汉森在《大脑幸福密码》这本书中写到,我们的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消极偏见:时刻会为我们留意潜在的危险和损失。因此,我们会对各种消极的事物更加敏感。“坏比好强大”,我们更容易关注的不是好的事物而是坏的事物。
好的事物需要你用心去寻找,而坏的事情一下子就跳到你的眼前。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一群人走过来,我们可能发现不了什么。但是突然有一个人举着一把菜刀,你一眼就会看到这个人。为什么?这是人类这么多年进化出来的结果。我们必须在焦虑中、在警觉中捕捉危险,躲避危险。那些不会躲避危险的人,在人类生命早期就被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会躲避危险的人。
这些基因留存了下来,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这个基因。他把这种大脑叫“红色大脑”,这样的大脑中总有预警。
但大脑是可以塑造的,我们可以把它变成“绿色大脑”。所谓“绿色大脑”就是能够顺应当下,用更多美好的东西,让积极与消极事件联结起来,不再一直处于紧急状态的大脑。“绿色大脑”的人遇到问题总是能用更多的方式、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绿色大脑”与“红色大脑”对比表格
内容引自《大脑幸福密码》
如何重塑我们的大脑?
01 /
清楚地觉知“喜欢”(liking)
和“想要”(wanting)并不相等°
很多人一“喜欢”就“想要”,现代人的焦虑大都来自于此。
大自然有一颗很美的树,有人想要,就会用各种方式把这棵树搬回家;看到其他人背了一个好看的包,就必须要拥有,一旦没有,就会产生嫉妒,转化成一种攻击的负能量;有的人,给他一个豪宅也能住成“脏乱差”;有的人,给他一间小房子,也能住成“豪宅”……精神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喜欢”与“想要”之间有一个关键:喜欢可以去欣赏、去爱、去浇灌,而“想要”则意味着占有,会有一系列的行动。想让自己的大脑变成“绿色大脑”,就必须分清楚“喜欢”和“想要”,并且明白这二者并不相等。
02 /
这个世界不属于有钱人
也不属于有闲人
而是属于有心人°
你喜欢这个东西,那一刻你的心是和他在一起的。我们喜欢的东西可以很多,但不能每一个喜欢的都拥有。喜欢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意境,而想要就是贪婪。我们要学会分辨。
所谓修行就是排除妄念和杂念之后,拥有的那份宁静。
当你分得越来越清楚,爱那些美好的事物的时候,你的大脑会将这些积极的情绪内化(taking in the good),使消极情绪转化成积极的体验,给你滋养。从慢慢觉察自己日常的起心动念开始,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开始对他人、对世界有了一份欣赏。
03 /
对习以为常的事情表示感谢
拥有“宇宙般感谢”的能力°
当我们能用感恩的心态来感受的时候,你会感觉你的大脑全是“绿色”。
我们要感谢昨天的一场暴雨,让今天变得这么凉爽;感谢土地,让花是花、果是果、庄稼是庄稼、大树是大树,让大自然枝繁叶茂,让人类得以栖居;感谢我们自己过往的那些经历,让我们成为现在的我们……
你说出去的是爱,收回来的就会是爱,这是宇宙法则。很多人是很狭隘的,他只对对他有用的人好,而不会对这个世界好,那他就得不到来自宇宙的力量。当你对一个人越友善,你得到的就越多;你对一个人越挑剔,得到的就越少。
所谓格局,也是一个人能否拥有“宇宙般感谢”的一种能力。
04 /
保持创造
体验更多的胜任感°
“人有一种创造的本能,因为只有创造能够让我们感觉自己活得像一个人。”
一旦没有创造,你就会感觉生活没有价值。我们会有一种像在笼子里的感觉。而我们的创造会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重塑自己的心、手、脑,它会给自己以奖赏。
所以,新学期,我们都需要认真思考:这学期,我打算在哪些方面完成突破和创造。
05 /
有意识地消除
消极信息对自己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内省”来完成。内省就会开始觉察,一旦觉察就会有意识,然后把这些消极的“代码”重写一遍。
这个假期,我在北京卫视看了一个节目,叫《向前一步》,讲的都是老百姓与政府之间的纠纷。政府在改造民生工程的时候,有个别人但凡侵害到自己的一点利益,都不愿意。我认为,个人要有自由,但当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倾向于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
看节目的时候,我和先生也会一起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会相互学习,彼此都会消除掉一些固有的逻辑对事物判断的影响。
在婚姻中我们可以通过向彼此学习,来消除消极信息对我们的影响,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平和,婚姻也拥有了更多成长性。
More
#3
“花草园人”
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01 /
摒弃“我们VS他者”之间的对立
对这个世界建立更加清晰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亨利·泰弗尔(Henri Tajfel)创立了社会认同论,并发展出自我归类论。他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其实人是非常狭隘的。人对组织本能地就会自己画圈。我们只要有一个文化身份,哪怕微不足道,都能够让我们产生对他者和圈外人的敌意。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现在随机地把你们放在一起。穿白衣服的站在一起,当出现穿蓝衣服的人时,文化歧视立刻就出现,你们会开始模糊组内差异,扩大组间差距,并且会觉得自己是更好的一组。但我们本来是一起的,只要分成两队,对立立刻就开始了。
实际上,人类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都源自于这种古老的“我们与他者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东西会带来种种的偏见与刻板。我们总是容易信任和我们相似的。我们所说的:“团队意识”“民族性”都是基于此,但它也会成为伤害他人利益的武器,恰恰是战争、争吵以及社会不安宁的核心原因。
我们可以说我们特别好,但一定要敌意和仇视那些和我们不同的人吗?如果我们的胸怀能够更宽广一些,你可以避免偏向,生活也会更愉快、更开阔。摒弃我们与他者之间的对立,才能对这个世界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客观的理解。
花草园人一定要有格局。因为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今天,花草园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学习我们。我们坚持的原则是:学习和模仿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家长、幼儿都会有所成长。但是不要抄袭,那些拿着我们的创造去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02 /
在个人成长与组织成长之间
找到一种更好的平衡°
今天,我们一起谋划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成就一个更好的机构。因为,我们有彼此,才觉得生命有意义。
首先,“花草园人”是拥有“绿色大脑”的人。要学会接纳与包容,有一些事情,大的方向是好的,小的地方就宽容。什么样的教师影响什么样的家长,什么样的家长也塑造着什么样的教师。
要经常问自己:工作中哪些事情让你高兴,哪些事情让你愤怒。因为愤怒的那些事情才是触及你内心的根源。
其次,我们不仅要关心个人的成长,也要关心组织的成长。不要只想着自己,也要多想一想,花草园发展到今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有胸怀,要有义气。不要觉得是应该的,这份关爱、这份滋养、这份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性也不是任何一个机构都能给予你的。
在组织之中,你和组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个人成就优秀的组织,优秀的组织也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更充足的养分,这样双方才能够共同成长。今天,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在个人成长与组织成长之间如何找到一种更好的平衡。
再次,多一份责任与担当。今天,花草园对教育的诗意探寻,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与远方。很多同行也因为我们的存在,在努力、在坚持,在朝着专业的方向、美好的方向、理想的方向走。我们很感动,也深感肩上的担子与责任。所以花草园人不仅要独善其身,也要更多地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看到这样一句话:
“我从不相信一个不能给自己真爱的人,
能够给别人全部的爱。”
一个人自洽才是爱自己,爱自己才能够爱他人。今年,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自洽:人人自洽、环境自洽、机构自洽,给自己爱。在一起,团团圆圆好好过日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然后平静地、自信地、满足地度过一个学期。
03 /
好的人生不是为了追求完美
而是要走向真实与从容 °
平 自 满
静 信 足
peaceful / confident / satisfied
这是我们这学期倡导的工作方向。
趋于平静,平静中的创造,平静中的安逸,平静中的享受,平静中的“绿色大脑”。十几年的时光足够让我们这个机构,和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自信。必须要自信,不自信,胜任感、成就感从哪里来?最后达到的状态是满足的、幸福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这学期,每周我们也会安排一些提升心灵能量的活动。
More
最后,我想用钱理群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新学期“花草园人”的座右铭。
“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这样的状态就是好的人生,好的格局。
祝大家开学愉快。?
???
向您推荐
“十六年来,我对生活与教育的细微思考
都在这套书里。”
??????
01.
《 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
—— 一位幼儿园园长的教育叙事 》
“只有回归到人性、人心的谦恭中去,
才有可能实现留白的教育。”
??????
02.
《给童年留白》
?? 购买地址 (长按二维码)
花草园书系最全购买地址
现有限时折扣 + 包邮
温馨提示
如果你想及时收到来自“胡华名师工作室”的推送提示,推荐你通过“在看”“留言”或”星标“”分享“等方式,让微信后台的算法记住你的喜好。??
版权声明
本文系胡华工作室原创作品,
版权归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需授权。
思想的形成,需要时间,也需要心血。
反对抄袭,反对洗稿。如有借鉴,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同时将在公众号上对抄袭者予以曝光。
全园会录音转录 / 焦春娟老师
全园会记录整理 / 罗希悦老师
编辑 / 张芬老师
日期 / 2021年08月27日
推荐阅读
开学第一课 | 讲好自己的“故事”,是好的教育的开始
2021年03月05日
开学第一课 | 我们可以视追求“智慧生活”为一种勇气吗?
2020年09月04日
开学第一课 | 疫情之后,“更好的生活”与“更好的世界”,我们如何选择?
2020年02月28日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我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