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0
JUNE
14.2019
(每周五更新)
自然 | 灵性 | 趣味
哲学是个“空框”结构,
对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但,若想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观,
它一定要是真实的,且属于你自己的。
全文字数:5145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01.
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呈现
观察记录与教育笔记是花草园教师对自己一周教育过程的忠实记录,具有还原性、场景性和真实性等特点,从中我们也得以窥见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每周一,花草园的教师都会在微信群里共享她们一周来关于教育的观察记录与思考。在这里,每一个人的思考都会被分享,我会通过一些点评来帮助大家确立一些正确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帮助教师形成了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也帮助他们形成了个人的哲学观,并且成为了园所文化的重要部分。
今天的推送,从分享几位教师的教育笔记开始。
观察记录 & 教育笔记
还原性 · 场景性 · 真实性
– 01 –
“一次挫败”与“一次突破”
记录者:阎玉新老师
– 02 –
在课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思考体系
记录者:王海霞老师
– 03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记录者:张蕾老师
阎玉新老师写的是实践中的遇到的挫折和突破,身处其中的感受和思考;王海霞老师回顾了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事件”,在对“关键事件”的深刻反思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哲学观;张蕾老师作为工作了很多年的老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会在日常的行为中不断捍卫着自己的教育哲学观,她的思考超越了当下的工作,但是又没有和当下的生活脱离。老师们思考的不仅仅是方法,而是对这些问题本身的再思考、再提炼。
为什么花草园的教师进步成长得特别快,因为花草园的教师都有非常强烈的主动学习和探寻的意识,教师的教育哲学观一直是在一个自觉的行径当中,这是很难得的。
02.
基于实践的理论对话
胡华园长
郭国燕博士
花草园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但是我们很需要一个更高水平的研究者加入我们的团队。于是,2018年的9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郭国燕博士来到了花草园,她擅长的是行动研究与叙事研究。她的到来不仅让我们的思考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也使得我们的实践探索在理论上有了更宽广的支持。
每周,我都会和郭国燕博士探讨一些我们在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她的思考总是能够带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她每周撰写的教育笔记,也常常让我的专业思考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理论平台上。
最近我们在做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课题《幼儿教师教育哲学观形成过程的叙事研究——以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幼儿教师为例》的论文结题报告,我们经常会展开一些讨论,以下内容根据我们的讨论整理而成。
问题一:幼儿教师需要有教育哲学观吗?
教师的教育哲学观是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身对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及深度分析,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以及儿童观相关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教师的教育哲学观一旦形成就会稳定下来,来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
一个具有哲学思考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很好的反思,而反思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基础。在“生活化课程”探索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他们的教育哲学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们对“生活化课程”探索的逐步深入,这些年来我们也将教师专业化成长逐渐聚焦到对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关注上。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仅仅只关注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很难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叶澜教授也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专业结构除了专业理念、专业知能和专业服务精神外,还包括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维度。”
所以我们坚信,教师的成长不应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关注上,而是应该走向对教育问题的哲学追问,实现更高层次的超越。在哲学追问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信念逐步形成。而有信念的教师能从更宽广的视野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的教师会散发生命的活力,拥有很高的职业幸福感。
问题二:教师教育哲学观是如何形成的?
01.
工作中的“两难困境”
为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通过前面三位教师的教育笔记,我们可以看到,当面临困境的时候,教师才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与决策,而决策过程也是教师教育智慧形成与完善的过程,是教师把一个困境变成为一个解决了的情境的结果。教师哲学观的形成直接外化成为教师的教育智慧。如果我们能够解释“教师如何应对‘两难困境’”,也就能够发现教师教育哲学观转化成教育智慧的过程。
“两难困境”是让教师的心灵参与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大脑做出判断。当教师处于“两难困境”的时候,他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和自己真实的需要,才能做出判断。如果教师总是意识不到自己遇到的问题,不被卡住,就很难有机会完成自我的超越。教师的教育哲学观就是在“两难困境”中的一次次的判断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02.
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形成遵循了
“溯源—描摹—抽象—扩展”的路径
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追溯根源,对自己的生活以及所处的社会和幼儿园的文化进行分析(溯源)。
之后,他们会描述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难,思考当时自己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描摹)。
然后教师会对自己思考的问题进行提炼,寻找理论上的支撑和理论进行对话,这个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从“两难困境”中进入到“两难空间”,拥有更广阔的思维宽度、深度和广度。就是这个过程,帮助教师逐渐形成了自己教育哲学观的表征与类型(抽象)。
最后,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哲学观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尝试从动态的角度去回答“我的实践性知识如何生成的?它是如何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成为普适的观念的?”
03.
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形成
依赖于外部更大的“共生”空间
教师关于教育的真实思考如果不能得以表达,就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观。他们需要通过与周围环境和人进行无数次的对话和互动,才可能将教育哲学转化为教育智慧。这些互动的过程往往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中交替完成的。教育笔记的阅读与指导将这种无意识转化成了有意识的状态。只有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交织中,教师才能形成更深刻、更持久、更稳定的教育哲学观。
幼儿教师是有能动性的,当他的创造被他人承认的时候,这些信息和资源将得到共享,并逐渐成为所有人的共识,这种共识会对新教师产生“再生产性”的影响。这个过程是继承性的,更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
04.
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归宿在实践
幼儿教师在知识与经验之间游弋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价值观,但最重要的是要将其投入到实践之中,形成教育智慧。这也需要幼儿教师在实践中有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管理的能力,即教师个人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将这些隐性的、模糊的认识归纳成显性的知识系统,实现自身知识的增值。
花草园教师教育哲学观就是内隐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它需要在关键教学事件中觉察和顿悟。而实践性是教师教育哲学观最核心的特点。同时,教师的哲学观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创造性、发展性、习得性等特点……
就是这样,
我们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探索。
就在这一周,
教师们又完成了很多精彩课程探索,
让人叹为观止。
中班课程 |
|
|
小班课程 |
点击图片,回到课程现场???
购书信息
“只有回归到人性、人心的谦恭中去,
才有可能实现留白的教育。”
展现胡华园长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给童年留白》一书正在热卖中……如有需要,可购买阅读。
?当当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product.dangdang.com/1100719898.html
?天猫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www.dwz.cn/7EWiHU
?微店网址(无发票)
https://k.weidian.com/tOuu9GKx
点击可进入微店
版权声明
本文系胡华工作室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同时将在公众号上对抄袭者予以曝光。
编辑 | 张芬老师
日期 | 2019年06月14日
*
推荐阅读
要想设计出精彩的课程,教师的价值观得有高度
2019年3月29日
生活化课程背后的哲学思考
2017年7月7日
教研的本质,帮助教师建立起哲学式思考
2016年7月8日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