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
SEPTEMBER
28.2018
自然 | 灵性 | 趣味
本期导读
你正在寻找的东西也在寻找你
“What you seek is seeking you.”
—— 鲁米( Rumi )
全篇文字: 3480字
阅读时间: 8分钟
花草园在哪里?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
育慧西里锦绣馨园25号
它隐藏在一片楼宇中,从外面看,是一个毫不起眼的黑色栅栏的大门,临近马路的院子被灰砖墙包裹着,黑色大门上常年挂着三排花。如果不是里面孩子的欢笑声,很难确定这里是不是一所幼儿园。
@ 用鲜花装点的幼儿园黑色大门,平淡无奇。
开门进去,却别有洞天。
你想来看一看吗?
? 我们十年如一日,坚持探索适合中国儿童发展的“生活化课程”体系,展现出的教育成果不仅引起了同行的关注,也引来了《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成为我们进行自我宣传的工具。
? 幼儿园的两个公众号,一个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优师教研)展现着儿童日常的生活与我们的课程,另一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Huhua-Edu-Workshop)则展示着这一切背后的思考。两个公众号的内容被很多同业人员视为样板,引得一片“借鉴”。但这只是我们日常教育中的一部分。
? 我们在教育部领导的指导下做出了极具专业水准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宣传册》;原创的园歌《大大的梦想》参加中央电视台《七巧板》节目,获得了“最佳原创奖”。(点击了解园歌《大大的梦想》)但,这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我们只是将孩子们的生活搬到了另一个舞台上。
? 有很多人关注我们,想来参观、学习。但,我们似乎并不太热衷这件事情。
……
不热衷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这一切和孩子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只关心花草园的花什么时候开;
小兔子爱吃的到底是胡萝卜还是干树叶;
周五的自助餐又有什么新菜品;
好朋友今天有没有来幼儿园;
幼儿园的第一场雪应该怎么玩;
中秋节亲手做的核桃仁月饼有多好吃;
秋天的柿子,园长妈妈打算什么时候送到幼儿园来……
“这些是孩子们关心的事情”
因为,在这所幼儿园里,
孩子们是主人,
我们没有权力做他们不喜欢的事。
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而且,
我觉得,儿童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
所以
想到花草园来学习,必须得对儿童有兴趣!
想到花草园来学习,必须得对儿童有兴趣!
想到花草园来学习,必须得对儿童有兴趣!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来了之后拍拍照,回去之后照搬,这样的参观者是我们最不欢迎的。当然,我们也会迎来一些对教育有热情的参观者,我们共同探讨教育的本质,从彼此身上汲取能量。
去年春天,浙江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的胡海燕园长率领她的工作室成员来花草园学习了2天。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探讨,相见甚欢。
去年秋末,我回访了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这个幼儿园具有“徽派建筑”特点的建筑给我留了很深的印象。参观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不仅学到了“生活化课程”的精髓,而且他们的课程中有创新,有自己的节奏与样态。
这些改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在和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两位园长的交谈中,她们告诉我说,到花草园的那次参观学习,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热爱教育、热爱儿童的人,心灵是相通的。
@我与胡海燕园长(后)、曹琼寅副园长(前)
在宁波山水之间的合影
我是导读与文章的分割线
以下是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曹琼寅副园长参观完花草园后的感受。她描绘的花草园的文字,读起来让人眼眶湿润。?
By 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
曹琼寅副园长
归来兮,教育!
在四月的漫天柳絮中,我们来到了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一天半的时间,脚步轻轻地走过,心头却唤起一个沉重的渴望——归来兮,教育!
乌托邦会有,看你是否去追寻。在花花草草幼儿园,我分明看到这里有一片明澈的空间,阳光下,老师们和孩子们简单而又纯粹地生活着、游戏着、学习着。他们如何一步一步到达现在这样一种状态我们不清楚,但这过程里一定有信念、有追求、有学识、有勇气、有担当。(??:哈哈,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 2017年4月15日,
“胡海燕名师工作室”的园长们、老师们来到花草园。
我羡慕这个花花草草幼儿园
我羡慕,老师们松弛的工作状态。
他们也为了明天领导的到达而加班,他们也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学习过程而做照片的展览。但是,他们的教学日常却是松弛的。
这松弛表现在:老师们不因教室里多了几双眼睛而格外正腔正调;不因孩子们私下里窃窃私语而严肃地停下说话的节奏,对之教育及批评;也不会因为要进行一场课程的总结性谈话,把座位们紧紧靠在一起,而是仿佛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闲聊而已。
我羡慕老师们的不用绷着神经担心哪位孩子没完成洗手几步曲;不用担心绘本太小,而一定要用上多媒体;也不用担心教学环节是否层层递进,孩子们的讲述是否每一个孩子都入耳入心,而孩子们的状态也是有时候不听,但关键时候又能抓住,因为他们的耳朵是候着的。
我觉得这教室的日常就像真正的生活,不完美,但是真实。我又看到,老师们忠实地实践着又记录着课程,关注儿童对主题的解读、认知,始终将课程的价值贯穿活动的始终。
@ 在花草园里,教师的状态是松弛的。
(??:看到曹园长描述的老师们工作的状态,
花草园的老师们都有些小害羞了~ ??)
我羡慕,园长真正做着课程的引领者。
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园长与老师们席地而坐,交互着课程中的发现,园长的回应里多是鼓励,也有点拨。轻声细语,专注于课程的生发与过程。
园长自豪地说,我每天都与孩子们在一起,与他们聊天……我是课程的灵魂,他们遇到困难了总会来找我,我们一起读哲学、品哲学。生命的密码等这些课程是我设计的……是啊,园长热爱中国文化,无论是幼儿园的环境还是理念,中国文化总是闪现其中;然后,园长又热爱孩子,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文化与孩子于是天然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课程可以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此处,请允许我骄傲三秒钟~?)
一个貌不惊人的小池子,因为与自然的联结,与生命的融合,它可以成为春天来临的信号弹,数学学习的载体,孩子们众目注视的焦点;
一座桥,可以成为维系已经毕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的情感纽带;
用脚指头指甲盖的不同寻找自己的祖先;
用一根头发丝来比赛拉力;
用一组身体动作来模仿人类的进化;
用一个沾满面粉的粉扑来测试自己的害怕;
让孩子们来选择自己想种植的植物;
用孩子们的作品来组成园标
……
各种奇思妙想,各种有生命的游戏玩法,各种有灵魂的活动,学习真的不是干巴巴,而是灵动的、有趣的,与生活连接的,自然的。在严肃的课程思维导图的每一个末梢,是一个个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活动和游戏。一切结合得,完美!
@ 孩子们的学习是灵动的、有趣的,与生活连接的,自然的。
(??:这段读起来,好感动 ??
孩子们学习的细枝末节都被曹园长看到了哟 ?)
我羡慕,孩子们可以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享受自然。
这个自然,是真实的自然,也是人文的自然。孩子们可以于合适的季节,在幼儿园户外安营扎寨,在树下吃饭、上课、讨论;在楼顶的一米菜园,播种、照顾、收获;在小池塘洗石块、搬石块;在幼儿园四处寻找下水管的踪迹;在紫藤架下,与小兔窃窃私语……
孩子们更可以生活在一个没有过度焦虑的老师陪伴下的教室,做回一个孩子应有的天真、淘气,有时候很自豪,有时候很羞涩。因为老师们的声音总是柔柔的,动作总是轻轻的,老师们总是在倾听着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支持着孩子们的探索和发现。
@ 孩子们生活在真实的自然里,人文的自然里。
(??:真实的自然、人文的自然,概括地也太好了吧!)
其实我还羡慕,家长们对课程的拥护度。
我们看到孩子们在讨论自己的发现时,都带着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海报,有的很有童趣,有的则本本分分,忠实将书本上的知识抄写在上面。中大班如是,小班也一样。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答案,去证实自己的猜想。育儿育己,陪伴将是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父母们真正成为父母的催化剂。
也有不信任的父母,园长会毫不客气地从长者的视角,教育父母该如何学习与老师交往、与孩子交往。这与我最近几天的悲哀感形成强烈的对比。(??:其实,不配合的家长,哪里都有,抱抱???)
假如,我会教育父母们,假如父母们能够被教育,那么教育将不再是无奈的、让无数老师长吁短叹的一个行业。
@ 家长们是“生活化课程”的重要支持者
(家长的高参与度也是“生活化课程”的魅力吧!)
说了种种羡慕,其实我应该把视线收回来,放到身边的教育环境中。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行为和理念,踏踏实实追寻,乌托邦终有一天可以建成。(??:曹园长,加油!你们的课程探索也做得很棒哦!)
欢迎大家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宁波滨海 国际幼儿园~
今天,我们的生活化课程的探索已日趋完善,《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儿童》一书的出版工作也即将完成。我们也做好了迎接更多同行一同加入“生活化课程”探索行列中的准备。
但是,今天
我想问每一个想来花草园参观的人,
你们准备好一颗觉察、专注、创造的心了吗?
新书预热
记录我们“生活化课程”的探索以及课程背后思考的《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回归儿童》一书,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记录胡华园长教育思想的书,也将陆续出版。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加印通知
展现胡华园长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给童年留白》一书已销售告罄,二次加印正在进行中。如有需要,欢迎购买阅读。
?当当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product.dangdang.com/1100719898.html
?天猫网址(可提供发票)
http://www.dwz.cn/7EWiHU
?花草园微店网址(无发票)
https://weidian.com/s/980441603?ifr=shopdetail&wfr=c
点击可进入微店
版权声明
本文系胡华工作室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授权。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同时将在公众号上对抄袭者予以曝光。
编辑 | 张芬老师
日期 | 2018年9月28日
*
推荐阅读
“生活化课程”追寻的教育目标
2018年9月21日
在自然里游戏才是入园适应的最好方式
2018年9月14日
开学第一课 |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2018年8月31日
“一个园长和她倡导的幼儿园教育”
胡华-名师工作室
微信公众号ID:
Huhua-Edu-Workshop
自然|灵性|趣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胡华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