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讲好自己的“故事”,是好的教育的开始。
每周三,我们会借由“教师手记”这个栏目,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和真实的态度去“看”、去“听”、去“感受”那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小班的孩子能用思维导图学习吗?
记录者:李洋老师
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在我们的“生活化课程”中,随着项目学习的开展,思维导图也被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
这个月,我们小班学习的主题是“这就是我”,孩子们会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的情绪,感知自己的能力。
小班的孩子能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吗?
相较于中大班,思维导图在小班课程中的运用需要更多借助家庭的力量。
开启
一个建议
清明假期前,我们在班级群中与家长分享了四月课程的立意及安排,也给家长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和孩子们一起完成“认识我自己”的思维导图。
我们给出了一些可参考的角度:比如对身体部位的了解、情绪的表现形式等,建议家庭以孩子们参与为主,便于其分享。
困境
形态各异的导图
上周二,小朋友们陆续带回了他们在家庭中制作的思维导图。
这些导图形态各异,不同家庭的学习风格也跃然纸上。有的思维导图以图画为主,能够看到儿童参与记录的痕迹;也有的思维导图更多是成人的痕迹:比如文字量大、信息量多,导图篇幅很小,很难看到具体内容……
面对这些风格各异的思维导图,我的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孩子们的分享能顺利吗?
课程正式开始,孩子们自己选择了不同的分享方式。有的选择在集体面前进行分享,有的选择了和好朋友进行小组分享。
有的小朋友的分享很顺利:糖糖的导图虽然内容层次比较简单,但是因为突出了自己完成的部分,在分享过程中,能够把自己的导图的每一个细节分享给大家;佑佑的导图选择了自己画出主要部分,由爸爸妈妈帮忙在旁边做标记,当他遇到有点遗忘的地方,老师们能够根据父母的标记给他一点小提示;星星的导图选择了用两张A4纸拼起来绘制,在分享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球都被她抓去了;欣欣选择了用照片代替图画的方式,在分享的时候即便遗忘了一些内容,也能借助照片很快回忆起来……
有一些小朋友在分享中遇到了困难:大宽儿的导图虽然很有思维导图的结构,但是由于文字部分过多,图画只是补充,所以分享的过程显得不那么连贯;宝亲在准备分享的时候,爸爸妈妈帮他做了详细的文字注释,他总是想要找到注释,一字一句读下来,反而忽略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求解
其实,答案就在大家心中
我们把孩子们的分享现场分享到了班级群里,引发了家长们的讨论。
娜娜妈妈:“哇,看到有这么多小朋友分享。看来我们落后了,今天晚上回去补作业。”
点心妈妈:“这两张导图太有参考意义了,看来和孩子们做导图不光要有导图思维,还要有儿童视角,要能够让孩子自己讲出来。”
欣欣妈妈:“上次看了多米分享的用照片代替图画的方式,这次我们就学到了,发现欣欣也更会分享了。”
宁宁妈妈:“一开始宁宁还说自己有点害羞不愿意分享,没想到她分享的时候还挺勇敢的。”
Mickey爸爸:“在家里一起讨论的内容孩子都能讲到,还挺吃惊的,不同的孩子们之间的分享也是一次互相学习的过程。”
大眼睛老师给了大家一些小建议:学习海报可以做得大一点,这样孩子们分享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也能够看清楚。
一次小讨论之后,对于怎么和孩子们做一张儿童视角的思维导图,爸爸妈妈们心中都有了方向。第二天,孩子们带来的导图,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甚至一些已经分享过的孩子们,又带来了新的导图。
孩子们的学习还在继续,我的困惑也一点一点地找到了答案……
总结
在家庭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小建议
小班的孩子也能用思维导图来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参与。
一份思维导图完成的过程,孩子的主体性要体现出来,父母需要参与其中,但又不能取代孩子的学习,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步骤:
1. 和孩子一起就主题完成一次小讨论,
并做出简单记录。
2. 收集相关支撑素材,
对记录进行整合、细分。
3. 选一张较大的纸张、
一些不同颜色的水彩笔。
4. 按照大主题—分主题—具体素材的方式,
共同完成框架搭建与内容创作。
5. 在关键部分帮助孩子
进行适当关键词标记。
6. 引导孩子在家庭中
尝试分享,多多练习。
…….
一份能够帮助儿童学习的思维导图,
最宝贵的是优师教研。
即使不那么“完美”“正确”,
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
完成了独立思考与创造。
这份指向学习目的的深度陪伴
一定能够让孩子们爱上学习!
记录者是谁?
我是李洋老师,
今年是我在花草园工作的第4年。
和孩子们一起热爱一切
感受风触摸耳朵的温度
欣赏树木站立的姿势
聆听雨落下的声音
慢慢相守
好好生活
.
更多老师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学习故事,
欢迎在书中寻找答案~
???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自然与本真》
春季课程用书
/ 全新升级版春季课程用书/
正在热卖中……
点击“”,
跳转购买页面进行购买……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原创作品,
版权归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
反对抄袭,反对洗稿。
如有侵权,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讲述者/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李洋老师
日期/2021年4月14日
推荐阅读
教师手记丨“刷石头”游戏,蕴含着什么学习价值?
2021年4月7日
教师手记丨孩子们建造了一座“流动图书馆”
2021年3月31日
教师手记 | 一份“好好吃饭”记录表的变迁
2021年3月24日
成为我自己
我们在一起
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
点
点击“”,购买花草园出品《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回归传统、自然与本真》课程用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