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丰台区一幼儿园东大街园迎接丰台区科学课题组交流和研讨活动。2016年,我园参与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学前教研室刘洪霞主任引领下的区级科学课题“一日生活中幼儿自主探究行为表现及教师支持策略的研究”。结合园所生活实践课程的研究,努力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核心价值“亲近自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落实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科学组的老师们是本次观摩活动的“智囊团”,在四月份最后一周的科学组研讨活动中,教研室秦燕老师带领大家分成三组商议、讨论、剖析三节教育活动。集合科学组成员的智慧,三节教育活动从目标到具体实施策略日臻完善。
当日,不仅有科学课题组的成员,高小芳副主任和美术课题组的教师,还有音乐课题组、康课题组、大兴区的教师等共计120余名一起来研讨和学习。
老师们走到户外操场,参与幼儿户外区域活动。
丰台一幼通过创设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户外区域环境,提供支持个性材料,让孩子们“玩”得有计划、有合作、有发展、有激情。
随后,老师们分组观摩科学组成员集体讨论、修改的三节教育活动,分别是:
中班
彭昊老师
种植活动《小苗搬家》
大班
赵靖铭老师
借助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组织的探索活动《车轮转转转》
大班
张晓玉老师
根据班级主题活动“小厨房”生成的食物制作活动《星级大厨》
三节教育活动来自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真实问题,生成于在探索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借助集体教育活动的形式解决真问题,最终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的美好、便捷和温馨,也是我们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高度契合的点。
观摩结束后,教研室刘洪霞主任和高小芳副主任以及其他各个课题组的教师们分组对三节教育活动进行点评。
在思维的碰撞中,在你言我语的商讨中,老师们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科学教育,如何实现教育的目标性、主体性、整合性,如何把目标整合、形式整合、方法整合等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前教研室搭建的共同学习、深入研讨的平台,锻炼了丰台第一幼儿园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同时也让参与所有的教师感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快乐,感受到研讨所带来的成长。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文本供稿:刘志月
图片拍摄:易明延
图文编辑:张小雨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